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育兒

缺維D孩子易過敏 但攝入過多會中毒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3-28   來源: 新華網

  央視3·15活動中,“魚油冒充魚肝油”之事曝光後,亂補維D也引起人們的關注,現在很多嬰兒在醫生建議下補維生素D,那麼一般情況下嬰兒要不要補充維生素D,補維D有什麼作用?

  採訪專家:南京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營養教研室主任、江蘇省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 李群

  《指南》規定

  嬰兒要補維D

  2007年公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規定:純母乳餵養的新生兒生後1-2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人工餵養的新生兒和小嬰兒,如果攝入配方奶中的維生素D達不到規定的生理需要量,又不能外出曬太陽,就需要補充不足的部分;如果是早産兒、雙胎或者有可能造成維生素D缺乏的孩子,需要在專業人員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

  美國兒科學會2008年新《指南》提前和延長了補充維生素D的年齡段——

  1)新生兒從出生後數日開始補充維生素D400IU/d,一直持續到兒童和青少年階段;2)任何母乳餵養的嬰兒,無論是否添加配方奶粉,均需要補充維生素D400IU/d;

  為什麼新生兒、嬰兒要補維生素D?因為這些孩子是維D易缺人群。

  人體維生素D有兩個來源:

  一是內源性:人體皮膚裏有一種稱為7-脫氫膽固醇的物質,經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可以轉變成維生素D。

  但是,現在的新生兒很少外出曬太陽,尤其是冬天出生的新生兒曬太陽機會極少,即使在屋內曬太陽也是隔著玻璃,這樣陽光中的紫外線就被阻斷,無法促進維生素D的轉變。

  二是外源性:即攝入食物中含有的維生素D。

  進化環境中,人一齣生即在自然環境中,就會曬太陽,因此大自然沒有給人類準備更多的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如,母乳中維生素D的水準較低。穀物和蔬菜中則更少。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中有一些,唯有曬不到太陽的海魚中含的才較多。新生兒、嬰兒以母乳為主要食物,4~6個月才添加輔食,食量也不大,所以每天從母乳或正常膳食中攝取的維生素D不能滿足他們生長髮育的需要。

  而嬰兒又處於快速生長髮育期,特別是骨量迅速增加,對維生素D的需求量相對較大!

  2

  維D在骨重建中

  起到雙重促進作用

  為何骨量增加,骨骼發育,需要維生素D?

  首先,它會促進人體對鈣、磷的吸收。

  骨質的基本成分是鈣和磷,但從食物中被分解出來的鈣離子、磷離子,不能被人體吸收,就像人坐著小船才能過河一樣,它們也需要個載體,即和蛋白結合成“鈣結合蛋白”、“磷結合蛋白”後,才能在腸道,透過小腸粘膜細胞被吸收入血。

  維生素D的作用,就是誘導這種載體的合成。如果維生素D缺乏,鈣的吸收率只有10%;如果足夠,鈣的吸收率會增加到60%-75%。

  維生素D還有個經典作用,即促進骨代謝。

  何為骨代謝?

  骨骼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時時處在新陳代謝的重建過程中的,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

  成骨細胞,合成、分泌骨膠原及骨蛋白纖維,形成骨基質,然後釋放鈣、磷離子到纖維的孔隙中,沉澱結晶,基質鈣化,形成骨組織。

  破骨細胞,主要分佈在骨質表面,降解骨基質,溶解並吸收鈣、磷離子,將其轉移到血液中,形成破骨作用。

  如此成骨——破骨——成骨反覆交替進行,骨骼時時處於動態平衡狀態。

  維生素D在個中起的作用,是雙重性的,它既能促進破骨細胞的活性,促進骨吸收;又能刺激成骨細胞的活性,促進新骨質的沉著,維持著骨的更新與動態平衡。

  小兒發生佝僂病了,出現多汗、易激惹、夜驚、方顱、雞胸、X或O型腿了,不能僅僅以為是缺鈣,嬰幼兒吃母乳、代乳品,一般不會缺鈣,其癥結,很可能是缺維生素D。

  3

  缺乏維D的

  孩子容易過敏

  維生素D的作用類似于激素,可以影響200多個基因的表達,還與體內所有細胞的細胞增殖和分化,神經傳導、肌肉收縮等有重要聯繫,同時還具有免疫調節功能。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心臟病、肺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壓、精神分裂症和多發性硬化等疾病的形成,與維生素D缺乏密切相關。

  癌症:維生素D的調節,在細胞繁殖中起關鍵作用,而癌症患者體內缺乏這種調控機制,讓細胞過度繁殖了。

  高血壓:維生素D為甲狀腺上的副甲狀腺所利用。這些腺體分泌出一種調節體內鈣水準的激素,鈣則幫助調節血壓。

  對新生兒的影響呢?最新研究發現——

  大腦發育:新生兒時期維生素D水準低,會導致日後精神分裂症發病率翻倍增加。

  免疫力:出生時維生素D水準低的,3個月大時患呼吸道感染的機會較大。

  過敏:孩子缺乏維生素D容易過敏,過敏原包括豚草屬植物、橡樹、狗、蟑螂等環境過敏原和花生等食物過敏原。

  貧血:貧血者體內維生素D含量普遍偏低。

  4

  坐班族、北漂族

  易缺維D

  還有哪些人群是維生素D的易缺人群?

  坐班族:

  人體需要的維生素D,90%靠曬太陽合成,而坐班族,陽光照射不足。

  肥胖:

  維生素D是脂溶性的,很容易與脂肪細胞結合,而脂肪細胞一旦吸收了維生素D,就很難再把它們釋放出來,而只有血液中的維生素D才具有活性。

  老人:

  皮膚曬太陽合成的維生素D,一開始沒有活性,經肝臟代謝後,具有了一定的活性,再經腎臟進一步羥化成維生素D3後,才更有活性。

  有研究表明,70歲老人皮膚中7-脫氫膽固醇含量僅相當於年輕人的5%,而皮膚形成維生素D的能力僅為75%;再則,老年人腎功能減退,D3合成相對減少。

  65歲以上的老人,每年有超過1/3的人會發生跌倒,其中有個重要原因,是老年人因維生素D水準的降低而造成肌肉衰弱了。

  黑膚北漂族:

  皮膚中的黑色素會阻擋紫外線的吸收,本來生活在日照多的地區的人,進化讓他們的皮膚中有較多的黑色素,如果他們遷徙到了日照少的地區,這樣他們的皮膚便不能夠吸收到足夠多的戶外紫外線,來促進維生素D的形成。

  5

  曬太陽

  獲取的維D最具活性

  除新生兒外,其餘易缺人群,均應採取多多戶外活動,多多曬曬太陽,來獲取維生素D。

  因為,進化環境給我們的生理特點,不僅是人體需要的90%的維生素D來自光照,而且是陽光照射皮膚後合成的維生素D3,是維生素D家族中最具生物活性的。

  照多長時間的太陽才合適?

  紫外線照射皮膚合成維生素D量的多少,與季節、年齡、性別、緯度、照射面積、照射時間、紫外線強度、皮膚顏色等多種因素相關。但是,坐班族,每天至少應曬半小時的太陽。

  還有10%,須從飲食中獲取。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每日攝入量為:0~10歲兒童為10ug/d;11~49歲50ug/d;50歲以上及中晚期孕婦和乳母10ug/d。

  魚肝油是維生素D的豐富來源,含量高達8500IU/100g;海魚、魚卵、肝臟、蛋黃、動物性食品中也有一定的含量。

  6

  維D攝入

  過多會中毒

  如果每日攝入的維生素D,超過了機體“可耐受的最大攝入量”,並持續一段時間,會産生毒副作用。

  因為維生素D是可以在體內合成並長期貯存的物質,而且因是激素類物質,每日的需要量並不多。

  若長期攝入過多,將引起高血鈣和高尿鈣。特徵為食欲減退,過度口渴,噁心,嘔吐,煩躁,體弱,便泌腹瀉交替出現,嚴重者將因腎鈣化、心臟和大動脈鈣化而死亡。

  對於兒童來説,盲目補充可能致其發燒。

  因為,小兒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尤其是植物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較差,以至於體溫易受各種因素干擾而發生變化。如果給孩子補充過量維生素D,導致鈣吸收增加,血鈣持續在較高水準時,使交感神經興奮,加上小兒血管壁對血管緊張素的敏感性較強,可造成皮膚血管收縮,難以排汗,導致體溫調節障礙,體內熱量散發不出去,積蓄過多,進而引起發熱。

  因此説,補充維生素D,必須聽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