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經女性易患高血壓 發病率與年齡成正比
發佈時間: 2014-06-02 19:01:16 | 來源: 光明網 | | 責任編輯: 郭洪濤
高血壓是目前公認的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危險因素。同樣,對女性來説,高血壓也是心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心血管病是發達國家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由於女性特殊的生理特點,女性高血壓患者在許多方面存在特殊性。受月經、生育、絕經等多方面影響,女性高血壓較男性更複雜。
2013年美國心臟病和卒中統計數據顯示,未絕經女性的高血壓患病率低於同齡男性,但這一優勢在絕經後消失。絕經後女性高血壓患病率隨年齡逐漸升高,且血壓增高速度超過男性,控制率卻逐漸下降。有研究報告,54歲前男性患病率高於女性,55~64歲男女患病率相當,超過65歲的女性患病率和發病率高於男性,且隨年齡增加差距更明顯。
女性高血壓的主要特點
月經初潮年齡越早,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越大。女性肥胖者,一般初潮年齡較早,故初潮年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對高血壓發病有一定的預示作用。
隨著生育次數的增加,高血壓病的危險性有逐步增加的趨勢。
生育女性,初産年齡越小,發生高血壓病的危險性也越大。
女性妊娠期出現高血壓,稱為妊娠期高血壓;若孕前血壓正常,孕中期血壓升高,稱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簡稱妊高徵;孕前有原發性高血壓病,稱為慢性高血壓合併妊娠。
更年期綜合徵的症狀,與高血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更年期婦女,如果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容易得原發性高血壓病。患過妊娠中毒症的女性,到了更年期,就有可能發生更年期高血壓病。
針對女性不同時期的血壓變化進行相關的治療
鋻於女性在不同時期高血壓發生的原因不同,臨床對女性高血壓的治療也應具有針對性和個體化。所有女性高血壓患者均應以參與生活方式為主體的治療,飯後走步,限鹽以及降低體重。
(1)青少年女性(7~25歲,多為學生):主要是預防高血壓的發生(有高血壓家族史的患者尤其應當注意),主要是生活方式的方案,少食油炸食品,限制更多的甜食,增加放學後的的運動,不要長期坐在家裏玩遊戲機。
(2)青年女性(25~40歲)多為工作的青年:體重控制不良是高血壓的主要原因,同時規律的月經週期中的雌激素水準的變化也是血壓波動的原因之一,然而這部分女性雌激素水準良好,其保護性作用可使RAAS活性相對正常,針對這經前綜合症的血壓特點,對於月經中高血壓的患者,建議週期性使用小劑量利尿劑(經前1~2天以及經期和經後1~2天加利尿劑)也可配一定的鎮靜劑進行血壓的調整。
(3)妊娠期高血壓,降壓藥物的使用一定要慎重。首先要評估,妊娠期的血壓增高對母親以及對胎兒是否有影響。在妊娠3個月內血壓持續在160/100 mmHg以上者建議終止妊娠,如持續妊娠會對母體及胎兒帶來不利的影響已導致自然流産,而在此其降壓藥物的治療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在妊娠的全過程不能使用ACEI及ARB,在3個月內盡可能不服任何降壓藥物,5~7個月可以選用拉貝羅爾(柳氨卞心定)在7~10月內可加用鈣離子拮抗劑和小劑量甲基多巴。
(4)授乳高血壓的治療,高血壓母親的授乳要保證母乳餵養的安全,抗高血壓藥無可能會分泌到母乳中,I期高血壓母親如果希望母乳餵養,可在密切關主血壓的情況下短期授乳,終止餵養後中心開始抗高血壓治療,在哺乳期間如需抗高血壓治療,應當禁用ACEI、ARB,可服用小劑量CCB以及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可以減少母乳的分泌量,應當給與注意。
(5)更年期高血壓的治療,更年期高血壓女性的血壓增高,主要與絕經後體內雌激素水準低下有關,因此有效的調節體內激素水準,服用β-受體阻滯劑和緩釋異搏定可以改善交感興奮性對高血壓的影響,ACEI或ARB可以改善低雌激素誘發的RAAS激活。ACEI或ARB聯合CCB的治療有可能作為絕經期後高血壓的主流治療。
(6)女性高血壓伴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風險明顯增高,從而提示早期高血壓的女性是應當治療的(包括藥物和非藥物治療)。對於有原發性高血壓的女性,應關注血壓的變化,必要時應進行動態血壓監測儀了解血壓的波動情況,同時應對患者的全身危險因素以及亞臨床器官損害的程度進行評估,定期(2~3月)進行血糖、血脂測定,常規的進行微量白蛋白尿、頸動脈和心臟的超聲檢查進行綜合因素的控制。女性高血壓血壓的目標仍是小于140/90 mmHg以下,此時,為了達標,CCB、ACEI、ARB以及利尿劑相互之間的聯合應用和合理的搭配治療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