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健康産經

區域PM2.5對京城貢獻超50%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4-17   來源: 央廣網

  昨日,北京市環保局正式發佈京城PM2.5最新的源解析結果。數據顯示,北京市全年PM2.5來源中,區域傳輸貢獻約佔28%至36%,但若遭遇傳輸型的重污染時,區域傳輸的比例超過50%。

  傳輸型污染區域貢獻50%

  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解釋,28%至36%是全年平均的結果,但在優良天和重污染時,比例有所不同。一般優良天時,區域傳輸的貢獻比較低,大概只佔10%至20%,一旦遭遇重污染日,尤其是傳輸型的重污染,這個比例就會大幅上升,超過全年平均數。

  張大偉介紹,北京發生的重污染一般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傳輸型污染,即以外來輸送為主導;第二類是積累型污染,污染以本地排放為主,呈現出城區污染比較高、郊區四個方向比較低的特徵;還有一類就是特殊型污染,比如煙花爆竹燃放、秸稈焚燒、外來沙塵影響等。總的來説,在傳輸型污染中,區域傳輸影響所佔的比例是最大的,超過50%。

  此外,相比2012年源解析結果——區域傳輸影響所佔24.5%的比例,此次結果顯示,區域傳輸對北京的影響有所加大。究其原因,張大偉表示,由於北京的排放治理措施力度比較大,所以本地排放的影響逐漸下降,這也顯示出治理措施已有一定的成效。

  機動車使用頻繁加劇污染

  此外,在北京本地64%至72%的排放中,機動車是“大戶”,排放比例從原來的29.4%升至31.1%,提升了1.7%。

  國外不少大城市的機動車保有量和北京相當,為何污染沒這麼重?對此,張大偉解釋,北京機動車的使用強度要比國外一些城市高出兩三倍,所以就算在同樣保有量的基礎上,使用頻繁肯定會加劇污染;而北京機動車的結構和國外也不盡相同,北京還有100多萬輛老舊機動車。此外,雖然北京率先實施了國內最領先的排放標準,但和國外相比還有差距,油品的品質也稍微要差一些。

  【揭秘】

  連續監測35個站採集數據

  此次源解析採集的數據始於2012年6月,止于2013年12月,歷時一年半。

  張大偉介紹,PM2.5來源非常複雜,既包括一次排放,也包括二次反應。但大部分的PM2.5都不是直接排放形成的,都需要通過二次轉化。

  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裏,環保部門等研究單位連續監測35個空氣子站,掌握PM2.5時空變化規律。

  張大偉説,採樣點共選了11個,包括9個環境採樣點和2個交通環境採樣點,如東四、車公莊、通州、房山、懷柔等,在空間分佈上具有代表性。採樣堅持了一年,獲得了6萬多個成分數據。

  ■ 相關新聞

  河北將探討與京津“統一限行”

  擬對鋼鐵、水泥、火電、玻璃高能耗行業啟動排污權有償使用

  新京報訊 在大氣污染嚴重的京津冀地區,河北是治理污染任務最重的省份。河北省環保廳近日表示,河北將加強與京津等周邊區域的聯防聯控,“探討區域統一限號限行等措施”,但面臨的實際操作難度不小。

  達不到能耗標準實行懲罰性水電價

  “總體污染重,區域差異大,特徵污染物貢獻比重高,污染源點多面廣,過量排放主因突出”,4月8日,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殷廣平毫不回避地介紹了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的現狀。

  在他看來,京津冀三地的污染類型不同,河北主要是污染來源多類型,既有傳統工業燃煤量過高,也有汽車尾氣和道路揚塵,所以河北的治理重點是調整産業和能源結構。

  因此在2017年之前,河北要讓123家重污染企業全搬離城市主城區,鋼鐵、水泥、火電、玻璃4大高能耗行業在2015年6月底運作治污設施,521家企業全部安裝排污總量IC卡,實現排污濃度和總量雙控制。而達不到能耗標準的高能耗行業,實行差別電價和懲罰性水電價,並逐步推行排污權有償使用。

  河北與京津統一限行“還要研究”

  殷廣平説,目前京津冀三地聯防聯控主要由北京牽頭,三地參與會商,“基本至少一個月開一次會”。三地還資訊共用,把各自治理空氣污染的政策、措施以及完成目標都互相通報,定期會商研判應對措施,今年會完善監測、執法、資訊交流、行動等方面的統一。

  北京市環保局相關人士此前曾提及,京津冀之間正建立聯合的預警機制,不排除在大範圍重污染天氣時採取統一限行措施。

  對此,河北省環保廳也在今年的計劃中表示,河北繼續加強與北京、天津市等周邊區域重污染天氣聯合應急響應,“探討區域統一限號限行等措施”。

  但“做起來難度確實很大”,殷廣平説,河北是交通大動脈,很多高速公路穿越京津,“現實中怎麼樣協調、聯動,下一步還要研究”。

  據了解,目前河北各城市還沒有機動車限購計劃,此前採取的限行措施,都是大氣污染防治應急預警時的臨時限行,並非常態化。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以後三地的合作聯防聯控不是一個形式,“正在制定實質性的合作辦法”,殷廣平表示。

  【亮點】

  河北將建灰霾實驗室預測污染

  “治霾”首先得知道大氣污染的構成。此前,中科院擬在北京懷柔建世界最大霧霾實驗室,建“煙霧箱”模擬灰霾形成及治理。而來自河北省環保廳的消息,河北也正建設省灰霾重點實驗室,將開展霧霾形成、區域大氣環流與污染物擴散輸送規律、二次污染物形成等研究,以此解析河北大氣複合污染的特徵及成因。

  對此,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總工程師嚴永路透露,灰霾實驗室的技術方案目前已經出臺,雖然還沒有建成時間表,但到2015年可初步形成監測研究能力。同時,灰霾實驗室可能會在河北環繞北京、天津等區域分佈監測點,以形成京津冀大氣污染聯控聯控。

  據其介紹,去年河北省環保廳利用國家環境衛星的遙感數據結合地面監測,做灰霾預警的立體監測,已做了12期。目前能對3天內的污染進行預警,準確率能到70%以上,其中“預警監測在第二天的準確率最高,能到100%”。

  在監測污染物的基礎上,灰霾實驗室還將建立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數據庫,為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提供依據。

  “建灰霾實驗室目前的最大難度還是技術,這方面在國家層面都是空白”,嚴永路坦言,現在主要是借鑒國外經驗,和北京、河北的高校、研究院所開展合作,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保部衛星中心,省氣象局單位的專家都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