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中醫資訊

現代中醫治療心絞痛:七種情況對症治療

發佈時間: 2014-06-16 09:29:04   |  來源: 人民網   |   健康中國遠端編輯   |  責任編輯: 馮晨

  進入炎熱的夏季,胸悶、呼吸困難、頭暈腦脹的人越來越多。罹患胸痹心痛的患者人數也在攀升。胸痹心痛,也就是人們熟知的心絞痛,是心腦血管疾病裏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病證。近日北京禦康堂醫學研究院李祥華院長做客人民網,介紹現代中醫對胸痹的診斷與治療。

  李祥華介紹,胸痹在臨床上的症狀為“悶”和“痛”。“悶”即胸憋悶、呼吸困難。疼痛則分為由氣滯引起的脹痛和由血瘀導致的刺痛。除此以外還有一些伴隨的症狀,如咳嗽、少量水腫、聲音嘶啞,甚至咳血、噁心、嘔吐等。

  引發胸痹的病因主要有:年老體虛導致的陽氣不足,血液鼓動無力;飲食不當導致的血液粘稠,動脈粥樣硬化;情志失調導致的心氣渙散,心臟供血不足;天氣寒冷導致的血管劇烈收縮,大腦缺血、缺氧,昏倒後血管硬化、破裂。

  由於心腦血管疾病具有容易突發的特點,及時發現、診斷與治療尤為重要。中醫對心腦病症的治療,從痰火擾心、飲遏心胸、心血瘀阻、腦脈受損、心陽虛、心陰虛、腦髓空虛七個方面進行。“中醫在治療疾病時是辨證認治,首先將人看做一個有機的整體,其次要考慮到人和自然界的密切關係,這是中醫治療和認識疾病的兩個重要方面。”

  中醫對胸痹心痛的治療,根據其在臨床上的原因和發病情況的不同大致分為七種情況:寒凝心脈,即患者的陽虛體質受到外界寒氣侵襲,血液不流動,可採取通陽、袪寒,活血去瘀的治療;氣滯心胸,可進行寬胸、行氣、活血;痰濁閉阻,即痰血閉阻心脈需要袪痰、瀉濁;瘀血閉阻心脈,要活血化淤、通脈止痛;心氣不足,要補養心氣,鼓動心脈;心陰虧虛,要滋陰清熱、活血養心;心陽不振,要溫振於心陽,補益心氣。

  李祥華建議,心腦血管疾病可從合理膳食、戒煙戒酒和平衡心態等方面進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