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名醫

世界淋巴瘤日 朱軍解讀淋巴瘤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3-12-09   來源: 環球網

  背景:每年915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淋巴瘤宣傳日”。隨著環境污染的加重、生活節奏的加快,淋巴瘤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並且呈現年輕化趨勢。

 

  據悉,95日,創新工場CEO李開復突然在其微網志發佈了患癌的消息,其多位好友證實,李開復所患癌症正是淋巴瘤。從2009年央視著名播音員羅京的去世,到香港知名實業家霍英東、香港著名作詞人林振強。淋巴瘤一次次的闖入人們的視線。淋巴瘤究竟有多可怕,可以治愈嗎?

 

  什麼是淋巴瘤?

 

  淋巴細胞廣泛分佈于全身的淋巴結和淋巴組織,是人體的“健康衛士”,淋巴細胞發生了惡變而形成的惡性腫瘤即稱為淋巴瘤。

 

-

  淋巴瘤,是相對少見的惡性腫瘤類型,是我國常見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根據腫瘤細胞的來源不同,可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個大類。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淋巴瘤發病率年增長率為7.5%,是目前發病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全球每年約有35萬新發病例,死亡人數超過20萬。淋巴瘤的發病年齡以兒童和青壯年最為多見,死於惡性淋巴瘤的患者平均年齡為49.9歲,低於所有惡性腫瘤平均病死年齡58.2歲。 

 

  北京市腫瘤防治辦公室及北京市腫瘤登記處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數據顯示:2011 年北京市共報告淋巴瘤新發病例1261 例,佔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的3.3%,發病率由2002 年的5.26/10 萬上升至2011 9.95/10 萬,去除年齡影響因素外,年平均增長3.43%。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瘤內科主任朱軍指出:“隨著全國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環境污染的加重,飲食結構的調整,惡性淋巴瘤已經逐漸成為嚴重威脅我國人民身體健康的一類主要腫瘤,且發病率年輕化和城市化的趨勢日益加重。面對這樣嚴峻的現狀,推動淋巴瘤規範化治療、堅持定期隨訪刻不容緩。” 

 

  淋巴瘤的病因 

 

  目前尚未發現淋巴瘤的明確病因,某些感染因素、機體免疫功能異常、環境污染等很可能是近年來淋巴瘤發病率明顯增加的重要原因。 

 

  淋巴瘤臨床表現和症狀 

 

  淋巴瘤主要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約半數患者還會出現發熱、盜汗、乏力、消瘦、皮疹、搔癢等全身症狀。 

 

  診斷淋巴瘤診斷的“金標準” 

 

  淋巴瘤的發病部位不一,臨床表現多樣,與其他腫瘤相比,診斷更為困難。病理診斷是淋巴瘤診斷的“金標準”。獲取足夠的高品質的腫瘤組織是病理診斷的前提。活檢比較麻煩,甚至有風險,但是對於確診淋巴瘤是必須的。某些情況下,取材不理想,則可能需要再次活檢。更有少數情況甚至需要多次活檢。淋巴瘤復發時也要儘量再取組織進行病理診斷,一方面是為了明確淋巴瘤是否復發,另一方面是因為某些淋巴瘤類型可能會發生病理轉化。 

 

  相對於其他腫瘤,淋巴瘤的病理診斷及分型十分困難。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種類型,不同類型的治療和預後差別非常顯著。因此對於有疑問的病例,有可能需要多位經驗豐富的病理專家會診,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數周時間,但是本著對患者高度負責的態度,這是必需的過程,需要患者和家屬的理解和耐心。 

 

  確診淋巴瘤後還需要做哪些檢查 

 

  在淋巴瘤診斷明確後應進行全面檢查對疾病進行盡可能準確的分期,並留存起病初期的基礎數據,便於在治療後對療效進行評估。 

 

  一般來説,常規分期檢查包括B超、CT、骨髓穿刺,部分患者還需要做腰椎穿刺。PET/CT是當前一種重要的醫學檢查手段,它不僅能夠顯示腫瘤病灶的大小,還可以顯示腫瘤內部的代謝活性,常規CT/B超有時候難以判斷稍大的淋巴結是否為淋巴瘤侵犯,此時PET/CT就具有較好的判斷價值。另外,還需要常規行血液學、心電圖及肝炎等相關檢查。患者可以放心的是,除少數有嚴重症狀或者伯基特淋巴瘤患者需儘快治療外,絕大多數患者等待1-2周的時間進行化療前的全面檢查是安全的。 

 

  淋巴瘤如何治療?治療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全部檢查結束後,根據病情決定是否開始治療、何種治療方案、治療計劃等。 

 

  化療是目前主要治療手段,部分患者還可聯合免疫靶向治療能顯著提高有效率、改善生存期。部分患者可聯合放療。手術不是主要治療手段但在少數情況下可考慮選擇。 

 

  在治療過程中會常規對常見不良反應做預防性處理,但也不能完全避免某些不良反應的出現,如骨髓功能抑制、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傷等。少數患者由於消化道受侵或基礎疾病等原因,還可能出現消化道穿孔、出血等並發癥。 

 

  化療開始後每2-3個週期需進行一次評效檢查以評價化療方案的效果,如果沒有達到理想效果,可能需要增加劑量或者更改新的治療方案。 

 

  朱軍主任説,淋巴瘤並不可怕,可以治。比如瀰漫大B淋巴瘤有50%以上臨床治愈,也有一些類型淋巴瘤5年的生存率達70%-80%,而霍奇金氏淋巴瘤治愈率可達90%。所以説,淋巴瘤是可控可治的,應該到專科醫院接受系統、規範的治療。 

 

  淋巴瘤的復發情況 

 

  霍奇金淋巴瘤和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雖然初治的有效率很高,完全緩解率也很高,但仍有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病例會復發。外周T細胞淋巴瘤的復發率就更高了。而大多數惰性淋巴瘤用目前的治療方法也是基本不可能完全治愈的,或早或晚都可能會復發。 

 

  淋巴瘤需要終生隨訪 

 

  淋巴瘤治療結束後部分患者可能復發。除腫瘤復發外,第二腫瘤也不容忽視,因此治療結束後需定期復查。通常治療結束後前兩年復發風險比較高,需每3個月復查一次,2年後半年復查一次,5年後可每年復查一次。康復的患者要重視復查,切不可掉以輕心。建議淋巴瘤倖存患者定期到專業腫瘤醫院進行隨訪並持續終生。 

 

  淋巴瘤可以預防嗎? 

 

  目前尚未完全發現淋巴瘤的明確病因,較為公認的是某些感染因素可能與某些類型淋巴瘤的發病有關。例如,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最常罹患的惡性腫瘤就是淋巴瘤,發病率比普通人群高60-100;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病可能與EBV病毒感染有關,HTLV-1病毒與成人T細胞淋巴瘤/白血病密切相關,幽門螺旋桿菌是胃MALT淋巴瘤的可能病因,丙型肝炎病毒與脾淋巴瘤相關。 

 

  機體免疫功能異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後長期大量應用免疫抑制藥物、老齡化很可能是近年來淋巴瘤發病率明顯增加的重要原因。放射線、殺蟲劑、除草劑、染發劑、重金屬、苯等物理因素和化學品也可能與淋巴瘤的發病相關。 

 

  專家建議:減少環境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時治療某些慢性炎症性疾病、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不僅可能減少淋巴瘤的發病率,也是減少其他惡性腫瘤發病率的共同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