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皮炎應該如何治療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4-11 來源: 東方網
1.治療原則
(1)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藥物以及與其結構相似的藥物。
(2)促進體內藥物的排泄。
(3)應用抗過敏藥或解毒藥。
(4)預防和控制繼發感染。
(5)支援療法等。
2.抗過敏藥或解毒藥的應用原理
(1)抗組織胺類藥物 組織胺是變態反應中的一種重要的化學遞質,是通過激動H1受體、H2受體、H3受體産生效應。H1受體使支氣管及胃腸平滑肌收縮、血管平滑肌舒張、心房肌收縮加強、房室傳導減慢、胃壁細胞胃酸分泌增加。H2受體使胃壁細胞胃酸分泌增加、血管平滑肌收縮、心室收縮力加強及竇性心率增加。而抗組織胺藥物主要是在受體部位上競爭性地拮抗組織胺作用的藥物。有一點需要説明,肥大細胞釋放介質主要是組織胺(I級介質),但同時在釋放的過程中要重新合成介質而釋放(Ⅱ級介質),因此能夠穩住肥大細胞,也是抗過敏的重要一環。常用藥物:腦益嗪、賽庚定、多慮平、息斯敏、特非那丁。
(2)介質的阻滯劑 穩定肥大細胞膜的藥物,哌嗶嗪類,海群生能阻斷SPS的釋放,但不能阻斷組胺的釋放(和其他藥物合用)。
色甘酸二鈉,抑制組織胺的釋放,但對SPS釋放無影響,哃替酚可穩定肥大細胞膜。
(3)鈣劑的應用 增加毛細血管的密度,降低通透性,減少滲出。
1)阻斷嗜中性白細胞在血管壁上的粘附性,穩定溶酶體膜,阻止溶酶的釋放。
2)抑制單核細胞殺菌力、降低單核細胞對T細胞釋放MIF反應,減少介質釋放(淋巴因子)而減少細胞向炎症移動。
3)使迴圈中的T細胞重新分佈而使T細胞減少。
4)對嗜中性白細胞和肥大細胞有穩定作用。
藥物的選擇要結合病情而決定,尤其對於嚴重的藥疹要爭分奪秒的適量而應用皮質類固醇藥物,待體溫降至正常,皮疹的水皰及糜爛漸乾燥可漸減量。在搶救中要注意水和電介質的紊亂情況,控制感染,注意心、肝、腎、造血系統的功能,注意血糖,防止腦溢血的出現,如發現異常反應及時給予處理。
對於較輕型的藥疹,給予抗組織胺藥,皮質類固醇藥物,維生素C,鈣劑時要給予足量防止Ⅱ級介質的再次釋放,尤其對於在門診觀察室治療的患者,一定要待病情十分穩定方可讓患者回家。
3.加強護理
對合伴粘膜損壞者要積極保護粘膜,尤其是眼結合膜,防止角膜混濁及粘膜的粘連,小兒要注意龜頭及包皮的糜爛,造成包皮狹窄。每日可用3%硼酸水清洗或皮質類固醇類眼藥滴眼,口腔注意清潔,經常漱口,可選用2%碳酸氫鈉溶液漱口。
4.局部治療
對於輕型藥疹可局部止癢,吸附糜爛面,保持清潔,迅速癒合即可。對於重症藥疹,最好採用乾燥暴露療法(紅外線燈罩下進行)或局部雷夫奴爾濕敷或外涂PC霜,空氣消毒,使用無菌床單及被褥。
5.中藥治療
一般發疹類藥疹、蕁麻疹、多形紅斑與剝脫性皮炎等,採用涼血消風湯,氣血兩燔方與清瘟敗毒飲等,清掃涼血解毒祛斑的方藥有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