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各類降糖藥對人體的作用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5-13 來源: 膠東線上
以前説糖尿病是富貴病,現在糖尿病慢慢滲透到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中,據統計,中國有9840萬糖尿病人,驚人的數據!但是糖友在服用降糖産品的時候往往都是根據醫生開的藥方來服用,醫生説吃幾片就吃幾片,並不知道這類藥品是怎麼作用於人體的,對人體又有什麼副作用,小編為了方便廣大糖友就整合了一下各類降糖産品的作用,僅供參考,希望糖友不要再犯迷糊了。
促胰島素分泌劑
這類藥有磺類和非磺類。主要通過促進胰島素分泌而發揮作用,抑制ATP依賴性鉀通道,使K+外流,β細胞去極化,Ca2+內流,誘發胰島素分泌。
磺酰類促胰島素分泌劑(克糖利、達美康、亞莫利等)
目前的磺類代表藥品是格列本。雖然這類藥物降糖效果明顯,但是也有它最大的缺點,那就是會引發低血糖,換句話説,由於是直接作用在胰島之上的藥物,所以無論患者的血糖是多少,都會繼續降低血糖。此外,這類藥物還會引發胃腸道症狀,如胃部不適、噁心、厭食和腹瀉等。孕婦及哺乳期母親禁用此類藥物。
由於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就有缺陷,長期服用該類藥物會導致胰島功能老化。
非磺類促胰島素分泌劑(諾和龍等)
新型口服非磺酰類抗糖尿病類藥物,對胰島素的分泌有促進作用,其作用機制與磺酰類藥物類似,但該類藥物與磺酰受體結合與分離均更快,因此能改善胰島素早時相分泌、減輕胰島β細胞負擔。其常用藥物有瑞格列奈,該藥物不引起嚴重的低血糖、不引起肝臟損害,有中度肝臟及腎臟損害的患者對該藥也有很好的耐受性,藥物相互作用較少,由於短時間內作用比較快,消耗也比較快,所以更適用於餐後血糖的控制。
雙胍類(格華止,美迪康等)
在有些國家還被推薦為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的一線用藥。降糖作用肯定,不誘發低血糖,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護作用,如調脂、抗小血板凝集等。主要通過促進外周組織攝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異生、降低肝糖原輸出、延遲葡萄糖在腸道吸收,由此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副作用
雙胍類降糖藥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比較大,表現為食欲不振、腹瀉、口中有金屬味或疲倦、體重減輕等,為減輕雙胍類藥物的胃腸副作用,一般建議餐後服用。此外也比較容易發生乳酸性酸中毒,建議肝、腎功能有問題的病人最好不服用,有酮症酸中毒或酮症酸中毒傾向的糖尿病病人不宜用之。
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拜糖平、倍欣等)
本類藥物競爭性抑制麥芽糖酶、葡萄糖澱粉酶及蔗糖酶,阻斷1,4—糖苷鍵水解,延緩澱粉、蔗糖及麥芽糖在小腸分解為葡萄糖,降低餐後血糖。由於藥品是作用於消化道的,所以副作用通常也在消化道,通常會引起腸鳴,腹脹,噁心,嘔吐,食欲減退,偶有腹瀉,一般兩周後可緩解,必要是可減量。
胰島素增敏劑(太羅,愛能等)
胰島素增敏劑可直接降低胰島素抵抗,顯著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實現對血糖的長期控制,以此減低糖尿病並發癥發生的危險,同時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與安全性。
副作用
胰島素增敏劑的起效時間比其他降糖藥要慢,一般2周以後才開始起效,服藥4~6周以上才能充分發揮治療作用,但降糖的作用比較持久。所以,應用胰島素增敏劑治療時,必須達到足夠的療程。只有在足量以及足療程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保護胰島β細胞功能,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延緩病情發展。
水潴留和體重增加是胰島素增敏劑常見的副作用。輕中度水腫的發生率3%~4%,與胰島素合用則增至15%,故有嚴重心力衰竭的患者不宜應用。由於胰島素增敏劑的早期産品曲格列酮曾引起致死性的肝損害,儘管目前應用的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尚無具有肝毒性的臨床證據,為慎重起見,胰島素增敏劑在使用前後應定期檢查肝功能。用藥第一年每2個月查1次肝功,以後定期檢查。
胰島素類
口服降糖藥物和注射胰島素相比,注射胰島素是副作用最小的一種控制血糖的方式,而且不需要通過肝臟和腎臟進行代謝,任何口服的降糖藥物都需要通過肝臟和腎臟的代謝。長期口服降糖藥物的患者需要定期的檢查肝功能和腎功能,預防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注射胰島素需要定時定量,進食也要相應的定時定量,避免出現低血糖或者是劑量不足造成效果不明顯。
副作用
胰島素的副作用分為兩類
l、全身反應:低血糖反應、過敏反應、胰島素性水腫、屈光不正、高胰島素血症、肥胖、産生抗體而形成胰島素抗藥性。
2、局部反應:①注射部位皮膚紅腫、發熱、發癢、皮下有硬結;②皮下脂肪萎縮或皮下脂肪纖維化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