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家庭用藥

兒童聽力障礙早期干預多可恢復正常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3-04   來源: 新京報

  新京報訊 (記者張秀蘭)3月3日是“國際愛耳日”,今年愛耳日的主題是“愛耳護耳,健康聽力——預防從初級耳科保健做起”。據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數據,兒童及老年人成為聽力障礙多發人群。專家解釋,其實由某些原因造成的聽力受損可以通過早期的預防及相關治療措施使聽力恢復。

  兒童聽力障礙:及早干預一般可恢復正常水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統計數據,目前全球共有3.6億人患有聽力障礙,其中近10%是兒童。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崇學對數據進行了解讀:“這個數據與臨床實際情況基本相符,發達國家人口少於發展中國家,兒童出現聽力障礙的比例也低於平均水準。目前我國兒童聽力障礙人群比例應該低於10%,臨床數據在5%-6%左右。”

  兒童聽力障礙有先天與後天之分,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服用了對聽神經有害的藥物,可能會導致兒童先天耳聾。另外,在一些偏遠地區,由於藥物知識的相對匱乏,鏈黴素等藥物如果用於兒童,則容易造成兒童後天耳聾。

  兒童的語言能力最初是從聽力及模倣開始的,因此,聽力障礙可能會影響兒童的語言學習。兒童聽力障礙的早期干預對於促進其聽力恢復正常水準是非常關鍵的。陳崇學介紹,世界衛生組織也倡導進行早期篩查及干預。目前我國會針對出生3天及6個月的兒童進行耳聾篩查,通過篩查可以及早發現兒童先天性耳聾,可以在兒童不足一歲時開始進行干預。“干預措施也分為幾類,一種是有意識地為兒童播放音樂及大聲與其交流,對於無法聽到的兒童則應及早植入電子耳蝸,後期輔之以康復性訓練,一般可以恢復到正常水準,不會影響兒童就學。”

  老年人聽力障礙高發:大部分為衰老引起

  另外,根據統計,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三分之一患有聽力障礙,發生率為正常值的5倍。

  對此,陳崇學解釋,老年人聽力受損與某些疾病有一定關係,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統疾病等,但更主要在於,老年人聽力障礙與各個系統及臟器的自然衰老有關。50-60歲之後,人體動脈容易出現動脈硬化,血管管徑變小,各個組織、器官的供血量有所減少,耳蝸代謝情況也會隨之下降,容易出現耳聾、耳鳴等聽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