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營養保健

熱門話題:素食主義者別忘了蛋和奶

發佈時間: 2014-06-12 14:02:49   |  來源: 健康報   |   健康中國遠端編輯   |  責任編輯: 馮晨

  提到素食主義者,是不是有點“高大上”的感覺?目前,素菜館在各大城市裏迅速火了起來,吸引了眾多宗教信仰者、文藝人士前去捧場。擺脫了雞鴨魚蝦的葷腥,清淡素雅的飯菜既清理了腸胃,又踐行了修行。但是,素食真的有利於健康嗎?

  據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現有2.9億名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2.66億患高血壓。素食與心血管健康的關係一直是醫學研究的熱點之一。雖然已有證據顯示,素食飲食模式可能改善心血管健康,然而,截至目前,其相關性尚不明確。

  素食飲食有助降低血壓

  1997年,全球首個飲食模式與血壓水準的DASH臨床研究顯示,蔬菜、水果及低鹽、低膽固醇飲食可使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降低5mmHg和3mmHg。基於該研究,美國國立心、肺及血液研究所提出控制高血壓的“DASH飲食模式”,即以低脂、低飽和脂肪、低膽固醇為主,並強調以含高鎂、高鉀及高鈣、富含蛋白質和纖維的食物組合而成。

  2012年,中國學者研究發現,與雜食者相比,乳素食者的血壓、膽固醇水準、空腹血糖均顯著降低,且5~10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明顯降低。2013年,歐洲的一項研究顯示,與非素食者相比,素食者缺血性心臟病發生風險下降近三分之一。2014年,美國發表的研究顯示,素食者的血壓較同等情況的雜食者明顯降低,提示素食飲食或可作為一種降壓的非藥物治療方式。

  健康素食要含蛋和奶

  素食富含纖維素,脂肪含量少,因此素食者體重普遍較雜食者輕,肥胖風險亦明顯降低,後者正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之一。素食中富含鉀離子。研究顯示,富鉀飲食可明顯降低血壓,其機制可能與擴張血管、增加腎小球濾過率同時降低腎素水準有關。通常素食者攝入鈉和酒精的量也較雜食者低。此外,素食中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且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有證據顯示,素食者血液的黏稠度明顯低於雜食者,有助於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進展。

  我們推薦心臟病患者的健康素食並非嚴格的純素食,建議採用乳素食或蛋-乳素食食譜。也就是説在素食的基礎上,每天吃蛋1~2個,喝1杯牛奶。在主食方面,可以將米、面、高粱、甘薯等食物混合食用。如果食物的品種多,則可起到互補作用。同時,適當吃些含鋅、鐵、鈣特別豐富的水産品和蔬菜,如紫菜、菠菜等。

  此外,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説,健康食譜固然重要,但最為關鍵的還是需積極治療心血管疾病本身。只有這樣,才能相得益彰、改善生活品質、降低心血管風險。

  長期素食心血管病發生率並未降低

  然而,也有證據表明,過於嚴格的素食可能會對心血管健康産生不良影響。陳可冀院士對北京市63歲以上、素食史超過14年的僧尼的研究顯示,長期過分嚴格素食和膳食不平衡可導致內源性脂質代謝障礙,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並未降低。

  我國香港的一項研究顯示,在30~55歲、素食史超過10年的受試者中,40%以上的素食者血壓高且體內缺乏維生素B12。維生素B12主要來自肉類、雞蛋或牛奶,其缺乏使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準升高,後者可導致動脈硬化,更容易發生心肌梗死和腦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