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場內暗售“三無”美瞳
發佈時間: 2014-06-09 10:55:45 |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 責任編輯: 馮晨
今年6月1日起,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的新版《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正式開始實施,作為最高風險級別的三類醫療器械——隱形眼鏡,特別是“美瞳”等彩色美容隱形眼鏡被列為重點監管對象。
北京青年報記者經調查發現,目前不少大型商場、學校附近攤販中無證售賣“美瞳”等隱形眼鏡的現象仍然屢禁不止,只不過交易已從地上轉入了“地下”,採用微信下單、直接拿貨或快遞送貨等方式,更為隱蔽,也給使用者帶來了更大的安全隱患。
新規
本月起無證賣“美瞳”最低處罰五萬元
2014年3月3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正式發佈新版《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並於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
按照分類,在不少女性消費者眼中被當成“美容”産品之一的“美瞳”隱形眼鏡,實際上卻屬於醫療器械産品中風險級別最高、監管最嚴格的三類醫療器械。
作為直接植入人體的角膜接觸鏡,“美瞳”如品質不過關、佩戴不合理,對人體存在潛在危險。在國外許多國家,必須由專業的眼科醫生開具處方,才可在正規眼鏡店購買到隱形眼鏡。
6月1日起,新版《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北京市食藥監局在檢查中將隱形眼鏡,特別是彩色隱形眼鏡納入重點監管對象,按照新辦法,一旦發現無證售賣情況,將按照規定,生産經營醫療器械不足1萬元的,處5萬元到10萬元罰款;貨值超過1萬元,處貨值最高20倍罰款,最高5年內也不受理醫療器械許可申請。較之前最高罰款2萬元的處罰力度明顯加大。
探訪
無證小攤販從地上轉入地下
儘管市食藥監局等相關部門對於無證售賣隱形眼鏡的情況發動了多次監督檢查,但北青報記者近日在西單、崇文門、潘家園、大學周邊等市場調查發現,店主私下偷偷售賣的情況並不少見。
在西單明珠一層一家銷售化粧品的小店內,記者發現,以往會放在顯著位置,吸引女性注意的“美瞳”已經不見了蹤影。在詢問後,老闆先是沒有出聲,隨後看記者誠心想買,才從貨架最底層取出一本厚厚的“美瞳”樣冊,讓記者先選擇顏色和花樣,確定後再拿貨。
當北青報記者再三堅持要看到實物後,店主猶豫著再次從店舖角落裏,罩著一塊紅布的貨箱中偷偷拿出幾板泡沫盒,每個盒子裏整齊地碼放著25種隱形眼鏡樣品,按照有無度數、鏡片薄厚、各種顏色、花紋等分為幾百種款式。價格也從五十元到兩百多元不等。
北青報記者發現,這些産品既無具體的生産品牌,也沒有生産日期、保質期等使用説明,明顯是包裝粗糙的“三無産品”。見記者對“美瞳”的品質好像産生了疑問,老闆趕緊解釋起來,“絕對是正品,都是和正規廠家一個地方拿的貨,像這款海昌薔薇,你去大的眼鏡店問,也可以買到,不過價格可要比我這貴出好幾倍。”
就在記者與老闆討價還價期間,幾個大學生模樣的女生走進店內,她們顯然是店裏的熟客,沒有看樣冊,直接説出“黃色花紋”、“200度”等要求後,老闆立即與庫房夥計電話溝通,不到十分鐘,就送來了她們要的實物。“我這基本都是回頭客,價格便宜,用著放心。”
而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在監管部門加大力度檢查的行動下,銷售“美瞳”等隱形眼鏡的店主明顯感到了巨大的壓力,銷售也基本都轉入了地下,儘管多家大型商場內,幾乎所有售賣眼線筆、假睫毛等化粧小飾品的店舖內都有供顧客翻看的“美瞳”樣品冊,但除了熟客,老闆一般不會輕易與顧客達成交易。而客戶也通常是採取熟人之間介紹,微信等直接訂貨、快遞寄貨等方式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