當前位置: 首頁 > 名醫訪談

對話人物 張世勇

發佈時間: 2014-06-23 15:19:46   |  來源: 河北新聞網   |  責任編輯: 健康中國

  【主持人】自從“手足口病漸入高發期”的稿子發出後,許多網友打電話過來諮詢,很多網友反映,希望更多的了解這個病,張所長,“手足口病”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病呢?

  【張世勇】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主要通過飛沫、接觸傳播,少數也可通過呼吸道傳播,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皰疹伴有疼痛,也由臀部出現皮疹者。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伴有發燒,輕症病例病程一般在一週左右痊癒,患兒主要因口腔內皰疹破後形成潰瘍,十分痛苦,影響進食。少數患者可併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

  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後多不發病,但能夠傳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包括腸道病毒71型(EV71)和A組柯薩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較大。腸道病毒傳染性強,易引起暴發或流行。

  【主持人】手足口病現在是一個什麼趨勢呢?

  【張世勇】隨著天氣轉暖,手足口病發病逐漸進入高發期。疫情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1-4月以來,石家莊市手足口病發病較2012年同期下降了近4成,但從4月以來,疫情呈現快速上升勢頭,整體疫情走勢與去年同期相倣。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今年以來,手足口病發病強度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疾病的嚴重程度似乎較去年同期增加,表現為疾病的重症率和病死率有所增加,這與今年以來手足口病病原中EV71型腸道病毒所佔比重增加相一致。今後隨著氣溫進一步升高,手足口病發病可能會繼續增加。

  【主持人】陳主任,我們了解到,市五院是石家莊市手足口病定點醫院,就來醫院的就診情況來看,有什麼趨勢嗎?

  【陳翠英】2009年手足口病是最兇猛的一年,之後隨著我院診治水準的提高以及大眾對手足口病的認識逐漸提高,這幾年發病率呈現下降趨勢。今年前四個月,我院住院的手足口患兒共199例。

  【主持人】張所長,手足口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張世勇】常見的腸道病毒中柯薩奇病毒是手足口病的元兇。此外柯薩奇病毒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最為常見。

  腸道病毒Cox A16型手足口病

  1983年天津發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發,5-10月間發生了7 000余病例。經過2年低水準散發後,1986年再次暴發。

  1994年英國發生一起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發,患者大多為1-4歲嬰幼兒,大部分病人症狀較輕。

  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于1969年首次從加利福尼亞患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嬰兒糞便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這些病毒可被培養在恒河猴腎臟細胞及人胚二倍體細胞中。若檢體取自病人糞便及組織即以人胚腎二倍體細胞培養;若為咽喉拭子檢體則選用人胚肺二倍體細胞細胞培養。經由這些細胞培養後純株化病毒分析,發現會出現典型由腸病毒所致的細胞病變現象,由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其形態及物理化學特性都與當時已知的其他腸病毒類似,但進行中和抗體試驗或免疫擴散試驗後,卻發現其彼此間並不會有交互作用的現象,因此推測當時所發現的病毒為一種新型的腸病毒,故將該病毒株命名為腸病毒71型。

  【主持人】看來,手足口病的傳染性也是較強的,他們是通過什麼傳染的呢?

  【張世勇】手足口病主要通過人群間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由於人是腸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腸道病毒主要經糞-口和/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經水或食物傳播尚不明確。發病前數天,感染者咽部與糞便就可檢出病毒,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性最強。病人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內衣以及醫療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傳播。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4歲以下的兒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説每個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後只獲得該型別病毒的免疫力,對其他型別病毒再感染無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後還可能因感染其他型別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主持人】看來預防手足口病一定要衛生先行,同時,大人孩子都不能忽視。陳主任,手足口病的症狀和普通的過敏呀,皮疹呀、水痘呀怎麼區分呢?手足口病容易跟什麼病混淆呢?

  【陳翠英】水痘跟手足口病是完全不同的病種,水痘是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感染的微生物病毒就不一樣。

  手足口病患者的皮疹大多分佈在口腔周圍、手和腳上,但不是一定是三個部位都出現,也有可能是只有一個部位出現皮疹。少數患者在身體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現類似丘疹的皮膚表現,但是比較少見。

  其實應該説手足口病的表現比較典型,其他的麻疹跟這個毫不相關,很容易區分。

  其他的如藥物性皮疹,出現在這三個部位是比較少見的,會出現癢等其他特點。

  這些病都有著非常鮮明的特點,對於專家來説是比較容易判斷的。老百姓如果有問題的話還是要及早去醫院就診。

  在大規模流行時,診斷不困難。但散在發生時,須與口蹄疫、皰疹性咽頰炎、風疹等鑒別:

  (1)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目前有7個血清型、65個亞型。主要侵犯豬、牛、馬等家畜。對人雖然可致病,但不敏感。一般發生於畜牧區,成人牧民多見,四季均有。口腔粘膜疹易融合成較大潰瘍,手背及指、趾間有疹子,有癢痛感。

  (2)皰疹性口炎四季均可發病,以散在為主。一般無皮疹,偶爾在下腹部可出現皰疹。

  (3)皰疹性咽頰炎,可由CoxA組病毒引起,病變在口腔後部;如扁桃體、軟腭、懸雍垂,很少累及頰粘膜、舌、齦。不典型、散在性HFMD很難與出疹發熱性疾病鑒別,須做病原學及血清檢查。

  【主持人】陳主任,這些專業的判斷對專家來説比較容易判斷,但是,對於咱們普通市民,怎麼去辨別呢?手足口有什麼症狀,家長可以不可以在早期儘快發現呢?

  【陳翠英】若發現孩子出現低燒、食欲減退或不願進食、口腔不適(孩子可能喊痛或不時有手指探口動作),需要提高警惕,可光亮處(或手電筒)查看口腔四壁有無紅疹/皰疹/破潰等異常情況,同時仔細查看四肢,尤手掌、足底等,觀察有無皮疹發生。建議及時就診,根據醫生建議住院治療。 手足口病初期可有輕度上感症狀。由於口腔潰瘍疼痛,患兒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現比較早,起初為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周圍有紅暈,主要位於舌及兩頰部,唇齒側也常發生。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頭疼

  【主持人】手足口病的患兒怎麼護理呢?

  【陳翠英】1、對於患病寶貝,一定要從發病開始隔離7-10天,以免傳染其他孩子。

  2、飲食宜清淡無刺激性,忌食辛辣、魚、蝦、肉類等易使病情加重的食物。口腔有糜爛時可涂金黴素、魚肝油,促使糜爛早日癒合。此外,手足口病初期係由腸道菌群紊亂引起,家人可使用一些含有益生劑的藥品,如促菌生、整腸生等,改善孩子的腸道菌群環境,提高腸道免疫力。

  3、飲食溫度不宜過高,食用過熱的食物可以刺激破潰處引起疼痛,不利於病變癒合。

  4、口腔皮膚清潔,每天用生理鹽水清潔口腔,同時注意看護病人,防止其對皮膚皰疹進抓撓,以防破潰感染。

  5、雖然手足口症類似水痘,一般能很快痊癒,但也不可掉以輕心,要細心呵護,注意預防隔離,以防擴散流行。

  7、居室內應避免人員過多,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污濁,繼發感染。

  此外,家長也要注意患兒是否有病情加重的症狀,少數病例(尤其是小于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幹腦炎最為凶險)、腦脊髓炎、肺水腫、迴圈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當患兒出現以下症狀之一時,要格外引起重視:(1)重型:出現神經系統受累表現。如:精神差、嗜睡、易驚、譫妄;頭痛、嘔吐;肢體抖動,肌陣攣、眼球震顫、共濟失調、眼球運動障礙;無力或急性弛緩性麻痹;驚厥。體徵可見腦膜刺激徵,腱反射減弱或消失。(2)危重型: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①頻繁抽搐、昏迷、腦疝。②呼吸困難、紫紺、血性泡沫痰、肺部羅音等。③休克等迴圈功能不全表現。

  【主持人】前面張所長説到,成人也可能會感染手足口,那麼大人在護理手足口患兒的時候,會不會被傳染呢?

  【陳翠英】一般來説,如果家庭中無人得手足口病,除了注意及時和正確的洗手、做好家庭清潔衛生、經常開窗通風及勤曬衣被外,一般不需要特別用化學消毒劑進行消毒。如果家庭中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除了及時就醫、病兒在家休息外,還需對病兒的食具、用品等進行日常消毒,當病兒痊癒後還應對所有物品進行一次終末消毒。由於腸道病毒對紫外線及熱敏感,對污染物品可首選暴曬及煮沸消毒。也可從超市裏選購有衛生許可證的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等配製後,採取浸泡或擦拭消毒。

  1、糞便:可用84消毒液以2:1的比例與其攪拌均勻消毒120分鐘。 2、食、飲具:煮沸或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30分鐘。

  3、生活用具、玩具等: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消 11 毒,作用時間30分鐘。

  4、患者衣、被單:陽光下暴曬或煮沸20分鐘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

  5、盛放排瀉物的容器: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浸泡120分鐘。

  6、飲用水:燒開後飲用。

  7、對於糞便應馬上進行處理,便盆、衣褲要及時注意消毒,保護手、腳部的皮膚及衣著、被單的清潔,避免污染破潰的疹子,勤給患兒洗手,並且將指甲剪短,以防抓疹子而造成皮膚感染。

  【主持人】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後因為疼痛會使患兒比較痛苦,家長肯定是疼在心上,急著給孩子治好病,那麼,有什麼有效的方式趕緊給孩子治好“手足口病“嗎?

  【陳翠英】手足口病屬於腸道感染。處理的時候醫生會對症處理。同時吃一些抗病毒的藥物。合併症出現時候就要進行進一步的相對應的治療發燒時間比較長的話就要使用抗生素合併治療。90%以上的孩子愈後都是比較好的。

  1、要到醫院診治,並按醫生的囑咐服藥,並臥床休息。

  2、必要時可服用中成藥,如小兒咽扁沖劑,清開靈口服液,板蘭根沖劑等口服藥物。

  3、取西瓜霜或思密達涂搽口腔患處,每天2-3次。

  4、注意口腔皮膚清潔,每天用生理鹽水清潔口腔,同時注意看護病人,防止其對皮膚皰疹進抓撓,以防破潰感染。

  【主持人】其實,治病不如防病,最重要的是保護寶寶不要被傳染,張所長,請您介紹下,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呢?

  【張世勇】預防原則(一)加強監測,提高監測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關鍵。及時採集合格標本,明確病原學診斷;(二)做好疫情報告,及時發現病人,積極採取預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擴散;(三)托幼機構做好晨間體檢,發現疑似病人,及時隔離治療;(四)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應消毒,患兒糞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陽光下暴曬,室內保持通風換氣;(五)流行時, 做好環境、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六)飯前便後要洗手,預防病從口入; (七)家長儘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八)注意嬰幼兒的營養、休息,避免日光曝曬,防止過度疲勞,降低機體抵抗力;(九)醫院加強預診,設立專門診室,嚴防交叉感染。

  在這裡要提醒市民:目前手足口病無疫苗可用,最有效的預防手段當數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社會公眾尤其是幼兒園老師和兒童家長,要管好孩子,督促其養成並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一定要牢記“常洗手、勤通風、喝開水、吃熟食、曬衣被”十五字方針。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家庭及周圍環境衛生,講究個人衛生;飯前便後、外出回家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3歲以下的小孩喜歡吮吸手指,要儘量阻止孩子吮吸手指,兒童玩具最好用3%的漂白粉浸泡消毒。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經常通風;要勤曬衣被。

  此外,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家長不要帶孩子到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兒童;注意孩子體溫變化情況和手心、腳心、臀部、口腔的出疹情況,出現疑似症狀要及時就診。手足口病患者要嚴格居家隔離,避免再與其他健康兒童一起玩耍,防止因密切接觸導致疾病傳播;同時,兒童家長要密切關注患兒病情,有病情加重傾向時要儘快就醫,減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發生。學校、托幼機構等手足口病高發場所要做好晨檢、因病缺勤追蹤、消毒通風和健康教育宣傳等工作,減少手足口病在人群聚集場所的發生與傳播。學校老師和兒童家長要切實關注兒童衛生狀況,為孩子提供安全、衛生的生活和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