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名醫

楊漢梅:發展苗侗醫藥 服務廣大患者

發佈時間: 2014-06-17 14:46:03   |  來源: 新華網   |   健康中國遠端編輯   |  責任編輯: 郭洪濤

  楊漢梅,女,侗族,1965年9月17日生,貴州省錦屏縣啟蒙鎮人,中共黨員,現任貴州苗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黔東南苗蒸堂民族醫院院長,1987年畢業于四川省輕工業學校,同年進凱里紙廠工作,在廠期間擔任造紙技術員、車間主任等職,2002年因紙廠不景氣。由於受到家庭的影響,對民族醫藥特別熱愛,對家傳下來的熏蒸療法情有獨鍾1998年改行學醫,2006年創辦“凱里市苗族草藥熏療養生堂”,2007年註冊了“凱里市苗蒸堂”。2008年註冊“貴州苗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苗蒸堂成為“苗蒸堂民族醫診所”民族醫療機構,2010年註冊成立“黔東南苗蒸堂民族醫院”作為公司的臨床機構,為開發熏蒸苗藥走向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個人榮譽

  2010年凱里市政府授予“凱里市十佳女性”稱號

  2010年黔東南州婦聯授予“黔東南巾幗創業帶頭人”

  2011年獲得“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先進會員”稱號

  2012年榮任“第八屆凱里市政協委員”,文化衛生組民族醫藥代表。

  2012年受貴州省團委聘為“貴州省青年創業導師”

  2012年第四屆貴州省女企業家協會理事

  2013年授予《苗醫藥》非物質文化項目傳承人

  《民間侗苗族熏療法簡介》在2007年全國第二屆侗醫藥學術會獲優秀論文三等獎。

  論文《侗藥熏蒸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在2009年全國第三屆侗醫藥學術會獲二等獎。

  論文《侗藥、苗藥熏蒸與養生長壽的關係》在2010年全國第四屆侗醫藥學術會獲二等獎。

  民族醫師資格證書

  2013年被州工會授予“雙十佳創業之星”稱號。

  推薦事跡

  楊漢梅:苗蒸療法解除疾苦,做苗鄉侗寨的喜來樂

  一、 為了實現行醫夢,毅然改行學醫傳承苗蒸療法,

  楊漢梅出生在一個苗醫世家,現年48歲,耳濡目染,她從小就對苗族醫藥有著濃厚的興趣,立志做一個為患者解除病苦的醫生。可事與願違,中學畢業後,她未能考上醫學院校,而是被一所輕工學校錄取,畢業後楊漢梅進入了一家造紙廠工作。她從技術員到擔任車間主任,工作十分出色。從國家對高污染企業的政策的了解中就嗅到了危機的氣息。她覺察到企業的關閉破産肯定是早晚的事,所以做出“一顆紅心,兩種準備”的決定,一顆紅心是堅決要自己創業,兩個準備:一是做個越老越有用的人--醫師;二是做個沒有污染的行業--生態健康。於是她開始為自己的出路和發展方向去努力。2004年,她利請假到深圳進行了市場調查,感覺到外地人對貴州的苗藥非常認可,都説貴州的苗藥非常神奇,她想:“如果將家祖傳的苗藥熏蒸療法開發出來,用不打針不吃藥的苗藥熏蒸療法解除患者的豈疾病不是更神奇嗎?”每當她看中風患者癱瘓在床想她求救,有的在艱難行走,有的久病無孝子,有的無錢治病,有的有錢也治不好病。看到産後疾病婦女痛苦不堪,還被丈夫和家人不理解。再看到很多有病的患者吃藥很痛苦,特別是風濕骨病患者口服藥對肝腎和腸胃的副作用很大,於是決定將家傳的苗藥熏蒸療法以“皮膚吃藥”的原理為患者防治疾病,能讓他們在無傷害、無痛苦、安全、經濟、毒副作用少的環境中治療和預防,達到既病能治,無病先防。能減少國家搶救費用,也能為社會和家庭減少負擔。

  二、不顧改行的痛苦---為的是滿足人們的健康訴求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她吃了很多苦,除了受到家人和親友的反對,下來是資金的困難,改進原始的熏蒸設備,熏蒸工藝技術的完善,還要租用門面房等等都需要資金,她決定將苗族傳統的熏蒸療法改為科學的方法,一是讓患者滿意和舒適,二是可以把苗族傳統熏蒸療法等民族特色療法很好地傳承併發揚光大,為地方民族醫藥事業作出自己的一點貢獻。她到處借款貸款籌措資金,從2004年,她充分利用業餘時間到州衛校學習中醫理論和推拿按摩美容方面的培訓,順利取得從業資格證書。為她從事苗族醫藥實踐工作打下了基礎。為了進一步更好地掌握家傳的苗藥熏蒸技法,2005年,回到老家錦屏向她伯父楊忠華拜師學習,系統學習了划水療法、接骨、風濕骨病、産後婦科病及康復等方面的傳統醫術。楊漢梅成了苗族熏蒸療法的第六代傳人,已經列入《苗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她申報的“腥苔嘎雄吉”熏蒸療法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入傳統醫藥智慧財産權保護試驗點,並列入保護名錄,還獲得了“一種用於治療關節病熏蒸藥”的發明專利。2006年底開始開店創業,從一個不到70平米的地方擴展到現在的600多平米的黔東南苗蒸堂民族醫醫院,也是貴州唯一一家以苗族草藥熏蒸醫療的專門醫院。

  三、愛心奉獻,蠟燭精神,一切為了患者的康復

  千百年來楊氏家族都是地方上的民間草藥治療疾病,辟邪消災,繁衍生命,成為苗醫藥的傳家寶。由於苗蒸堂醫院治療的人群是疑難雜症者多,慕名來者多,特別是産後月家病患者和風濕骨病患者,他們久是救治無望後帶著希望到苗蒸堂醫院來治療的。她只要知道有病人預約來看病,那是比什麼都重要,家裏有客人也顧不上去陪,有時甚至自己的身體不要也得將病人的痛苦放在第一位,記得2013年元月8日晚上11點鐘,幾位從凱里市鄉下來諮詢産後疾病的客人找到她,當她了解這個患者花了很多錢治病而四處求醫未果,身體十分虛弱,現在9天下不了床了,十多天不吃東西了,家屬很著急,希望她“死馬等成活馬醫”。在當今醫患關係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按常規一般的醫院和醫師都不會接納這樣的病人的,風險太大了,但是她想,責任重於泰山,能挽救一條生命是用金錢買不來的,家屬的希望就是對她的信任,畢竟患者才有19歲,還生有一個2歲的小孩,善良的楊漢梅得知患者得的是産後月家病時,她説,“我作為一位醫師、一位母親、一位女人,不管從哪個角度,我都有責任竭力幫助她,我先去你家看看情況吧”。她説完就出發了,當晚很冷,外面下雪,到凱里市爐山鎮偏遠的鄉村她的家要2個小時,山高路很狹小,是來車也沒有避讓的獨道,到了她家的房子裏,如果不是有人住在裏面,根本不知道那是住人的場所,四堵墻沒有任何東西,只有一張大床,暗黑的房間裏沒有一點光,只是用手電筒,蓋著厚厚的被子,眼睛睜得大大的看著她,患者的身體確實十分微弱,聲音很小,但是思維還清晰,她看了身體內臟沒有多大問題,救人要緊,首先説的不是問有沒有錢的問題,也沒有考慮萬一失敗的問題,而是和全家人商量和表態願意全力救治的問題,他將實施方案和處理辦法告知家人,取得他們家人的同意後冒著醫者的風險將病人接到苗蒸堂醫院救治,當回到醫院時已經快3點了,第一件事就是給病人量血壓,檢查心臟和體溫,開空調取暖,給病人喝水和牛奶補養,給病人洗腳等,在她的指導下,用月子湯的藥給病人口服藥加上月子湯的食療和熏浴理療相結合,經過醫院全體工作人員的精心治療,該病人第四天可以下床行走,能自己吃飯了,還特意買有鴿子給她補養,親自蒸給她吃,給她信心和鼓勵,她很開心。該病人一共治療12天出院回家療養,為患者減免了5000多遠的治療費用,動員醫院全體員工為她捐款1050元,後來與政協和婦聯的領導一起看望她,醫院又為她送去醫藥3000多元,希望她早日康復,找回自我。

  有的病人沒有錢交或者不帶錢在身,楊醫師都不會拒接治療,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她説:“救死扶傷是我神聖的責任”,2010年8月,一位陳舊性骨折病人到醫院就診,得知這位老年婦女沒有經濟來源,車禍過後神經也不正常,她義不容辭的免費治療她了一個療程(15天),不收一分錢的醫藥費用,楊家行醫有代代相傳的美德,不管有錢無錢,只要是病人有求必應,治病不問是官員或百姓,一律同等對待。一般是遠方來看病的人要開門等候,如果遠方病人有約,她總會等到病人到後處理病人的病情才回家,在醫院,忙時吃飯也顧不上,有時中午飯下午5點才吃,她常説:“只要能為病人解除痛苦,我自己苦點沒關心。”楊漢梅有一顆愛心和同情心,一天在家吃飯時,看到黔東南電視臺有一位骨病患者向社會求救,失望的年輕人還在讀高中,患上了醫院説不能治療的疾病,於是她急忙電話安慰病人,告訴她沒有治不了的疾病,關鍵是自己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第二天她就帶上醫院的2000元健康理療卡和1000元人民幣到黔東南州醫院看望這個年輕人,鼓勵他用於挑戰,安心治療,相信科學,該男孩出院後到苗蒸堂醫院理療,同時還來感謝楊醫師。有愛心的她每年老年節都會帶員工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或者去一些單位慰問退休的老幹部,給她們送去健康禮物盒健康知識。幾年來苗蒸堂醫院免費為困難病人免費治療1000多人次,累計費用約 20多萬元。

  苗蒸堂醫院採用熏蒸、藥浴、外敷、拔罐、刮治、臍療等方法,在治療過程中,非常嚴格熏蒸理療的規定,在熏蒸時間、用藥、護理細節等又有嚴格要求,只要病人有要求,她都會精心護理,耐心服務,有時病人家屬不再,她還要承擔病人的吃飯問題,不能動手的她親自喂飯,要的是病人得到溫暖,她得到開心和快樂,治療風濕類疾病,婦女産後月家病、類風濕、肩周炎、頸腰椎疾病、陳舊性骨折、強直性脊柱炎、痛風、中風偏癱、慢性腸胃炎、風寒外感、失眠、腎陽虛等寒性疾病有獨特療效。有很多在大醫院住院的患者也要來苗蒸堂醫院治病,被她無奈的拒接了,因為她的醫院受條件的限制沒有住院醫保,不能接診住院病人,為此他很痛苦,她想與其這樣還不如將人們的疾病消滅在預防之中。她引進國內先進熏蒸醫療設備,並結合本地資源優勢,自己設計更新了熏蒸設施,使滿足治療和保健的需求,將熏蒸、藥浴、坐浴、足浴相結合,能同時解決不同部位的疾病,設備更加適應患者需要和舒適環保。楊漢梅以誠待客,貼心服務,將患者的疾苦當成自己的痛苦,只要能解決他們的病痛,楊漢梅願意盡心竭力的付出,加之治愈病人的口口相傳,苗蒸堂贏得了良好的口碑。除本地患者外,還有省外和周邊地區銅仁、都勻、貴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病人慕名而來,連來黔東南旅遊的老外都要來這裡防病保健。

  四、呼籲改變就醫觀念,提高健康品質

  看多了治已病的付出沉重代價和痛苦,她不願意看到癱瘓的老人,不再向聽到患者無孝子的哭訴,不想看到女人們因為身體的痛苦帶來家庭的破裂,楊漢梅更有信心治未病,她希望少一些急救的車子在街上呼嘯,希望將疾病消滅在預防之中,呼籲人們將“救命”的錢用於“防病”,一定要把“漢梅苗蒸堂”的品牌做大做強,用原生態苗蒸療法造福人類是她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