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權威發佈

【不吐不快】打開私人診所“綠色通道”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3-21   來源: 人民網

  ●醫生開辦私人診所,就如同有了一片“自留地”,多勞多得,自收自支,積極性必然增加,服務品質也會提高,最終受益的是患者

  據報道,河南某三甲醫院一名眼科醫生辭職,自籌300多萬元,準備開辦私人診所。然而,在通往自由執業的路上,他經歷了繁雜的行政審批。奔波近一年,房子租了,設備買了,人員聘了,卻被告知審批不合格,進退兩難。

  這位醫生的遭遇,折射出我國醫生管理體制的弊端。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醫生都屬於事業單位人,一個蘿蔔一個坑,很難自由流動。一名醫生要想開辦私人診所,需要打通各種關節,蓋上幾十個公章,如同走一場“萬里長征”。這種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審批方式,不僅為權力尋租留下空間,而且嚴重束縛了醫療生産力。

  我國醫療資源總體不足,加之佈局不合理,尤其是基層優質醫療資源薄弱,老百姓深感看病難。而要緩解看病難,當務之急是釋放醫生的潛能,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使老百姓就近看病。目前,很多公立醫療機構都存在人浮於事、效率低下的問題,醫生忙閒不均。尤其是在基層醫療機構,醫生積極性還沒有調動起來。

  這讓人想起農村土地承包制改革,農民擁有了自主經營權,生産力大幅提升。同理,醫生開辦私人診所,就如同有了一片“自留地”,多勞多得,自收自支,積極性必然增加,服務品質也會提高,最終受益的是患者。

  從理論上説,凡是和醫療安全無關的管制,都應該放寬甚至取消。降低對私人診所的審批門檻,為私人診所打開“綠色通道”,是政府簡政放權的應有之義。從全世界來看,醫生和律師、會計師一樣,都是自由職業。讓醫生自由開辦私人診所,是一種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強激勵機制,可以最大限度調動人的潛能,增加醫療資源供給。

  有人擔心,放開私人診所管制,會不會引起醫療市場無序競爭,導致資源浪費?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因為私人診所的技術壟斷性弱,只要放開準入門檻,市場就會進行充分競爭。同時,私人診所不需要大量投入,即便倒閉了,也不會造成太大浪費。事實上,在發達國家,基層醫療服務主要由私人診所提供。

  還有人擔心,放開私人診所管制,會不會導致醫療騙子氾濫?其實,市場不僅有一隻“看不見的手”,還有一隻“隱形的眼睛”,即聲譽監督機制。醫療是一個晚熟的行業,不可能短期營利,只有不斷積累聲譽,才可能獲得更大收益。在市場競爭充分的環境下,政府實行放寬準入、嚴格監管,私人診所自然會愛惜聲譽,否則就會被列入“黑名單”,無法生存。

  更重要的是,鼓勵開辦私人診所,可以倒逼公立醫院深化改革,制定符合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更好地調動醫生的積極性。目前,公立醫院醫生普遍反映薪酬太低,但究竟應該如何給醫生定薪酬,還是一個難題。由於私人醫生市場尚未形成,醫生的合理薪酬也沒有“參照物”。如果私人診所發達了,市場自然會給醫生定價,政府為醫生合理定薪便有了依據。

  讓醫生自由執業,是解放醫療生産力的必由之路。當一座座私人診所星羅棋佈時,老百姓看病就會越來越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