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育兒

新生兒聽力初篩沒過 家長不必緊張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4-14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新生兒聽力初篩沒通過的絕大多數都沒問題,可自行恢復,只有萬分之四五的是雙側神經性耳聾,需及早干預

  一個月前,市民王小姐喜誕麟兒。可是這份喜悅很快蒙上了陰影:寶寶沒有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查。醫生告訴她,要在寶寶42天時再帶寶寶復篩。這一個月裏,王小姐一家如坐針氈:“難道我的寶寶一齣生就聽不見?”

  廣州市新生兒聽力篩查診斷中心主任、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耳鼻喉科聽力中心主任羅仁忠介紹,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通過,家長不需太擔心及悲觀,其中絕大部分是可以自行恢復的傳導性耳聾,需要干預的雙耳神經性耳聾在廣州新生兒中發生率僅為萬分之四至五。但一旦寶寶確診神經性耳聾,需要儘早進行聲音刺激。另外,五成神經性耳聾是遺傳,如果家長想生下一胎,再懷孕前要檢查有無耳聾基因。

  醫學指導/廣州市新生兒聽力篩查診斷中心主任、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耳鼻喉科聽力中心主任羅仁忠

  文/記者伍仞 通訊員週密

  聽力初篩沒通過

  絕大多數沒問題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運用電生理技術對新生兒的聽力狀況進行的客觀快速無創的檢查。出生3天后進行耳聲發射檢查(OAE)初篩,假如沒通過,出生42天要進行復篩。

  “但是,無論是初篩還是復篩,都只是簡單的聽力檢查方法,不通過只是表示懷疑有問題,不一定就是嚴重聽力損失。”羅仁忠提供了一組數據,藉以告訴家長,即使孩子初篩不通過,也不必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國際上對新生兒聽力篩查有一套標準:第一次篩查的不通過率不可能超過15%,超過15%不通過,就是機器有問題了;而第二次新生兒篩查,不通過率應該不超過3%。”也就是説,聽力初篩不通過是一個相對“大概率事件”,復篩不通過的比例已經大幅下降。

  可是,如果初篩和復篩都未通過,就要在寶寶兩至三個月大時到經衛生部門許可的聽力評估醫院,做詳細的聽力評估,才能確定寶寶的聽力到底有沒有損失。國際上,經聽力評估確認聽力問題的新生兒比率為千分之三。

  “但是,這個千分之三的數據沒有太多意義,因為其中包括傳導性聽力損失、神經性聽力損失、一隻耳以及兩隻耳聽力損失的情況。而只有雙耳神經性聽力損失需要干預。”羅仁忠説,根據廣州市新生兒聽力篩查診斷中心的結果,新生兒中最終確定為雙側神經性耳聾的比例僅萬分之4至萬分之5。絕大部分初篩或復篩不通過的新生兒,實際上聽力都沒問題。

  神經性耳聾

  早期干預可以聾而不啞

  那麼,初篩復篩相對較高的不通過率原因何在?為什麼只有雙耳神經性聽力損失需干預?羅仁忠解釋,小兒聽力是一個逐漸發育成熟的過程,有部分篩查不通過的情況,屬於傳導性聽力損失,隨著年齡增長可自行恢復,“傳導性聽力損失和神經無關,只是因為小寶寶的中耳還未發育好,或者中耳腔裏殘存有羊水,導致傳導通路有問題,很多都不需干預自己就會好,最多也只需做一個小手術。”根據大量數據觀察,新生兒6周後中耳腔裏殘存的羊水絕大部分已經消掉了,功能較完善,傳導性聽力損失可以恢復,因此復篩的時間定在出生後42天。

  而神經性聽力損傷進行早期干預非常重要。“聽力損失的孩子只是耳神經出了問題,但負責分辨聲音的聽覺中樞沒有問題,語言中樞也是好的。但如果快速發育長期沒有任何刺激,會萎縮、退化。最後不僅聽覺,説話也受影響,因聾致啞。”

  神經性聽力損失在重度以下的寶寶,大部分只需要配戴助聽器,極重度聽力損失的寶寶,早期配戴助聽器可以避免聽覺、語言神經中樞退化,到1歲以上(特殊情況半歲以上)照CT了解有無耳蝸畸形、是否適合做人工耳蝸,儘快通過人工耳蝸植入術,仍然可以回到有聲世界,與人正常交流,若是5歲後才植入人工耳蝸,沒有任何意義。“通過早期干預,孩子一定不會啞,很多孩子説普通話比我還標準。”

  專家提醒

  生過耳聾孩子

  再生育先測耳聾基因

  羅仁忠介紹,神經性耳聾有50%與遺傳有關,耳聾基因有三種遺傳方式: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佔遺傳性耳聾的八九成,爸媽不一定耳聾,也未必有家族史;還有伴性X遺傳,多半是由於基因突變,由媽媽傳給孩子,只要是男孩就會耳聾;每一代都有耳聾者就多半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引起,非常少見。

  羅仁忠表示,耳聾孩子的父母如果想再生育,一定要先做耳聾基因檢測。查出來耳聾基因的,可以通過産前抽羊水絨毛檢驗避免再生下耳聾孩子,但是因為導致耳聾有很多基因,還有一半耳聾基因尚不明確,查不到耳聾基因有極小的可能還會生下耳聾兒。

  另外,耳聾家族史、小孩早産、出生體重低於1500克、顱面部畸形、高膽紅素血症、出生時重度缺氧、媽媽懷孕前三個月有特殊病毒感染(風疹、皰疹、麻疹、巨細胞)等,都是聽力損傷的主要高危因素。

  貼心提示

  貧困患兒家庭

  可申請人工耳蝸救助

  目前,人工耳蝸大約18萬元/個,費用較高。羅仁忠介紹,中央財政撥款的人工耳蝸國家救助項目,近年來每年給廣東省200個救助名額,每個地區有10個名額。如果患兒的家庭較貧困,達到條件的,可以到地級市殘聯申請。

  申請條件:雙耳重度或以上的神經性耳聾;學説話前就聾了的,做人工耳蝸的最佳年齡是1~5歲;配戴助聽器無明顯效果;家庭對人工耳蝸期望值適當;不能有人工耳蝸禁忌症。需要有當地戶籍,有相關家庭收入證明,患兒不能同時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羅仁忠介紹,廣東省5個專家每年進行評估,對符合條件者進行公示,通過後就可獲得救助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