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中醫資訊

街頭針灸:非法中醫治療隨處可見 小心神針變毒針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4-21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街頭針灸:小心“神針”變“毒針”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日前明確規定,非醫療機構不得使用針刺、牽引、扳法等技術,不得開具藥品處方。而現實的情況是:大量不具備醫療資質的街頭理療店、按摩店,正使用著上述技術,對市民進行治療——

  “原本只是腰痛,以為到盲人按摩院扎幾針就好了。結果,這一扎,不但腰痛沒治好,反而變成了全身痛。”4月16日,在重醫附一院中醫門診,家住彈子石的陳鳳仙如是陳述著病情。經醫生診斷,陳鳳仙患有多發性骨髓瘤,而不正確的針灸治療更進一步加重了病情。

  市民是否清楚,在非醫療機構進行針刺、牽引、扳法治療,會帶來怎樣的惡果?而這些非醫療機構,是否有“非法行醫”之嫌?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個案

  治療脖子疼,先泡腳洗臉,再扎梅花針

  “才扎一針,針眼附近就紅腫一片,還癢得要命。”家住渝北回興的李紅居老人向記者講述自己的遭遇。

  因為長期伏案,又嚴重缺少鍛鍊的李紅居患有嚴重的頸椎病。聽鄰居介紹某社區醫院的一位醫生手法獨特、效果明顯,他便決定去試試。

  和一般盲人按摩店不同,這家社區醫院顯得正規得多。聽説李紅居來做按摩,護士便把他引上了二樓“張醫生”的辦公室。

  “張醫生”60多歲,穿著一身白大褂,操著濃重的外地口音。在簡單的詢問了李紅居的病情後,便開出了“方子”——先泡腳、洗臉,再按摩。大約1小時後,“張醫生”開始按摩,並提出李紅居的頸部寒氣太重,要想迅速好轉,必須扎針。

  “扎針?扎啥針?”“梅花針,不疼,就像螞蟻咬一樣。”“張醫生”邊説邊拿出針來——像刷子一般的竹條上釘著五顆已經有些銹黑的針。在簡單的用酒精消毒後,便連續在李紅居的後脖上扎了起來。

  扎完針後,“張醫生”還摸出一種無名膠囊,並告訴李紅居:“這是根據我家祖傳秘方配製的,一天四顆,吃一個星期,保證藥到病除。”結賬時,李紅居支付了95元。

  暗訪

  非法中醫治療隨處可見,價格高昂讓人咋舌

  提起那次經歷,李紅居仍有些後怕:“萬一得了傳染病,咋辦?”

  經李紅居介紹,記者到“張醫生”處暗訪,並大致了解了“張醫生”的背景——

  “張醫生”來自忠縣,高小學歷,自詡為某鎮“名醫”,憑藉祖傳手法和配方,“治愈”各種骨科病人無數。2013年,在朋友的介紹下,“張醫生”在現在這家社區醫院承包了三間屋,分別作辦公室、治療室和倉庫,開始了主城行醫之路。

  據記者調查,類似“張醫生”這樣沒有從醫資質,又長期從事中醫按摩、針灸治療的“醫生”在主城並不鮮見,他們大多打著盲人按摩、祖傳手法、中醫聖手等旗號,在居民小區周邊從事中醫治療工作。

  記者作了一個初步的統計,以“張醫生”所在地為圓心,方圓一公里範圍內,就分佈著各種按摩推拿店8家。這些店舖普遍衛生較差、設備簡陋,除了工商執照外,並沒有張挂醫生資質證明。

  除此之外,一些美容店也打著“中醫保健”的旗號,從事針灸減肥等工作。

  在解放碑時代廣場的寫字樓裏,就分佈著10來家美容店。記者在其中一家美容店發現,該店有卵巢保養、針灸減肥等項目。據店主介紹,“艾灸和精油按摩結合,不但可加速精油吸收,還有溫熱子宮的功效。長期堅持,對宮寒的女性有保健作用。”

  記者注意到,這些所謂的保健項目並不便宜,一個療程需要上千元。

  癥結

  診療保健不分,經營者往往打擦邊球

  沒有醫療機構資質卻堂而皇之從事針灸等中醫項目的按摩店、美容院,為何在主城大量存在?

  “去大醫院,人多費用高。去年我去做過一次,排隊都排了一個小時。”李紅居説,選擇在街邊店進行按摩治療,主要是因為“離家近,圖個方便。”

  而對於那些開設中醫診療服務的按摩店、美容院的老闆們而言,門檻低是他們從事該行當的主要原因。彈子石東海長州小區的一家按摩店老闆,以前的工作是賣小面,後來才轉行做按摩。“開個按摩店需要啥資質?説白了,隨便找個師傅帶一下,三個月就可出師。搞這一行門檻低,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高深。”他説。

  渝中區衛監局相關負責人認為,中醫一些手法的性質,是否屬於診療範疇各地都存在分歧,而此前國家相關主管部門也未明確規定,從而導致了“九龍治水”局面的産生。

  “開一家按摩店、美容院或養生會所,往往只需要工商註冊並獲得營業執照就行。而從業者,可在通過人社局職業技能鑒定考核後,獲得上崗證。但如果涉及到動刀、穿刺等,比如割雙眼皮、針灸,就必鬚髮生在醫療機構,且從業者要具備執業醫師資格證以及《醫療機構許可證》。”該負責人説。

  而事實上,一些按摩店、美容院或養生會所往往打擦邊球,暗地裏從事診療活動。“在大多時候,這些機構並未明目張膽地打診療牌,也沒有張貼‘中醫診療’廣告或相關價目表,這就導致我們執法困難,難以認定。”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説。

  出路

  整頓醫療秩序、打擊非法行醫正在行動

  “針灸並非屬於普通的保健,而是一種中醫診療手段。如果操作不規範,‘小神針’就很可能變成‘毒針’!”重醫一院中醫科主任榮曉鳳擔心,非醫療機構從事中醫診療,極可能成為影響市民健康的“炸彈”。

  榮曉鳳説,針灸對頸椎、腰椎和急性腰扭傷等很有療效。但針灸在操作上又非常講究,無論從手法、扎針深度、角度等方面都有嚴格要求,從業者須取得醫師從業資格證書,一般來説,最少也要學8年。但現在一些美容機構的從業人員,甚至一兩個月就速成,根本不具備針灸資格。而針灸治療一旦操作不當,極可能造成氣胸、折針等,甚至危及生命。

  市中醫骨科醫院康復科主任楊曉全以艾灸為例説,在治療過程中,穴位的選擇、熏烤熱度其實都有嚴格的要求,“熱度不夠,效果不好,太熱了就會引起燙傷。而燙傷若處理不及時,燙傷部位就會感染。”

  “可以明確地説,普通按摩店、養生會所等進行針灸等醫療行為,均屬於非法行醫。”市衛生監督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4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衛計委已明確規定,非醫療機構及其人員在經營活動中不得使用針刺、瘢痕灸、發泡灸、牽引、扳法、中醫微創類技術、中藥灌洗腸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高危險性的技術方法。

  “這是第一次對中醫診療行為進行舉例和歸納,對今後執法提供了依據。”上述人士透露,下一步,我市將對國家中醫管理局的最新批復轉發給各級衛生監督部門,進一步深化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

  【編輯:薛勤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