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健康産經

“乳企大考”收官 近四成嬰幼奶粉企業未過關

發佈時間: 2014-06-11 09:49:07   |  來源: 環球網   |   健康中國遠端編輯   |  責任編輯: 馮晨

  史上最嚴嬰幼兒奶粉監管制度落地,近四成企業未獲得生産許可。5月30日,國家食藥監管總局通報,我國133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産企業中,僅有82家獲得繼續生産許可,其餘51家將停止生産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在公佈的82家企業名錄中包括了伊利、三元等品牌,但目前尚無一家四川乳企上榜。

  “乳企大考”的背後,是眾多乳企斥鉅資升級整改,儘管眾多乳企紛紛表示不會因此漲價,但業內專家認為,部分企業會將整改所投入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受去年反壟斷調查的影響,今年8月以前,國內市場上的奶粉價格會相對穩定。

  乳企斥資億元升級整改

  去年1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佈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産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被業界稱為“史上最嚴門檻”的新版細則。5月30日,歷時半年多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集中換證審查工作正式收官。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宣佈,目前全國有82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産企業重新獲得生産許可,生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産品品種1638個,未通過審查、申請延期審查和申請登出的企業有51家。

  史上最嚴“乳企大考”的背後,是眾多乳企面臨的艱難選擇,要麼停業,要麼斥鉅資進行全産業鏈的升級改造。

  “這一次換證,是我經歷的最嚴格的考試。”多美滋中國區總經理包博睿向華西都市報記者表示。

  飛鶴乳業旗下6家工廠全部通過新生産許可證審核,為通過此次審核,改造資金約為1億元。

  “完達山的全盤整改耗資達2億元。”完達山乳業副總經理馬軍喜介紹,完達山進行了生産線和品質檢測線的整改,同時在此基礎上建立起新的品質檢測資訊傳遞等軟體系統。

  國産奶粉價格逐步和國際一致

  乳企會不會將企業改造和升級的費用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一司司長馬純良説,重新審核提升了企業的設備和生産技術水準。據統計,這次審查過程企業投入接近35億元,主要是用於廠房的改造、檢驗設備投入。國産嬰幼兒配方乳粉中乳清粉和濃縮乳清蛋白粉百分之百靠進口,很多企業用的奶源、原輔料也靠進口,成本基本上和國際是相同的。

  他説,現在國內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市場銷售費用大概佔市場價格的50%,甚至更高。隨著企業加大銷售管理,價格會逐步和國際市場趨於一致。現在一些企業在網站銷售價格在150元左右,隨著市場的完善,通過市場調節,國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價格水準應該和國際趨於一致。

  關於國産奶粉行業的産能問題,馬純良説,去年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産量約為70萬噸,進口12萬噸左右。

  成都市場乳粉尚未漲價

  昨日,記者走訪成都數家大型超市和嬰幼兒乳粉專櫃了解到,成都市場上的乳粉價格目前還比較穩定,原裝進口的奶粉價格基本維持在300元—450元之間。“像是愛爾蘭原裝進口的惠氏啟賦乳粉,一段900g的價格是408元,目前還沒有漲價或接到提價通知。”王府井超市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而在拿到“準生證”後的一個月,多美滋也首次推出100%愛爾蘭原灌進口奶粉,記者計算發現,進口新品的價格較原來的國産産品上漲了10%—20%。對此,多美滋總經理包博睿向記者表示,公司推出全進口産品的原因,不是應對中國對進口奶粉的新規做出的必選動作,而新品的價格有所提高是原材料成本的增加所致。

  完達山乳業副總經理馬軍喜則表示,對企業來説,整改提檔是避免不了的,這種成本不會體現在價格上。

  專家:競爭依然激烈 乳粉或小幅漲價

  乳業專家王丁棉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部分企業會將整改所投入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終端市場有可能小幅漲價,但不會立即明顯提價。”王丁棉表示,去年夏天國家發改委對奶粉品牌進行反壟斷調查後,多個外資品牌曾承諾一年之內不提價。所以在今年8月以前,國內市場上的奶粉價格會相對穩定。

  此外,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奶類分析師乳業專家宋亮也向記者表示,此次奶粉“認證”會導致至少三分之一的國內乳企退出市場,而進口“新政”將淘汰近半進口奶粉品牌,對於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環境有利,但由於目前佔國內市場份額較高的“洋奶粉”品牌基本都獲得了通行證,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的競爭將依然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