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養老

政協委員:養老保障水準偏低 應鼓勵社會資本介入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2-12   來源: 法制網

  養老金缺口怎麼補?

  社會資本介入是個突破口

  養老金實際上是一個大概念,至少包含社保機構提供的基本退休金、企業年金和商業保險三個層次,“如果僅就基本養老金而言,顧名思義,它的功能主要是確保退休人員退休後的基本生活,其替代率,按國際通行的做法,大致是退休前工資的60%左右。退休人員如果要過上更高品質的生活,則還需要通過在職時參加所在單位的企業年金和購買商業養老保險來實現。”劉家強説。

  “總體而言,我國養老金保障水準處於偏低水準。農村老年人養老金絕對不夠,城鎮養老金僅能維持生活自理的老人基本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養老金也不夠用。”張震宇認為,社會資本介入養老服務是破解當前社會養老問題的一個突破口,可以解決政府投入不足和非政府托底保障對象的養老需求等社會資本介入問題。

  錢學明同樣認為,社會資本介入養老服務,是必然選擇。“如果把養老人群按收入水準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上、中層,包括部分中下層人群的養老服務,都需要社會資本的支援。上層部分人群的養老服務,由社會資本承辦的養老機構承擔;佔更多數比例的中下層部分人群,則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加上社會資本的投入,從而實現社會化養老。”

  “從總體上看,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明顯滯後,遠不能滿足廣大老年人不斷增長的新需求、新期待。”高美琴列舉了一組數據:目前我國養老服務市場年需求約為6000億元,而實際提供的不足1000億元;另據有關部門調查表明,我國老齡産業雖已涉及養老服務、醫療保健、旅遊、教育、房地産等領域,但多數為中小規模企業,實力不強,沒有形成産業鏈,相關行業與大的投資者遠未進入。

  “財政投入的有限性和養老業的多樣化需求都要求有各種社會力量的加入。”高美琴説,在政府擔負起應有責任的同時,發展民辦養老機構要走多元化的道路,通過建立公開、平等、規範的養老服務業準入制度,打破“包辦”,讓社會資本唱大戲。

  社會資本介入養老的發展空間在哪?

  張震宇認為,有兩個方向,一是市場化方向,以盈利為目的,可能瞄準中高收入老年群體,比如養老地産、高端老年公寓等,也可能瞄準中低收入群體,如臨終關懷業務和農村養老院。另一個是公益慈善方向,不以盈利為目的,按政府指導價收費,微利經營,享受土地劃撥價供應、稅收和行政事業收費減免以及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政策,有助於解決中低收入老年群體的養老問題。

  高美琴建議,各級政府要支援民間以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興辦養老服務業,與公辦養老機構形成競爭,從而進一步優化養老服務,提升服務水準;同時應明確民辦非企養老機構稅費減免的具體稅種和比例,使得更具操作性;國家還應適當放寬貸款條件,並提供優惠利率,對於規模較大、前景較好、市場急需的養老服務項目,給予必要的貼息貸款和信用擔保。

  中國式養老什麼樣?

  為敬老孝親文化培土植根

  “當‘常回家看看’被寫入法律時,我們更多看到的是整個社會敬老孝親文化氛圍的稀薄。‘留守老人’、‘空巢家庭’帶來的社會問題,我們將長期面對。物質需要的滿足替代不了情感所需,家庭的親情和精神慰藉是老年人強烈渴求的。”張震宇説。

  張震宇認為,解決這一現實矛盾,首先,子女要有定期看望老人的意識和習慣,把孝敬父母當作自己的頭等大事,這樣才能克服客觀上的不利因素。其次,全社會要形成孝敬老人的濃厚氛圍,工作單位要對回家看望老人的職工批准探親假期,社區要組織志願者對獨居老人定期探視,對長期不探視父母的人員,司法機關、城鄉社區、子女所在單位應督促其改正。

  “當然,最根本的是加快發展,實現勞動力就近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實現父母與子女就近生活,改善住房、交通、通信等基礎條件,縮短看望探視的時空距離,增加家庭團聚機會。”張震宇説。

  錢學明認為,未來主流養老模式應該是醫養融合、養老機構進小區。這是一種符合我國文化傳統的養老模式,也符合形勢發展的需要。這樣的模式,既能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養老服務,滿足多種養老服務需求,也能適應我國家庭供養資源減少、養老功能弱化的現實。同時又可避免以前機構養老模式中,老年人需要遠離家庭、離開熟悉環境的情況。

  委員們呼籲,關愛老人,不僅是關愛今天的老年人,也是在關愛明天的自己。關愛老人,我們所獲得的將會比關愛本身更多,甚至也是“高回報的投資”。社會給予老人一份愛,就是給予一個家庭“愛的支援”。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