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醫院動態

“微信美食”花樣多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3-19   來源: 光明網

  在微信成為時下最炙手可熱的社交工具後,“微信美食”也日漸走俏。很多以家庭作坊形式銷售食品的賣家將目光聚焦微信朋友圈,月入過萬元者比比皆是。但在銷售火爆的背後卻暴露出無證經營、食品安全、售後維權等隱患。專家建議,規範“微平臺”的行銷市場健康發展需要業者自律、群眾監督以及聯合監管多管齊下。

  “微信美食”異軍突起

  微信朋友圈中商機無限,奢侈品、化粧品、減肥藥等商品種類應有盡有。借著微信行銷這股東風,一些賣家以家庭作坊的經營形式,製作蛋糕、烹制海鮮、推銷私房菜等在微信朋友圈中大有異軍突起之勢。

  長春“80後”市民汪媛大學畢業後並沒有急於找工作,而是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專程赴北京、上海等地學習蛋糕烘焙技術,每次的學習費用在兩萬元左右。學成歸來後,她嘗試著在微信朋友圈中上傳一些自己在家製作的蛋糕圖片。小試牛刀,結果出乎意料。

  “由於只有我自己一人製作,客戶一般要提前半個月預定。”汪媛告訴記者,由最初的一個月零星的幾個單子,後來增長為每天三四單,甚至五六單,客戶訂不上的情況經常發生。“朋友通過朋友圈轉發,讓我的人氣大增,熟人網路的宣傳力度超乎我的預期。”

  汪媛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以製作一個蛋糕為例,蛋糕坯子從實體蛋糕店購買,水果從超市或批發市場進貨,奶油、巧克力、包裝盒等材料一般都是通過淘寶訂購。平均一個8寸的蛋糕可凈賺200元左右。“月收入五六千不成問題。在情人節、耶誕節推出的節日套係更受客戶追捧,當月收入能超過萬元。”汪媛説。

  “相較于淘寶,微信朋友圈的運營成本和操作難度要小得多,用戶可以直接拍照通過手機上傳,並且可以與買家進行點對點的直接溝通。”在微信上做了兩年多,客戶市場已經逐步鋪開。現在,汪媛懷揣著憑一己之力掙到的近20萬元積蓄,正在規劃第一家實體店開張運營。

  火爆銷售背後存監管空白

  雖然“微信美食”銷售火爆、好評不斷,但是大部分的“微信美食”都是出自家庭作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放心在微信上訂購中意的美食。家住長春市的“美食達人”常玥已有多次在微信上購買食品的經歷。可是,一次“慘痛”的經歷讓原本熱衷於“微信美食”的她心存芥蒂。

  “朋友圈中有一家賣速食海鮮的非常火,我就買了一盒麻辣鮑魚、一盒幹煸海丁。吃完以後,連續好幾天都拉肚。”常玥説,“原材料進貨渠道是否正規,烹制時的衛生條件是否達標這些都無從得知,和市面上正規的飯店相比,缺乏統一、安全的進貨渠道,這就大大增加了食品安全隱患。”

  長春市民左航同樣也表達了她的擔憂,“實體店的員工都有健康證、店裏也有衛生許可證,可微信賣家卻沒有這些。食物如何保鮮,我們不得而知。”左航説,微信裏的美食價格往往要比實體店貴幾倍,這種隨便叫價的做法也難讓人信服。

  吉林省物價局價格監測處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市場自由競爭,微信美食店自定價格無可厚非。但“微信美食”的屬性界定尚未清晰,在執法上存在一定難度,監管上也存有空白。

  如何保障售後維權也成為困擾消費者的一道難題。“微信購物不像在淘寶等電商平臺可以給差評,微信上客戶發佈的任何評論、會話,不相互關注的其他客戶也根本看不到。”長春市民王佳蕾説,“由於草根賣家難以確定責任主體,消費者連找誰去維權都成了難題。”

  健康發展需多方聯手

  “微信美食”是個新事物,是未來食品行業發展的一個新方向。但是,“微信美食”的商家地址不明、資質不全、食品安全與否不知,監管難度較大。業內人士建議,規範微網志、微信等平臺的行銷市場健康發展需要業者自律、群眾監督以及多方聯合監管多管齊下。

  首先,業者應加強自律。吉林省消費者協會副研究員宗守運表示,“微信美食”畢竟從事的是餐飲經營行為,賣家應提前到工商部門辦理相應的營業執照,並向衛生行政部門申報,按照規定辦理衛生許可證申請手續,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查批准後方可從事食品生産經營活動,並承擔相應的食品衛生責任。

  其次,規範市場也需群眾監督配合。“就現階段而言,監管部門對於微信行銷缺乏有力監管,作為消費者來説,在以微信交易方式購買食品時要加強風險意識。”宗守運説,“僅僅靠口碑是沒有切實有效的安全保障的,希望消費者多多提高維權意識,發現問題食品及時舉報。”

  第三,多方聯合監管亟待加強。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教師付曉光表示,從部落格到微網志再到微信,新的社交平臺的出現,多次重新定義了商家與用戶之間的交流方式。目前“圈子經濟”仍然處於“放養”狀態,相關部門對其監管極為有限,法律法規仍是空白。

  付曉光建議,想要進一步放大“微平臺”的行銷潛力,就應該像電商的發展一樣,最終需要規範、管理、升級,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只有在工商、食品監督、物價以及微信平臺等多部門的聯合監管下,這種有序經營持續帶給客戶順暢的購物體驗,才能夠維繫這個平臺的活力與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