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名醫

趙霖:筷子的貢獻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2-05   來源: 環球網

  《禮記》記載:“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就是説孩子到能吃飯的時候,就要教他用筷子進餐。使用筷子需要手部幾十塊肌肉參與,有效地促進和刺激了大腦細胞的發育,這正是中華民族具有聰明智慧的原因之一。

 

  李政道博士曾對筷子做過高度評價:“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高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學的杠桿原理,它是人類手指的延長,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西方大概在1617世紀才發明刀叉,但刀叉又怎能跟筷子相比呢?”用筷子夾食物,除手指活動外,還涉及肩部、臂部、手腕和手掌等處約30個大小關節和50塊肌肉的參與,這一複雜而精細的動作,必須“手腦並用”才能完成。所以説,筷子是人類文明史上值得驕傲和推崇的發明。

 

  英國《筷子瘦身法》一書寫道:“用筷子吃飯能減緩進食速度,飯量會隨之減少。”由於大腦在吃進東西20分鐘後,才能獲得飽腹感,用筷子只能小口吃飯,正好可以減慢進食速度,有效預防肥胖。

 

 

  早用筷子對孩子的發育還有很大好處。夾食物前要先用視覺定位,需要眼外肌群的平衡協調;視網膜黃斑中心調整共同的視覺方向,並與大腦皮層中樞成像系統融合,所以能促進視覺發育,對預防兒童斜視和弱視都有幫助。俗話説,“兒童的智慧在手指上。”手的活動和大腦功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大腦皮層中與手指關聯的神經所佔面積最大,大拇指運動區相當於大腿運動區面積的10倍。手指活動能刺激大腦皮質運動區,使富於創造性的區域更加活躍。

 

  不過,筷子雖好,“一次性筷子”卻不值得提倡。有資料説,現在日本97%的一次性筷子依賴進口,從中國的進口量佔99%。中國每年生産一次性筷子450億雙,對林木資源是極大的破壞。現在我國森林覆蓋率18.21%,僅居世界第130位。2011年,陜西宣佈禁用一次性筷子,希望有更多的省份像陜西這樣,在中國儘快敲響一次性筷子的喪鐘。▲

 

  專家小傳

 

  趙霖

 

  解放軍總醫院研究員、衛生部健康教育首席專家、中央保健委員會預防保健會診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