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健康頭條

評論:“醫聯體”,叫好容易叫座難

發佈時間: 2014-06-05 09:27:40   |  來源: 廣州日報   |   健康中國遠端編輯   |  責任編輯: 馮晨

  囿于基層醫院設備條件與藥物種類限制,一些常規檢查與常用藥物都無法滿足,患者最後還得回到大醫院檢查或開藥。如此現狀之下,如何叫患者“康復回社區”?

  日前,廣州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層醫療衛生工作的意見》及其三個配套文件出臺。該“意見”及配套文件提出,從今年起7個試點區組建14個醫療聯合體,到2015年每個區都要成立“醫聯體”。

  早在2011年,上海、北京、武漢等地就陸續試水“醫聯體”,讓大型公立醫院和基層醫院“抱團”發展,改革宏願是:“讓技術跑,而不是病人跑”、“小病不出社區、康復在社區”;手段創新是:“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家庭醫生”、“全科醫生”等。其中,“首診在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之設計路線,旨在通過厘清功能定位,打破醫療機構各自為政、爭搶病人的局面,以期扭轉因無序就診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看病難。應該説,“脈”是號準了,“藥”也沒下錯,只是“病軀”對藥物很快有了“抗體”。從實踐效果看,普遍存在叫好不叫座——大醫院撐死、基層醫院餓死的現象沒有太大改觀,向下轉診並不容易。

  廣州市衛生局副局長胡丙傑説:“同樣一個病,比如説感冒,在基層可以解決,大醫院也可以解決。大醫院可能費用是236元,但是在基層就可以通過八九十元解決。”許多患者一方面抱怨大醫院看病難、看病貴,一方面連感冒這種小病小災都要往大醫院跑,花更多的時間、金錢去看名醫,這説明基層醫院遇冷,與患者非理性的就醫觀唸有莫大關係。提高醫保報銷比例,正面激勵病人向下分流,但是,患者固有觀念並非單純一個醫保杠桿可以撬動,需要更多的解決方案。

  回視基層醫院,“缺醫少藥”仍是通病。招不進人、留不住人,人才缺乏是基層醫院最大的短板,沒有醫生,何來病人?不過,就算有醫生,基層醫院也存在設備短缺、藥物不足等。一些地方實行大醫院醫生走訪基層醫院坐診制度,醫生來了,患者也來了,可是,囿于基層醫院設備條件與藥物種類限制,一些常規檢查與常用藥物都無法滿足,患者最後還得回到大醫院檢查或開藥。如此現狀之下,如何叫患者“康復回社區”?坐實“基層首診”,當從“沉”與“升”入手。“沉”,就是在規劃未來時,將更多的優質醫療資源向下沉,將“強基層”的醫改思路化為現實;“升”,包括基層醫院醫療水準與基層醫務工作者待遇的提升。

  “醫聯體”之大難,難在利益分配。每家醫院都是獨立的法人,大家都要賺錢以維持生計。醫院收入從哪來?從患者身上來。主觀上,誰都不願意將到手的患者送出去。在“醫聯體”這個利益鏈條中,受益最多者是處於金字塔頂的大醫院,而獲益最小的是基層醫院,因為醫療主要費用發生在前期的項目檢查、手術和藥物治療,後期的“延續性治療”和“康復性治療”沒有太多利潤,接收者的積極性不高。

  因此,在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分配機制和激勵機制之前,談醫療資源的共用和統籌利用未免淪為紙上談兵。化解利益困局,當從“加”與“減”著力。“加”,當然是往醫療市場注入“活水”,財政扶持也罷,商業保險介入也罷,只有“外資”注入,才能有效抑制醫院的逐利衝動,降低改革阻力。“減”,減少醫院向患者伸手,最終實現為患者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