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名醫

羅紹春:救死扶傷是我的使命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4-07   來源: 新華網

  羅紹春先後任無棣縣人民醫院骨科醫生、副主任醫師、業務副院長、院長等職。他23年如一日,在臨床一線醫療崗位上,孜孜不倦鑽研醫術,妙手仁心解除病痛,時刻彰顯著正能量,沐雨櫛風懸壺濟世,兢兢業業無私奉獻,贏得上級領導和鄉親們的信任和好評。他開展的“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等重大疑難手術項目,填補了多項醫院空白,多次獲得“濱州市科技進步獎”、“濱州市星火獎及星火優秀青年”稱號。先後被省人社局、衛生廳、省流行病控制中心授予2011年度“全省優秀醫保醫師”、2010年-2011年度“全省細菌性傳染病防治工作先進個人”、2011年度“全省病毒性傳染病防治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他被群眾親切地譽為“患者的貼心人” 、“健康的保護神”。

  進修鑽研,領跑科研項目

  羅紹春畢業于濱州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自1990年7月起分配至無棣縣人民醫院骨外科工作至今。他一直從事臨床一線醫療工作,潛心學習研究骨科手術的理論和實踐,一絲不茍地為患者解除痛苦,成為了醫院技術骨幹和學科帶頭人,承擔並完成了多項新技術、新項目。

  無棣縣地處山東省的最北部,在行醫過程中,他發現當地患股骨頭壞死和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病人較多,然而受當地群眾經濟條件和當時醫院技術條件所限,病人不是放棄治療就是被迫向上級轉院。他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也痛在心裏。病人因轉院而造成的經濟損失、生活上和交通上的不便讓他著急,病人因放棄治療而造成的肢體殘疾、心靈創傷、甚至失去生命讓他心痛。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掌握骨外科手術的先進技術,積累更多的臨床經驗,羅紹春爭取機會,帶著任務和眾多病人的祈盼,也帶著自己的理想和執著的信念,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骨外科進修學習,一年後進修期滿回到縣醫院。他帶領骨科醫療人員在濱州市縣級醫院中率先獨立開展了“人工股骨頭置換術”、“人工全髖關切置換術”、“複雜上下肢骨折外固定架固定術”等多項重大疑難的手術項目,填補了多項醫院空白。不但結束了股骨頭壞死和老年股骨頸骨折病人轉院或放棄治療的歷史,而且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骨外科技術和服務理念帶了回來。

  在羅紹春的帶領下,骨科學風蔚然,他先後主持或開展了腰椎間盤摘除術、腰椎管狹窄減壓術、胸腰椎骨折切開復位AF釘內固定椎管減壓探查術、斷肢(指)再植術、吻合血管的骨移植術、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手指術、各種複雜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等新項目22項。羅紹春組織實施的自體骨髓移植治療骨不癒合遲延癒合的研究應用、鋼板骨膜外固定加自體骨膜回植治療股骨幹骨折的研究應用、末節斷指再植等顯微外科技術的臨床應用、第二足趾再造手指的應用等17項技術獲濱州市科技進步獎、星火科技獎。他撰寫的論文《脛骨多段開放性骨折的治療》、《自體骨痂植骨治療骨折不癒合畸形癒合31例體會》、《兒童肱骨下段骨折及骨骺分離的治療體會》等16篇高品質的學術論文,分別發表在《中國臨床醫生》、《中國社區醫師》和《中國矯形外科雜誌》等權威醫學雜誌上,在業內引起了較高的反響。由於在學術研究上取得了顯著成就,羅紹春應邀參與了學術專著的編審工作,先後在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現代臨床操作》、第二軍醫醫學出版社出版的《臨床骨科學》等學術專著中任副主編。為骨科發展成為重點學科、名科作出了積極貢獻。

  不顧個人安危,重大醫療事件衝鋒在前

  人命關天,健康無價。醫生是每一個人健康和生命的守護者,更是阻止重大傳染病漫延的防禦者。羅紹春牢記醫生救死扶傷的職責,在重大醫療衛生事件發生時,總是主動請纓衝在最前線。

  2003年,非典來勢兇兇,有些人因該病傳染性強、死亡率高望而卻步,時任無棣縣人民醫院臨床醫生兼院辦主任的羅紹春,第一個報名參加防治非典醫療工作隊。他不顧個人安危,與發熱病人親切交流,尋問病情,了解接觸源,進行非典型肺炎的確診或排除。他每天工作16個小時,無數次進出有發熱病人報告的小區,對當事人及其住所進行消毒隔離。一次,某小區發生一例發熱病人,看症狀與非典型性肺炎非常相似,到場的醫護人員都非常緊張,周圍的居民也開始恐慌。羅紹春要求到府與發熱病人進行交流,以確定其病情和接觸源,準確採取措施防止疫病漫延。幸好,最後確診發熱病人只是感冒引起的高燒不退。在2009年10月,縣一中發生了集體H1N1甲型流感,並大有漫延之勢,時任業務副院長的羅紹春再次請纓出戰,臨危授命為全縣醫療救護組組長。他帶領醫護人員迅速進駐現場展開救治。在防護設施少、防治緊急的情況下,主動把防護設備讓給其他醫護人員,自己不懼被傳染的危險指揮和參與防治工作,及時防治住了這場大有暴發之勢的流感,保障了廣大師生及居民的健康,使學校迅速恢復正常秩序。

  2006年6月他由無棣縣醫院選派到濱醫附院醫務處任副主任,進行了長達2年的系統學習和實踐,全面掌握了醫療管理知識,積累了管理經驗,為提升自身素質和整個醫院的綜合水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多年來,羅紹春一直視救死扶傷重如泰山為自己的使命,不辭艱辛,執著追求,在醫療一線上披荊斬棘,成功化解了一次次突發性醫療情況,攀上一個個學術高峰,被任命為業務副院長、院長。

  傳遞正能量,讓患者心裏如沐春風

  醫生的最大價值不在於賺多少錢,而在於全心全意為患者著想,為病人解決多少苦痛,為醫學奉獻多少聰明才智。羅紹春始終堅持醫生要有仁心和醫德,否則就枉穿白大褂,愧對“白醫天使”的稱號。他常跟醫護人員説,救人要看“術”,行醫需有“仁”,仁心才是行醫之道,遵守行醫之道,就能和睦醫患關係,傳遞正能量。從醫23年來,這就是羅紹春不懈堅守的“醫道”。

  在給患者診病治療時,羅紹春總是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站在醫生的角度去施治,儘量用最科學、最有效的治療方案減輕患者身體上的病痛,儘量用仁心和理解去撫慰患者的心靈,讓患者在醫院既能治好病,又能心情順暢。

  1998年2月,一名13歲的小女孩因車禍致右下肢嚴重粉碎性骨折、骨缺損、大面積皮膚撕脫,在無家人照料的情況下被緊急送到醫院進行救治。當時正在值班的羅紹春當機立斷,親自推著病人到放射科進行拍片等相關檢查。在明確診斷併發現右小腿有大塊骨缺損後。他立即組織手術救治,並派專人到事故現場找回了缺失的骨塊,經過科學的處理,植入病人體內。治療期間,他經常鼓勵小女孩要樹立信心,戰勝疾病。手術取得了成功,避免了病人截肢之痛,且愈後無殘疾。小女孩深受感動和鼓舞,她向她羅叔叔説長大了要報考醫學院校,也當一名好醫生。最終她如願以償,以優異成績考入了青島大學醫學院。行醫路上類似故事不勝枚舉。

  紹春高超的醫術和醫德上的仁心,在群眾中樹立起了白衣天使形象,較好地傳遞著正能量,得到交口稱讚,很多患者送來錦旗和感謝信,都被他婉言拒絕了。但他的收穫比金錢貴重百倍的----病人的信任、支援和人們的敬重。羅紹春説:“群眾的讚譽是一種信賴,同時也是一種肯定,但是救死扶傷是我的職責,也是我的工作,我不需要群眾送的錦旗,也不關心群眾怎麼誇獎和感謝,我更看重的是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在病癒後對我報以燦爛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