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熱圖推薦> S1

“逃學威龍”不要放棄治療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3-12-09   來源: 大洋網

    ★獨生子女長期以自我為中心,遇到挫折容易否定自己而厭學

  ★子女厭學的原因可追溯到父母,其精神心理問題應一併治療

  為人父母者,最擔心的是子女成績不好,最害怕的是他們不去上學。近日,在廣州市腦科醫院兒少病區成立的週年慶典相關活動上,有兒童精神病專家透露,目前 受情緒、學習、親子關係等問題的困擾而不上學的少年兒童很多見,該院每個月就接診30~40個這類患者。孩子不願上學的原因複雜,其中有成績差的,也有成 績優秀的,還有因為所謂“早戀”引發親子矛盾的。他們不但學業被耽擱,還容易出現網癮等問題。如何把“逃學威龍”們送回校園?專家根據不同原因逐一分析, 稱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尖子生:

  上學受不了,上精神病院

  女生A是某省級名牌中學 的尖子生,成績常常排在全班前兩名。一次考試發揮不佳,她的排名下滑到第10名。聽了老師宣讀“跌幅最大前幾名”中有自己,A回家後嚴重失眠,又表示要抹 脖子自殺,隨後就不願意上學了。她主動提出到精神病院住院,出院後複學竟考了全班第一。這時,一位學習上的“勁敵”對她説:“我們都知道你住過院,鄙視 你!”A大受刺激,又不上學了,到精神病院住院治療抑鬱症,休學將近一年。

  在治療中,A意識到自己只是關注到成績和榮辱——醫生問A:你最好的朋友考了第5名怎麼樣?A:成績可以啊!醫生:假如你考了第5名呢?A:那可不行!此後,她經常參加公益活動拓寬眼界,通過幫助他人來塑造性格,包括分享自身的經歷。

  醫生發現A的厭學問題與父親有關。作為一名鎮級幹部,A父遭遇業績下滑時出現過急性焦慮發作。明白到兩父女的問題都是接受不了挫折,他就主動申請調到壓力較小的崗位,寧願收入下降,也多抽一點時間陪伴家人。對於女兒A,他不再要求考試爭第一,改成“第10名就行了”。

  廣州市精神病醫院兒童精神科主任殷青雲介紹説,很多品學兼優的學生厭學,他們往往是高智商的獨生子女,成長環境缺乏競爭,聽到的都是表揚。5~10歲的 孩子會逐漸認識到自己並非世界的中心,而獨生子女則要到很晚才明白這一點。他們升讀中學後遇到比自己更優秀的同學,或者偶爾沒考好,老師表揚了別人,聽了 同學的風涼話,就對自己産生懷疑,將小小的挫折放大成“自己很失敗”,感覺很沒面子就不願意上學了。他們需要進行抗焦慮和抑鬱的治療,還要解決內心對挫折 的錯誤認知。他們的家長往往也有焦慮的傾向,通過遺傳或者行為習慣傳遞給下一代,也需要得到醫生的指導,學會在教育上“放手”。

  差生:跟不上學業,跟老爸對打

  男生B因為成績差而升讀了一般的初中,感覺從校園到同學都很“土鱉”,很懷念小學時代的一幫“哥們”。一次上學遲到,他被嚴格的班主任批評了一句,後來 又感覺老師總是看自己不順眼,就不上學了。B父立刻把他暴打一頓,而B憤然還手,結果成了父子對打。B表示:“我在他心目中就是垃圾!”

  幸好媽媽是個明白人,帶B去精神病院看門診。醫生挖掘到他的強項是體育,讓他明白到:不上學就沒有機會跟同學踢球,也當不了跑步冠軍,相當於自己懲罰自 己。醫生又讓父母主動幫他結識學校裏的新朋友,聯繫住在家附近的同學家長,然後讓B主動帶一些禮物跟同學交往,例如請求參與對方的球局,但提醒他有被拒絕 的可能,應考慮對方的情況,就能坦然接受。

  對於父子關係,醫生一方面告誡父親克制情緒,不能使用暴力,另一方面讓B學會對父親的“三段式”的表達方式:

  克制火氣,大聲宣告:我很不高興。

  説出生氣的原因:爸爸你只會用暴力對待我。

  希望得到的對待:你總是擺出爸爸的權威,我希望可以像朋友一樣和你平等交流。

  殷青雲稱,智力較差、學習方法沒掌握好、注意力缺陷、社會交往不足的青少年容易厭學,他們在學校聽不懂課程,感到度日如年,如果老師、家長套用僵化的教 學模式,忽略他們的努力而一味説他們很“笨”等消極評價,他們就打死也不想上學,結果在校外惹是生非,最終被歸入“壞孩子”一類。有的家長口頭上説“只要 孩子健康快樂就好”,實際上孩子成績不好令他們絕望。殷青雲建議家長調整對孩子的期望,明白到上學不是唯一的出路,看到孩子的特點和強項,尋找他們身上值 得欣賞的地方。

  “早戀”學生:拒絕求愛,拒絕再上學

  初一女生C收到同班男孩子寫來的求愛信,結果被老師發現,最後信被轉交她的家長。C的父母很強勢,覺得問題很嚴重,大罵這個男生“不正經”並要求其轉學。男生拒絕轉學,他們就給女兒辦理轉學。其實,C對這名男生沒什麼感覺,卻很反感父母的做派,乾脆不去上學了。

  殷青雲分析稱,這是孩子缺乏社交技能、處理不好人際關係的表現。青少年的戀愛更多的只是對異性的好奇,不一定是真正的喜歡,卻容易遭到家長的誤解。父母 太八卦、太強勢干預只會導致親子矛盾,可引發子女厭學——他們以為,這是對父母的“懲罰”。在不上學的日子,這些孩子容易沉溺于網路,有的人還在虛擬空間 與素未謀面的網友以“老公”、“老婆”相稱——表面上這是“網癮”,實際上是在現實生活中缺乏社交技能,害怕跟別人交往,才轉而尋求網路上的交往。對此, 殷青雲建議整個家庭一起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療,連同父母的精神心理問題一併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