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營養保健

夏季吃麵條養脾胃 這樣吃健康營養又瘦身

發佈時間: 2014-06-04 14:44:45   |  來源: 人民網   |   健康中國遠端編輯   |  責任編輯: 馮晨

  麵條是許多國家的主要食品,因為吃麵條方便、有營養。在中國,麵條有著悠久的歷史。東漢的“煮餅”、魏晉的“湯餅”,都是麵條最初的叫法。麵條既屬經濟飽肚的主食,還是可登大雅之堂的上佳美食。據史錄記載,很多達官貴每人平均喜吃麵,並以麵食招待貴賓。

  麵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麵條煮熟後會變成400克左右,因此能産生較強的飽腹感。此外,麵條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佔50%的食品,麵條就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食品。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

  不過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對麵條有著不少誤會。下面小編來揭秘大家對麵條的常見誤區。

  誤區1 吃麵容易肥

  與通常的説法相反,麵條不會引起肥胖,吃麵條不會使體重增長,使體重增長的是裹在麵條上的奶酪、奶油和肉汁。麵條對於保持體重是有益的,特別是可以列入減肥食譜。主要有3個理由:

  第一,麵條含熱量低,麵條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麵條煮熟後變成400克。

  第二,麵條有抑制食欲的特點,因為麵條在胃中的消化比較慢,使人長時間有飽脹感,不易饑餓。

  第三,麵條能夠分解脂肪,因為麵條不含脂肪,可使胰島素保持在正常、穩定的水準,進而保持血糖的長期穩定。

  誤區2 麵條營養單一

  很多人以為吃麵條並不營養,但是你們知道運動員都會選擇麵條嗎?

  麵條是運動員可以選擇的典型食品,因為運動員需要能為他們的身體盡可能長時間地積存熱量的食品。麵條是可以擔當這一使命的最主要的食品之一,因為麵條能為運動員肌肉的工作提供所必需的葡萄糖。此外,麵條中所含的葡萄糖可以到達肝臟和肌肉,儲存起來備用,尤其是在長期高強度訓練時。由於麵條煮熟後含有大量的水分,還可以使運動員耐乾渴。而麵條不會使運動員有腹脹感。

  並且麵條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含有維持神經平衡所必需的維生素B1、B2、B3、B6和B9。同時,還含有鈣、鐵、磷、鎂、鉀和銅。麵條還含有一定的纖維素,因為麵條是用硬小麥和全麥麵粉製作的,與用去麩小麥製作的白麵包不同,用精白麵粉製作的麵包缺乏很多營養素。這就是説,麵條的營養價值比麵包的營養價值高。

  不過要提醒的是,麵條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但它不是優質蛋白質,因為這種蛋白質中缺乏一種十分重要的氨基酸。因此,只靠麵條不能保證身體對蛋白質的需要,必須通過奶酪和肉等其他食品來補充所缺乏的蛋白質。

  誤區3 筋道的麵條營養高

  一般我們都會認為,口感筋道的麵條所含的蛋白質更多。但事實真的這樣嗎?

  研究表明,麵條的彈性和麵粉中的蛋白質關係密切;而麵粉的蛋白質含量及面筋的品質,都和小麥的品種有關。一般來説,麵粉中的蛋白質含量越高,在什麼添加劑都不加的情況下,它的韌性和彈性越好。但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跟筋道程度完全沒有關係。很多非常筋道的麵條,其維生素含量甚至比普通麵條還要低。

  麵條還有如下優點:

  1、麵條不含膽固醇,煮之前只含很少的脂肪。煮過之後脂肪就完全消失了。因此,麵條適合高膽固醇患者食用。

  2、麵條不能使人更聰明,但它能使人更清醒,注意力更集中,因為它能緩慢地、有規律地向大腦輸送葡萄糖。

  3、麵條煮前和煮熟後所含的營養素不同,100克麵條煮前含11克水、12.5克蛋白質、71克糖和1.2克脂肪。煮熟之後,這些麵條中含有71克水、4克蛋白質、23克糖,脂肪為零。

  食用麵條的小貼士

  1、麵條就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食品。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所以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麵條是不錯的選擇。而早上應該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晚上吃麵則不利於消化吸收。

  2、麵條可以涼吃也可以熱吃,但營養專家提醒,太熱的麵條對食道會有損傷,太涼則不利於消化吸收,所以,吃碗溫熱的麵條最有利於營養吸收。

  3、冬天適合吃牛肉麵。麵條可補氣虛、厚腸胃、強氣力;牛肉甘溫、安中益氣、養脾胃,有驅風寒之功,又佐以生蔥、生蒜、香菜等調味,味重油多,所以有滋陰補腎、強身壯體之功效,比較適合體弱、氣喘的人食用,能起到抗疲勞的作用。因此,冬天是吃牛肉麵最好的季節。

  4、麵條除了面裏的營養,其他食物中的營養素都嚴重不足。所以,在吃麵條的時候,不要只想著如何省事,還要想想如何讓自己的身體滿意。多樣化的蔬菜,肉、蛋、豆製品等,都要在一餐當中照顧到。比如説,切幾片醬牛肉,加個荷包蛋,加一把豆腐絲,切一個番茄,煮幾棵小油菜,加點胡蘿蔔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