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醫院動態

遠端醫療 零距離解題“看病難”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4-23   來源: 光明網

  在提供經濟、高效和高品質的醫療保健服務方面,資訊和通信技術正在發掘出巨大潛力,並促使一種遠距離的醫療方式從概念變為可能。遠端醫療,作為資訊和通信技術與臨床醫學的結合,在解決一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挑戰、拓寬醫療保健服務獲得渠道、增強醫療保健服務水準等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生病後,人們不再急著出門就醫,而是在家中通過簡單輕便的醫療設備自行檢測身體的基本健康指標,通過電腦終端連線醫生,傳送檢測數據,與醫生視頻對話,完成門診的全過程;在外地旅行突發急症,再也不用進行冗長的病史詢問,人們只需出示一張個人醫療卡,從出生到現在的所有病例、過敏史,都記錄在案,一目了然……這一切,並不是科幻小説裏的橋段,而是世界遠端醫療發展的願景。

  資訊和通信技術的成本下降,使全球衛生保健提供者對通過新方法提供服務的興趣日趨濃厚

  2013年,美國學者埃裏克·托普在其新著《顛覆醫療:大數據時代的個人健康革命》中稱:“醫療保健的數字化,已經勢不可擋。”他堅信,數字世界和醫學的交匯是不可避免的,變革已經在這個交匯的舞臺上初見端倪。他在書中預言:“巨大的潛能正在醞釀,數字設備將會使得醫療保健和疾病預防更加精準——這是我們從未見識過的醫學技術。”

  近10年來,數字化信號取代了模擬通信方式,資訊和通信技術的成本迅速下降,全球的衛生保健提供者對通過新方法提供遠端醫療服務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埃裏克·托普認為,智慧手機、雲計算、3D列印、基因測序、無線感測器、超級電腦……這些改變了我們生活的事物,將在醫療領域創新地融合在一起。目前國外遠端醫療主要應用於開展遠端會診和治療,借助電視會議或其他通信系統進行醫學服務、醫學資料電腦管理和網路化共用醫學數據,一些西歐國家已研製並試用包含基本醫療資訊的IC卡,使任何一家聯網醫院都可以得到有關患者的最新治療資訊。如今,醫學技術和電腦網路通訊技術飛速發展,醫療資訊化已不再局限于提供“遠端醫療”,而擴大到了“遠端衛生”和“數字化衛生”的範疇。“數字化衛生”的概念就是醫療服務的全面電子化和資訊化,利用最先進的資訊和通訊技術向廣大患者提供方便、快捷且廉價的醫療資訊服務。

  網路平臺(如電子郵件、遠端會診和網際網路會議)與多媒體(如數字圖像和視頻)的應用,在醫療保健的數字化中表現出巨大的活力,演變出兩種遠端醫療發展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主要存在於發達國家的網狀醫療系統,即以病人為中心,將基於醫院的醫療活動轉變為直接面向國民的日常醫療保健。譬如心率、血壓和血糖水準監測等生理參數測量儀廣泛應用於遠端監控患者。這一發展模式緩解了困擾地廣人稀、醫療機構分佈與人口佈局不匹配地區的就醫問題。在美國,會診中心是美國冠軍醫學聯盟旗下的重要機構,由多學科專家組成,以家庭為單位對患者進行聯合會診。全美國所有醫療教育資源實現了聯網共用,其領先的遠端教育水準促進了遠端醫療的發展。

  挪威1995年啟動的首個遠端醫療計劃,在施行的20年裏成功縮短了急性心臟病從發現到治療的時間。這种醫療系統既可以在病人家裏使用,也可以在前往醫院的救護車上使用,設備採集所需的數據傳輸給醫院,醫生進行分析後能夠進行診斷,並給出緊急治療方案。目前全挪威有超過100輛救護車使用了該系統,心臟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提高了15%—20%。

  第二種模式是在全國範圍構建遠端會診平臺,這種模式是發展中國家的首選。尤其是在低收入國家和基礎設施有限的地區,遠端醫療應用主要用來連接衛生保健提供者與專家、轉診醫院和醫療中心。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公佈的《遠端醫療:在成員國當中的機遇和發展——第二次全球電子衛生保健調查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首要關注的是基本就醫問題,而服務水準依然不足。遠端醫療可以帶來巨大的機會,拓寬醫療保健服務的獲得渠道,尤其是幅員遼闊而又缺乏醫療人員的非洲國家,遠端醫療給那裏的人民帶來了福音。”

  報告指出,通過發展遠端醫療,發展中國家提高了組織和收集病人數據的能力,有助於進行流行病學監測。對大眾健康情況變化趨勢進行跟蹤,可以監測疾病的演變。此外,提供遠端醫療服務時涉及的網路數據庫和電子記錄的保存,可以鍛鍊發展中國家的數據管理能力,從而使更多的協調服務受益,提高醫院對患者的隨訪和評估能力。

  墨西哥

  起步較早,近半數的州普及了遠端會診。政府重視,醫院和企業同樣大力支援

  達裏奧是墨西哥北部新萊昂州一個鄉村的居民,今年50歲。去年5月因頻發頭疼到當地醫院就診,但醫生反覆診斷也未能找到病因。由於這家醫院是當地遠端醫療聯網醫院,經過與新萊昂州首府蒙特雷大都會醫院遠端醫療管理中心聯繫,大都會醫院為他安排了遠端視頻會診,通過網路接收了患者的放射圖像和化驗資料等。專家經反覆推斷,認定達裏奧患了一種比較罕見的腦部腫瘤,於是安排達裏奧赴蒙特雷就診,因發現較早,手術獲得了成功,目前達裏奧已經完全康復。據蒙特雷大都會醫院醫生佩德羅介紹,這只是該院眾多遠端醫療案例中的一個代表,新萊昂州是較早推行遠端醫療的地區,目前該州已經建立了一個遠端醫療管理中心,與全州6個鄉村醫院和4個衛生所聯網,為當地居民提供遠端醫療服務。

  墨西哥的遠端醫療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據墨西哥全國衛生系統先進技術研究中心遠端醫療部主任安德里安·巴切科介紹,和世界上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墨西哥面臨著醫療發展水準整體落後、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據統計,大約26%的人生活在偏遠的鄉村地區,而該國優質的醫療資源和專家集中于大城市,偏遠和交通不便地區的醫療資源匱乏,缺乏最基本的醫療健康服務,遠端醫療可以幫助消除地理障礙,借助資訊技術和先進醫療設備提供更好和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從而降低醫療服務的門檻,惠及更多普通百姓。

  墨西哥衛生部下屬專門機構——全國衛生系統先進技術研究中心於2000年正式開展全國遠端資訊醫療發展計劃。該計劃分為3個側重點:遠端會診、遠端醫療教育、建立全國範圍內的病人資訊庫。經過數年發展,截至2012年,墨西哥32個州已經有14個州普及了遠端會診,23個州普及了遠端教育。除了政府重視,這一發展也得到了醫院以及企業的大力支援,例如墨西哥最好的私立醫院之一南部醫療中心就在2006年3月開始與墨西哥州的一家醫院展開遠端醫療合作,每週一到週五每天固定時段由不同科室專家進行遠端會診,為偏遠地區的民眾提供更精確的診斷以及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同時減少掛號以及就診的等待時間,節約了時間成本和財力等。目前,該院的內科、皮膚科、神經內科、整形外科等參與了這一遠端會診項目。墨西哥最大的電信公司斯利姆集團旗下的非營利性組織斯利姆健康發展中心也推出了一項針對孕婦和新生兒的健康項目。這一項目利用該集團的網路平臺,通過相關設備將其在全國建立的診療中心接入網路,從而對當地孕婦進行實時監控和産前檢查,並將數據傳輸給專業的醫師監控分析,對化驗結果進行遠端分析和評估。目前,該項目已經在墨西哥全國12個州建立了30個母嬰接待中心,由該集團贊助的高水準醫療團隊累計提供了72萬項醫療服務,81萬名婦女和嬰兒從中受益。

  巴切科表示,墨西哥遠端醫療的發展速度雖然很快,但也存在著很多問題與挑戰,首先,許多基礎醫療點缺乏必要的網路等基礎設施配備,無法接入遠端醫療網路。此外,許多設備缺乏維護,缺乏專業技術人員操作。因為一個患者可能同時由數個醫生進行診斷,醫生的責任需要進一步明確,新型診療方式也對醫患之間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為此,他表示,在遠端醫療發展過程中,一定要著眼未來,制定長期發展計劃,根據各地情況決定相關設備和人員的配備情況,以免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非 洲

  成為彌補非洲國家醫療資源不足的重要手段,國際醫生對非洲的跨國支援尤為珍貴

  非洲許多落後、偏遠地區都存在看病難的問題,一些地方要走上好幾天才能找到一家大型醫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非洲國家整體上每10萬人口對應25名醫生,而在接受調查的48個非洲國家中,國內為10萬人服務的醫生不超過10人的有25國。非洲患病人數佔世界總數的24%,但醫療工作者只佔世界的3%,非洲地區醫療支出僅佔全球1%。遠端醫療成為彌補非洲國家醫療資源嚴重不足的重要手段。

  南非是非洲建立遠端醫療系統較早的國家。南非誇祖魯—納塔爾省醫療衛生部門方面的材料稱,最初的南非國家遠端醫療計劃分為3個階段,計劃成立國家遠端醫療研究中心,從1999年開始5年時間內在南非自由州省、姆普馬蘭加省等6個省建立起28個重要站點,其能力範圍涵蓋遠端放射學、遠端病理學、遠端超聲等方面,並在不同省份的網路站點間建立有效連接。

  南非移動網路發展速度迅速,是非洲最大的電信市場。南非醫學研究理事會發佈的《2012年至2016年戰略計劃》中稱,移動醫療已成為遠端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理事會同衛生部門緊密合作,將移動醫療作為解決偏遠地區看病難問題的重要工具。德勤會計師事務所預計,伴隨著手機價格下降,智慧手機在非洲覆蓋率將從2014年的2%左右提升至2020年的30%。南非媒體報道稱,一定數量的南非年輕人正處於開發健康應用程式的前沿。一個2012年開發出的手機應用程式可用於檢測皮膚癌,而開普敦一位年輕人開發的應用程式則能通過對人眼拍照並對比不同照片瞳孔變化情況,查出此人受毒品與酒精影響的等級。

  在非洲,推廣遠端醫療離不開宏觀戰略計劃和充足資金的支撐,然而投入與電子健康所發揮的效果尚不對等。南非衛生部2010年一份報告指出,當年年初南非86個遠端醫療站點中只有32個可正常運作,不足總數的一半。南非的衛生資訊系統相互間一直缺乏協調,由於衛生部並沒有專門用於電子健康的資金,支撐電子健康系統的資金多來自地方政府撥款,不同地區投入差別很大。《南非2012年至2016年電子健康戰略》中稱,一個強有力的國家電子健康戰略對不同項目協調極為重要。

  醫療專家的不足成為非洲遠端醫療發展的重要挑戰。遠端診斷指導能使受幫助的醫務人員能力獲得提升,但許多非洲國家每年能培養出的醫務人員數量十分有限,不少領域缺少專家。在這種情況下,國際醫生的跨國支援尤為珍貴。有報道稱,以推進移動健康服務為宗旨的國際機構“移動健康聯盟”已決定2014年將總部從美國移至南非,致力於進一步縮小非洲遠端醫療同世界其他地區的差距。同時,南非醫學研究理事會、斯坦陵布希大學、開普半島科技大學等機構都在從事對電子健康的研究,誇祖魯—納塔爾大學納爾遜·曼德拉醫學院則在2002年開設了遠端醫療係,培養遠端醫療領域研究生,為本省乃至全國培養人才。

  中 國

  發展水準已超過加拿大、日本等國,可緩解“看病難”、減少過度醫療,同時也是有效的培訓手段,在應對突發事件時優勢明顯

  1995年,“遠端醫療”這一概念就進入了國人的視野。當時,一封緊急求助信從北京大學通過網際網路發往全球,希望救助一名病症罕見、生命垂危的年輕女大學生。10天內,世界各地近千封電子郵件紛至遝來,刷新國人傳統的面對面就醫觀念:原來足不出戶,就可以求醫問藥。

  1997年,國內首家遠端醫療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遠端醫學中心成立。剛剛起步時,軟、硬體的限制比較多,顯示設備是一台老式電視機,中心只有兩間屋子、兩個醫生。

  隨著國內越來越大的遠端醫療需求,加上技術手段更新加速,專家資源不斷充實,近5年來中國遠端醫療發展迅速,開展的醫院越來越多,而且覆蓋了醫院越來越多的科室。如今僅301醫院每天就進行心電科會診30多例,多時達100例,每年會診4900例以上,遠端教育220課次。

  硬體上,目前全國遠端醫療網路已經可以實現分級遠端醫療。普通常見病省內會診,以省為單位和全國大醫院實現對接。新疆已經實現了全疆遠端醫療覆蓋,並和四川華西醫院聯網,如有需要,可以向四川申請遠端醫療幫助。未來還會逐級延伸到鄉鎮衛生院一級的農村醫療。經過多年的發展,301醫院的遠端醫療已經從最初的電話、窄帶會診,逐步走向寬頻、衛星會診,從當初的點對點服務,逐步擴大到點對多點甚至多點對多點服務,實現了窄帶與寬頻網路建設、地面網路與衛星通信共存的寬窄並舉,“天地互聯”綜合應用遠端醫學平臺。

  軟體上,不斷更新的遠端醫療平臺已經可以實現CT、核磁共振數據實時傳輸和課件實時演示等最新功能。2010年,301醫院開發了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遠端醫療平臺,並且開放、共用。

  為何要大力推動遠端醫療的發展?301醫院遠端醫學中心主任張梅奎告訴本報記者,遠端醫療能夠從根本上緩解“看病難”這一老大難的民生問題。他認為,目前造成“看病難”的客觀原因,是醫學人才分配不均。遠端醫療的出現,突破了傳統就醫時間空間上的限制。此外,遠端醫療也是有效的遠端培訓手段,可以幫助基層醫生迅速成長。

  “以前我隨醫療專家組走訪基層時,面對排成長龍問診的病人,感覺自己為患者提供的幫助十分有限。遠端技術不僅讓我幫助更多患者,還可以為大量基層醫療單位提供臨床示範,分享傳播自己的醫療經驗,最終幫助更多的病患。”301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楊仕明在結束了一次遠端會診後,頗有感觸地對記者説。

  遠端醫療讓看病更加透明。張梅奎向記者直言,針對過度醫療的問題,遠端會診中雙方醫生遠端討論病情對症下藥,整個治療過程更加透明。

  遠端醫療還是應對“急、難、險”突發事件的重要手段。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蘆山地震發生後,都有遠端醫療工作者的身影。2013年12月6日,按照總後和衛生部的安排,301醫院遠端醫學中心、空軍總醫院、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與“和平方舟”號海上醫院船遠端連線,開展了對菲律賓災區的人道主義遠端救助,為3名菲律賓籍患者進行了救治。2013年四川蘆山、甘肅岷縣漳縣地震,301醫院遠端醫學中心為地震災區開展遠端會診和手術指導就達93例。該中心的服務範圍已輻射到軍隊的海島、邊防哨所以及邊遠貧困欠發達城鄉地區,做到24小時響應。

  遠端會診能夠實現醫療資源的二次分配。目前基層醫院醫療設備使用率不足四成,而全國重點醫院的醫療設備普遍超負荷運轉,遠端會診讓更多患者免於路途勞頓,選擇在當地就醫檢查,分散了擁堵在全國幾家重點醫院的就診人群,提高了基層醫院的就醫率和設備使用率。採訪中,專家還指出,遠端會診也要實現常態化,否則同樣會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這不僅需要普通患者就醫觀念的改變,還需要整個基層醫生隊伍素質的提升,遠端醫療政策、標準、規範的健全。

  隨著醫療資訊化的不斷推進,未來的遠端醫療將實現社區醫院、鄉鎮衛生院、縣級、市級、三甲醫院大系統分級就診的體系。遠端醫療的創新服務——遠端門診、遠端查房也在探索當中。未來,“隨時隨地開展遠端會診”不僅可以在患者方實現,醫生一方也能實現。

  “必須意識到,遠端醫療對中國而言還是個青澀的學科。”張梅奎對記者表示,目前醫院使用的軟體系統不相容、資訊傳輸訊道不同、應用軟硬體不一致,在溝通和交流上已經出現了一些困難,醫療規範與技術標準不統一的問題比較突出。作為遠端醫療的支援和依託,專家資源十分重要,遠端醫療人員團隊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由於國內的強烈需求和有關部門的重視,中國遠端醫療水準目前已經超過了加拿大、日本等國,來訪的國外研究人員都十分驚嘆。在國內領先醫療機構的引領示範作用下,中國遠端醫療將會有長足的進步。”張梅奎説。

  (本報記者韓曉明、馮雪珺,本報駐墨西哥記者姜波,本報駐南非記者張建波)

  圖片説明:

  圖①:在301醫院遠端醫療平臺,楊仕明醫生一邊通過電腦聯網查看病人資料,一邊通過視頻通話與對方主治醫生討論病情。

  本報記者 馮雪珺攝

  圖②:2001年9月19日,世界首例遠端遙控電視醫療在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手術室裏進行,醫生通過遠端遙控的機械手給病人治療。

  人民視覺

  圖③:在2014年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展示的智慧手錶,具有檢測體徵數據、統計睡眠和運動情況等多項健康功能。

  人民視覺

  圖④:該表顯示,東南亞和歐洲地區擁有遠端醫療機構的國家比例較高,地區之間的差異並不明顯。

  數據來源:世界衛生組織《遠端醫療:在成員國當中的機遇和發展——第二次全球電子衛生保健調查報告》

  版式設計:蔡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