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醫養生文化 契合治未病思想
發佈時間: 2014-06-04 11:30:42 | 來源: 健康報 | | 責任編輯: 馮晨
回醫養生保健文化是回族在獨特的生活習俗中形成的健康生活方式、行為準則和養生觀念,雖然較為零散,但與中醫治未病思想不謀而合。多年來,這些養生保健方法使回族群眾得以健康長壽。
宗教習俗蘊涵保健養生理念
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對回族人來説,宗教不僅是一種文化傳承,同時也具有保健養生的作用。念、禮、齋、課、朝是伊斯蘭教的五大功課,回族人須日日練之。
念為五功之首。念時要求驅除雜念,一心一意,呼吸、運氣要有定數。此功客觀上與氣功之靜功相似,具有保健作用。
禮指禮拜。禮拜的要素是凈、靜、動三者結合。凈身是要按照一定程式沖洗,凈心是審視自己的心理和行為;靜指禮拜中要目不斜視、耳不外聽、全神貫注;動指按規定要求的形態與姿勢,有節奏地站立、鞠躬、叩頭、跪坐等。凈、靜、動三結合,有“靜則養性、動則養形”的功效,長期堅持,形神得養,益壽延年。
齋是封齋。回族每年封齋1個月。在封齋月中,每日在太陽將東升之前要洗漱、進食完畢,在太陽落山後再進食。此功與現代醫學的饑餓療法相似,有化除積瘀、清心醒腦的作用。
飲食衛生習俗符合大衛生觀
回族對生活用水十分講究,洗手、洗臉、洗菜、洗碗均用沖洗法,不用盆洗,故湯瓶、吊罐是回族家庭最基本的生活衛生用具。
回族喜食強壯的牛、羊、駱駝、雞、鴨、鵝等動物,且必須經過阿訇按規定(切斷頸動脈)宰之,並流盡全身血液方能食用。此外,還禁食豬肉、某些不反芻的畜類、爬蟲類、自死的或非阿訇宰殺者、動物的血等。
回族常用的蓋碗茶中除茶葉,尚配入枸杞、紅棗、桂圓、核桃仁、果幹、橘皮、冰糖、芝麻,名曰八寶茶。此茶長期飲用具有健脾益腎、提神明目、益氣養血、抗禦風寒、延年益壽的作用。
回族還常喜歡把羊油切碎,加油炒熟,再加麵粉炒至微黃,加入蔥花、鹽末拌勻製成油茶。此茶可飲、可食,攜帶方便,便於貯藏,且有溫潤腸胃之功效。
此外,回族還禁止吸煙、酗酒。
獨特生活習俗包含樸素養生思想
回族孕婦在臨産時,嬰兒落地先用乾淨棉花團或棉布蘸溫水輕輕擦洗3遍並促其啼哭,以通氣道;後清洗口鼻、耳內污穢之物,以防吸入體內引發病變;再用燒烤過的剪刀斷臍,在傷口上敷以少許麝香,並用潔凈的白布包裹,以防臍風發作;最後給嬰兒灌吸甘草湯疏通消化道,預防轉腸風。
回族還常給嬰兒服甘草水、冰糖,用艾葉灸穴位,用按季節採集的百草煎煮水洗滌嬰兒全身,以預防傳染病。
回族男孩12歲左右要行割禮,即切除陰莖包皮。割禮可有效預防包皮炎、龜頭炎、陰莖炎、陰莖單純皰疹、陰莖癌等。此外,還可預防成年婚後由男方包皮過長藏留細菌而引髮妻子的某些婦科疾病。
回族講求服飾凈、居處凈。嬰兒用白布包,男子戴白帽,女子戴白蓋頭,亡後用白布裹屍。回族的居處周圍不亂置垃圾,動物殘骸、宰殺動物的血、病死的畜禽等均挖抗深埋。
回族主張人亡後簡葬、速葬,晨亡午埋,屍不過3天,亡人(屍體)以3丈白布裹身,不用棺,不穿壽衣,不放置隨葬品,按一定教規以深坑埋之。此舉可減輕亡人親屬經濟負擔,預防因情緒變化而致有關疾病,減少人與帶菌的屍體接觸機會,減少屍體變質污染環境,傳播疾病。
回族獨特的生活習俗中,方方面面都包含著樸素的養生思想和保健方法。雖然其沒有完整的理論體系,但暗含著未病先防、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適量運動、調攝情志等治未病最根本的理念,同時也符合現代養生保健理念。
調查表明,全國各民族百歲老人中回族佔第二位。回族老人多長壽,不僅證實了回族養生保健的作用與效果,同時也印證了回族養生保健與中醫養生所期望的“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的養生目的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