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中醫資訊

中醫“治未病”將疾病攔截在源頭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4-29   來源: 人民網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認識也隨著醫學發展而逐漸深入,從以前的“有病才就醫”到關注平時的養生保健。當前醫學關注的對象也從“已病人群”逐漸向“未病人群”擴展,對疾病的策略從“有病求醫”向“預防為主”轉變。

  圍繞這個話題,北京北亞骨科醫院綜合外科副主任邵明建做客人民視頻訪談,詳細解讀了中醫治未病的理念,並強調在有病之前進行干預,運用整體醫學進行治療,既能為國民健康保駕護航,又有助於節約醫療資源,緩解醫患關係緊張。

  據邵明建介紹,中醫治未病理念源遠流長,是中醫學理論體系中獨具影響的理論之一,而未病一詞來源於《黃帝內經》。“解釋起來,一種是沒有病,另一種就是小病的初期,也叫小疾,疾病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我們叫做未病。” 邵明建表示。

  中醫治未病的核心在於預防,包括無病預防,遇病早治和病後康復。邵明建強調:“一旦發現有病要儘早治療,並防止惡變、突變。”對於治未病的重要性,邵明建解釋,一方面,一旦有病之後再去治療,已對身體造成一定傷害。另一方面,醫學界尚有很多解決不了的問題,尤其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環境的污染等因素致使疾病易發生變化,為醫學帶來新的挑戰。因此,治未病,重預防變得尤為重要。

  預防疾病,離不開平時的養生保健。對此,邵明建建議網友保持心態平衡,做到飲食有節,適當運動與科學休息。除為國民身體素質保駕護航外,治未病還能夠有效地節約醫療資源,包括普遍的看病難、看病貴,醫患關係緊張等問題。

  現代醫學的系統理論中,也融合了中醫治未病的理念。據了解,一種從微觀上研究疾病發生、發展與康復的“量子整體醫學”在近年應運而生。該理論在西醫中也叫彌補醫學,採取六維診療模式,包括心理疏導,對病人的心理進行分析, 助其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調動戰勝疾病的主觀能動性;飲食治療,即食用利於疾病康復的食物;運動起居,對患者進行起居與運動方面的指導;以及全身平衡治療、局部治療與靶向治療。

  【編輯:薛勤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