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買藥吃 樣越少越好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2-05 來源: 環球時報
我在工作中觀察到,很多老百姓因為同時吃好幾種藥出現不良反應。尤其是一些老年人、體弱者,服藥時間相對較長,自認為是半個醫生,憑著經驗買藥吃。還有些人去醫院看病、拿了藥,還會擅自給自己“加藥”。
引起藥品不良反應的原因主要就三個:用藥劑量不當、重復用藥和藥物相互作用。後兩者都和用藥種類有關,有研究資料顯示,同時服用的藥物種類越多,發生毒副作用的風險越大。而去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通報的維C銀翹片的安全性問題,其中相當一部分病例就是因為同時吃了其他含相似成分的抗感冒藥,如撲熱息痛、撲爾敏等。
另外,同時服不同種類藥品也可能有潛在的風險。如近幾年來,許多抗過敏藥如特非那定、阿司咪唑等,與咪唑類抗真菌藥、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紅黴素等)並用後發生嚴重的心臟毒性,少數人甚至致死。
這些不良反應的發生,往往都是“人為的”,只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用藥習慣,就能儘量避免藥物損傷。老百姓應該記住兩個基本原則:
首先,遇到健康小問題,自己可以明確診斷的,首選外包裝上有OTC標識的非處方藥。若是慢性病或突發的嚴重疾病,則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其次,服藥前必須認真閱讀説明書,了解適應症和服用劑量,尤其是明確藥物成分。一般來説,選擇藥物種類越少越好。即便需要吃多種藥物,也要間隔開服用時間。一旦發現不適,要立即停藥或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