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區醫患關係調查:超七成民眾不滿意 日均11件糾紛
發佈時間: 2014-06-13 10:16:02 | 來源: 紅網 | 責任編輯: 馮晨
近年來,陸續發生的惡性傷醫事件,讓日趨緊張的醫患關係再度成為社會的焦點,也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有效化解醫患關係的困局,營造和諧的醫患環境迫在眉睫。為了從根本上探尋有效化解醫患糾紛或衝突之路,農工黨湖南省委在農工黨中央的帶領下,和農工黨吉林省委一起在今年3月、4月份開展了醫患糾紛或衝突的聯合調查研究調研。
此次調研分別在湖南省和吉林省對百家以上醫療機構、千名以上醫護人員、近萬名民眾展開,其中在湖南省實地調研60家醫療機構,紙質問卷調查1263名醫務人員、420名公、檢、法、司、律師等法律職業工作人員和2639名民眾(含患者),網上問卷調查865人次,召開了十個邀請衛生行政部門、具有代表性的醫療機構、處理過醫患糾紛或衝突案件的政法、公安、法院等部門參加的綜合座談會和兩個公安、檢察、法院和專業律師等法律職業工作人員參加的專題座談會。
近日,調查結果出爐。結果顯示從各個不同方面勾勒了醫患關係的緊張程度。
現狀:醫患糾紛頻發 全省每天11件
據調查研究顯示:醫患糾紛發生呈現出數量大、矛盾易升級、表現形式激化的趨勢。湖南省醫患糾紛發生數與年接診病人次數相比,發生率是非常低的,但是,除2011年外,近6年年發生總數都超過4000件,也就是全省平均每天有11件醫患糾紛發生,尤其是二級及以上醫院的醫患糾紛事件比較多,二級醫院最多,三級醫院次之,民營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個體診所等均佔比較少。
無論是醫護人員、法律職業工作人員還是普通民眾,都達70%以上的比例認為現在的醫患關係一般或不好,並對這一現狀表示不滿意。三類人群對其他一些問題看法上趨向度也接近一致:認為醫療服務品質不高、醫患溝通不足、高醫療費用與患者的高期望值不符;認為患者受不良誘導過多、缺乏基本的醫療常識、對醫生不信任、投訴通道不暢是引發醫患糾紛的主要因素;都希望能完善法律法規,啟動基本衛生立法,推動醫療體制改革,合理配置醫療機構,對進一步推進改革來改善醫患關係寄予厚望。
原因:政府、醫療機構、患者亟待解開各自的結
據調研分析,醫療糾紛産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分別是來自政府、醫療機構和患者自身三個方面。一起醫療糾紛,三方面原因可能單獨存在,也可能同時存在。在此次座談會、問卷調查、網上調查等環節中,分別有76.33%的醫務人員、50.71%的公、檢、法、司、律師等法律職業工作人員和49.49%民眾(含患者)認為政府部門應當是醫患關係緊張的主要責任者。
在他們看來,政府部門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不完善;衛生系統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限資金投入不精準以及媒體輿論誤導等原因都無形間使得民眾認為“醫療不可信”。
有關醫療機構方面的原因也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譬如醫務人員服務態度不好;醫患溝通不足;醫德醫風不良;收費不合理;醫療技術不精等。
此外,來自患者自身的原因也不容無視,一些患者期望值過高,認為進醫院就要治好病,忽視了治療中可能面臨的失敗。還有一些患者醫學常識缺乏,對醫學的風險性、有些疾病的不可治性認識不夠,也忽視了要全面與醫生配合協同治療疾病的方式方法。醫鬧的參與,法制意識的淡薄也使得一些醫療糾紛愈演愈烈。
對策:創新改革醫療管理是關鍵
醫患關係有它的特殊性,醫患關係的緊張,不是偶然,也不能簡單歸結為由醫院、醫生或者患者造成的,應該從我國行政體制、法律法規、醫藥衛生體制等諸多方面進行分析。通過此次調研,綜合以上分析結果後,調研組提出了化解現在緊張醫患關係的途徑。
一是通過創新改革醫療管理,如:建立醫生黑名單制度、建立第三方監督制度、建立醫患雙方強制醫療責任保險制度等制度,儘快落實醫生多點執業制度、推進醫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建立完全獨立的第三方醫學鑒定和調處機構、建立基本醫保和商業醫保的管理體制等等,從制度上強化約束醫患關係緊張的不利因素,從而保障建立和諧的醫患關係。
二是要強化衛生立法,制定國家基本醫療衛生法、醫療損害賠償法等系列法律,通過衛生立法推動醫療體制改革,逐步探索公立醫院的去行政化,出臺相關政策支援民營醫療機構的發展,尤其是基層民營醫療機構。
三是要多管齊下,強化管理,政府和政府的職能部門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加強醫療品質和安全監管,加強醫風醫德建設、完善醫保政策,通過管理強化醫療品質和提升服務水準。
(原標題:湖南地區醫患關係調查:超七成民眾不滿意 日均11件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