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健康心理

克制“邪惡慾望”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2-11   來源: 人民網

  戀童癖或許跟生物遺傳、大腦結構、激素水準的異常有關,患者畢生都需要克制自己變態的慾望

  國外神職人員猥褻男童的報道屢見不鮮,國內對“嫖宿幼女罪”的爭論鬧得沸沸颺颺,這讓人不得不正視戀童癖的問題。人們一提起戀童癖,無不義憤填膺,恨不得將侵害兒童的惡魔千刀萬剮。然而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顯示,戀童癖是身體大腦結構在遺傳或發育上出現偏差所致,令有這種癖好的人看到兒童就會不由自主産生邪惡的念頭。廣州有專家提出,戀童癖與性犯罪有時是很難區分的。國外還有專家認為要幫助這些患者克制戀童的慾望,最終保護了孩子。

  提醒:出外打工不宜讓子女“留守”

  戀童癖是指成人對兒童産生性慾,目前被認為是一種性變態,在醫學上屬於精神疾病的一種。戀童癖患者對青春期以前的兒童(通常在13歲以下)産生強烈的性幻想和性衝動,甚至和兒童發生性行為,給兒童造成嚴重的傷害。戀童癖也給患者本人造成極大的困擾,造成焦慮、抑鬱、成癮等精神心理問題,影響了他們的社會功能。

  戀童癖者通常是男性,對男童和女童都會有感覺。他們自欺欺人地把自己的行為解釋為“幫助”兒童成長,或者認為兒童很“享受”這個過程。但是,他們不會忘記讓受害者不要告訴父母和老師。據估計,美國有20%的兒童曾被猥褻,猥褻者通常是與家庭有關係的親戚朋友,侵犯方式從窺視到性接觸不等。研究顯示,沒有人管的兒童受猥褻的風險最高。

  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腦科醫院心理行為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楊理榮稱,落後地區為數眾多的“留守兒童”因父母不在身邊,很容易成為戀童癖者的“獵物”,建議父母外出打工時最好帶上子女,一起生活更有保障。但問題是,家長不知道誰有戀童癖。戀童癖已被列入精神病學的診斷標準,但實際上很難診斷,很多人是被法庭定罪後才明確為戀童癖的。楊理榮提醒説,戀童癖多為內向性格、平時不善交流的人,也有的大齡男性找不到對象,或者婚姻遭受挫折,就打起了小孩的主意。

  根源:戀童癖很可能具有生物基礎

  戀童癖從何而來?

  有研究發現,這種癖好有家族聚集性,但不清楚是遺傳還是模倣的結果。患者的激素水準、小時候受過性侵犯等,被指戀童癖的潛在因素,但未獲研究證實。例如有學者稱,孩子受到性侵害或者目睹性侵害發生,長大後就會有樣學樣,不懂得從正常的途徑獲得性的滿足。楊理榮也指出,性激素在成長過程中對大腦有深遠的影響,決定著個人的性行為和性取向,但現在還沒研究清楚。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副教授詹姆斯·康托爾稱,戀童癖極有可能是有生物學基礎的,大腦天生就不由自主地對兒童産生性興奮。研究顯示,有戀童癖的男性大腦異於常人,其大腦內負責聯繫不同神經區域的“白質”比較少,但不清楚是否跟戀童癖有關。

  治療:幫助戀童癖者克制異常的慾望

  既然戀童癖是一種精神病,那怎麼治療?在藥物治療上,國外有醫生用對抗雄激素的藥物降低患者性慾,可減少患者的性幻想和陰莖勃起。楊理榮稱,一些實施的“化學閹割”就是如此,但目前在國內這種療法還缺乏法律支援。

  與藥物配合的是認知行為治療,研究發現有一定療效。幫助患者建立厭惡戀童行為的條件反射,可以讓他們觀看受害者的錄影,看看孩子受到的痛苦,讓他們感到可恥。在戀童癖發作的時候,還可以讓他們聞聞臭味。在認知上,要讓戀童癖者學會從受害方的角度想問題,明白到孩子並不願意受到侵害。他們還需要學習與人交往的技巧,接受家人的監視,以免再犯。楊理榮稱,戀童癖是行為和人格上的缺陷,需要長期矯正,而對有戀童行為者的懲罰措施也算是一種治療,有一定療效。

  跟一些異常的性取向類似,戀童癖的傾向是很難“轉性”的,但是有這種傾向的人不一定要屈服於自己特殊的“性趣”,做出猥褻兒童的舉動。康托爾稱,很多人畢生都在掙扎,卻求助無門,也無法找到同類建立互助小組之類,還受到家人拋棄,到了最絕望的時候,他們就將慾望付諸行動了。與其出事後嚴加懲罰,還不如在事前積極預防,對戀童癖者“不拋棄,不放棄”。目前,德國和加拿大已有為戀童癖者提供心理諮詢等服務的救助組織,幫助他們克制慾望,已經取得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