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中醫資訊

南中醫古籍開放 有太醫“教科書” 還有皇帝的病歷

發佈時間: 2014-05-26 11:02:27   |  來源: 金陵晚報   |   健康中國遠端編輯   |  責任編輯: 馮晨

  光緒帝消化不良,御醫開了什麼方子?明代的養生秘籍記載了什麼?在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有一處被譽為中醫“藏經閣”的秘密所在,珍藏著一批平時秘不示人的“寶貝”級中醫古籍。

  昨天,南中醫首次舉辦珍貴古籍開放日,除了“鎮館之寶”展露真容外,古籍修復、收藏絕技也同日展示。據悉,該校中醫線裝古籍品種約佔全國現存中醫古籍品種的40%,收藏量在全國中醫院校名列前茅。

  “藏經閣”有哪些寶貝

  唯一一本明代太醫“教科書”

  “這部醫書,是明代太醫院醫生必讀的‘教科書’。”南中醫圖書館副館長李文林介紹説,在南中醫的“藏經閣”裏館藏古籍40337冊,其中有不少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寶貝,現今存世的唯一一本明萬曆年間的《杏苑生春》就是4大“鎮館之寶”之一。

  該書記錄了內、外、婦、兒、五官各科105種病證證治方藥。昨天,記者在現場翻閱了這部價值無法估計的醫藥古籍,“人參保肺湯,人參去蘆、柴胡去蘆、當歸去蘆、芍藥……”這是一道養肺的藥方,不僅詳細介紹了藥方所需的藥材,後面還備註了服用方法,“每服一兩水二鐘。生薑三片。煎七分。去滓溫服。”

  “人參、當歸是現代中藥裏也很常見的,很多人家煲湯時也會用到當歸,有養氣補血的功效。”李文林解釋説,這本書記載了明代臨床流傳下來的各種方子,如今在診治類似病症時也可以參考。

  “這是明代流傳下來的養生秘籍,也是全國唯一的一本。”《尊生要旨》也是“鎮館之寶”之一。這本秘籍匯集了古代八段錦、易筋經等眾多養生方法,而且圖文並茂,“現代市面上很多有關易筋經、八段錦的練功圖都是根據這個畫的。”

  看看慈禧光緒的病歷啥樣

  南中醫圖書館辦公室主任張雲介紹説,“藏經閣”裏的珍藏難以以價值衡量,孤本的價值無需細説,即使影印本也是價值連城。比如一套《四庫全書》子部醫家有1312冊,雖是影印本,當年也是70多萬購得;再比如,名為《崇陵病案不分卷》的古籍全國也不多見。

  “七月十九日臣力鈞請得皇上脈息左鬱右濡滑病由運動少而消化緩消化緩故血行不暢……”據介紹,這本名叫《崇陵病案不分卷》的古籍實際上是慈禧、光緒、慶親王等王公大臣的病歷,作者是清代御醫力鈞。

  記者在這本病歷上看到,病歷上除了有御醫對病情的描述,還有治療過程,並附有藥方。如力鈞根據上述病情開的藥方:川貝母三錢、天花粉二錢、生麥芽二錢、當歸尾三錢。

  “從病歷上可以看出,光緒皇帝曾因暑熱導致頭暈、咳嗽無痰,還曾血虛氣弱,肝胃都不太好;慈禧受了風寒後,得了風熱性感冒。”張雲介紹説,儘管這本古籍是影印本,但在國內也不多見,可以讓我們了解古代御醫是如何給王公大臣們看病的。

  “藏經閣”駐紮“書醫生”

  被蟲咬過的古籍變身“金鑲玉”

  300平方米左右的“藏經閣”,一進去,除了感到絲絲涼意外,還會聞到濃郁的香樟木的味道。空調、除濕、氣體防火、空氣凈化、殺蟲、樟木櫃……“藏經閣”裏常年溫度控制在20℃左右,濕度也明確要求達50%,而且每月進行一次除塵衛生防護。

  在這裡,還有一批“書醫生”常年駐紮。他們就是古籍修復師。昨天,記者採訪時,南中醫古籍修復專業的大四女生史同學正在給古醫書《痰火急雪》“打補丁”:手拿鑷子,挑起一塊指甲蓋大小的紙片,再用毛筆蘸著特別調配的糨糊刷在紙片周圍。

  南中醫圖書館古籍部主任顧寧一説,修復古書的流程相當繁複,需要經過拆線、打漿、補洞、噴平、折平、錘平、齊欄、加護頁、定紙捻、切書、扣皮、加封面、訂線等十多道工序。“最難的裝訂修補是‘金鑲玉’。”用“金鑲玉”法修復過的古籍,每一頁都有襯紙,整舊如新,“往往破損比較嚴重的,會採用這種修復法。”

  這部影印本古籍記載了光緒皇帝的病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