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養老

濟南托老所叫好不叫座 什麼擋住了家門口的養老路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3-12-06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除了自己的家,山東濟南的陳士華老人的生活重心裏還有另外一個“家”。

  每天早晨,這位69歲的獨居老人拎著水杯穿過嘈雜的馬路,步行10多分鐘後,八點半準時出現在社區內一處僻靜院落。在這裡,除了可口飯菜,還有可供休息的床舖,她可以和舊鄰們一起搓麻、嘮嗑、看電視。直到下午四點半,她才意猶未盡地回家。

  這樣“熱鬧得忘記時間”的日子,陳士華已在濟南市小辛社區裕辛苑托老站過了整整7年。7年前,“托老站”這一新興社區養老模式開始進入當地公眾視野。運作伊始,社區托老站曾以提供便捷的服務、給老年人帶來歸屬感等優勢廣受讚譽。

  如今,在濟南,像陳士華一樣享受日托服務的老年人越來越少。據濟南市民政局統計,初建時的全市19家托老站目前已減為7家。而在其他開展托老服務的地區,托老站同樣遭遇發展困局。

  在社區養老越來越被寄予厚望時,托老站為何會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到底是什麼擋住了家門口養老的路?

  托老站如同“夾生飯”

  2010年,濟南市趵突泉街道辦事處一棟二層小樓,“夕陽紅暖心托老所”的牌子被悄悄摘下。整個過程並未引起多少社區居民注意,但這卻意味著山東首家社區托老站已成為歷史。

  今天,仍可通過網路搜索窺見該托老站成立之初的景象:成立當天就有12位老人“入托”;設有休息室、聊天兒室、健身房等,為社區老人提供日托、配餐、教學、保健等綜合服務……

  “辦事處不僅為此新建了280平方米的小樓,而且每年拿出幾十萬元補貼。”趵突泉街道辦事處社會事務科科長張凱説。

  “為政府分憂,替子女盡孝”——濟南市首批19家托老站承載著這樣的期待成立了。在這座城市,老齡化日趨嚴峻的問題不容忽視。來自濟南市民政局的數據,濟南市自1987年進入老齡化社會後,老年人口一直以年均3.2%的速度遞增。2012年底,全市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老年人目前已達106萬人,佔總人口的17.4%。

  據濟南市民政局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05年,濟南市配合民政部要求實施的“社區老年福利服務星光計劃”,新建許多“星光老年之家”,但因缺乏運營補貼,運作不甚理想。從2007年起,濟南市民政局把這些場所改擴建為社區托老站。當時共建19家,配以規模不大的器材室,每家設床位20~50張,每床給予2000元一次性補貼。

  然而,實際運作卻不盡如人意。本報記者走訪時發現,臨湖社區托老站牌子至今未摘,但早已停用。當地居委會主任邢燕亭曾對媒體介紹,該托老站每月收費600元,由政府投資,街道提供場地,因入托老人太少,撐了不到一個月就關門了。

  緯一路社區托老站2008年開建,實際運作不到半年。居委會主任李玲告訴媒體記者,最初報名人數甚至湊不齊打一桌麻將。

  對當初托老站摘牌,張凱遺憾地説,“形式很好,內容很好,但老年人缺乏”。之所以沒有足夠吸引力,張凱分析,這與老年人的觀唸有關,“很多老年人覺得去那裏會讓人覺得子女不孝,抹不開面子”。

  出於對日托老人安全的負責,托老站一般對老人來去時間都有限制,這容易引起入托老年人不滿。張凱清楚記得,當時,某老人的家離托老站僅150米,午飯後非要回家,鋻於老人的身體狀況,不得以派兩位工作人員攙扶其回家。

  “托老站如同‘夾生飯’,既不能完全滿足親情、家庭環境的要求,又達不到養老機構專業的服務水準”。張凱説。

  面對托老站較高的淘汰率,濟南市民政局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處相關負責人認為,這與老年人觀念陳舊、收入不高不無關係,此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投入不足”。該負責人解釋,政府對托老站沒有運營補貼,為維繫其生存,濟南市民政局不定期地從福彩公積金中給予每家兩三萬元不等的補貼,但這無異於杯水車薪。能否存活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在社區的重視程度和投入。

  至今仍在運營的裕辛苑托老所主任王脈金坦言,如沒有居委會每年補貼的10萬元,肯定撐不下去。包括陳士華在內的26位入托老人每人每月僅繳納60~90元不等,其他托老站入托老人也僅需繳納幾百元不等的費用,顯然這無法應付托老站的日常開銷。

  “僅僅將托老站建起來,但對其運營進行補貼沒有制度化,托老站的發展遠沒有達到預期”上述負責人表示。

  關鍵是獲得老年人的認可

  遇困之後,如何銜接托老站這一社區養老模式,一些社區仍在探索。

  “與其半死不活地持續下去,不如轉變社區養老的思路”張凱解釋,鋻於入托老年人日漸減少,托老站原址經重新裝修後,之前的牌子被趵突泉街道綜合文化站取代。

  “按照濟南市民政局相關規定,社區內滿足獨居、空巢、低保、重病等居家養老條件的老人47名。除此之外,社區內大多數老人能夠自理,不願去養老院,拒絕入托,也不符合居家養老條件,文化站的建立恰可滿足其精神需求和自我價值實現”,張凱説,目前新建的文化站建有報刊閱覽室、電腦室、舞蹈室等,每天差不多有20多位老人來。

  “我不認為我們是將托老站關掉或者停掉,而是將社區養老模式進一步深化”,張凱表示。

  2008年,運營近一年後,濟南市二七新村街道辦事處將承接能力有限、運作不景氣的托老站承包給有護理經驗的劉磊,進行市場化運作。二七新村街道辦副主任錢秀剛回憶,“如果不進行市場化運作,肯定活不下去”。

  當時,該托老站最冷清時僅有1位老人入托,劉磊抱著“全托以帶動日托”的想法,擴建床位,開設全托項目,最多時吸納了社區內20多位老人入住。

  2012年,該街道辦曾做過一項為老年人服務的調研,結果顯示,轄區內60歲以上老年人佔總人口的13%,老年人存在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需求。顯然,傳統單一的養老模式需改變。

  在此基礎上,該辦事處投入350萬元,加上政府部門補貼的130多萬元,建立了山東省首個日間照料中心,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不僅擴充了全托床位,而且在全省率先引入智慧化養老服務,對社區內老年人實行會員制,提供查體、理療、文娛等多個項目。

  “社區養老模式首先要獲得老年人認可,在老齡化形勢嚴峻的背景下,日間照料中心是發展趨勢”。錢秀剛表示,下一步,辦事處將考慮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入專業社會工作,同時,將在社區居委會開辦更多日間照料中心。

  而該照料中心主任劉磊仍面臨著宣傳不足、很多老年人不接受的困惑。她希望政府能夠加大投入,“譬如餐飲這塊,如果能將目前的價格降至兩三元,一定會吸引更多老年人”。

  據濟南市民政局上述負責人介紹,目前濟南市各社區已陸續建成近百家日間照料中心,前期建設費用由省財政依據建築面積等標准予以補貼,關於運營補貼,濟南市民政局目前正在和濟南市財政局協商,“我們會積極爭取,以減輕這些機構的運營負擔”。

  該負責人對日間照料中心這一嶄新模式錶示樂觀,但同時指出,“如果政府投入不足,日間照料中心能發揮多大作用,甚至能否存活下去,仍舊是未知數”。

  多渠道求解社區養老

  “當前,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以及經濟發展帶來的女性生育意願降低,家庭養老在我國難以為繼”,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社會學系社會保障博士生導師、人口學研究室主任宋全成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以山東省為例,2012年山東省計劃生育家庭涉及人口4189.6萬人,佔到總人口的41.97%,“傳統的家庭養老面臨嚴峻挑戰”。

  “而養老機構缺乏足夠投入,數量太少,難以滿足需求。由此社區養老成為我國老年人養老的重要方式”,宋全成教授説。

  濟南市民政局上述負責人也認為,“社區養老的潛力巨大,但目前其應發揮的依託支柱作用還沒有達到”。宋全成教授指出,在學術界,社區養老具體劃分為針對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由社區內照顧和針對自理、半自理老年人的社區內照顧兩種方式。

  “然而,目前,我國社區養老尚存在一些不足”,宋全成教授將這些不足概括為,社區內缺少足夠的場所;無法實現養老的多功能化以滿足老年人生活、交往、情感、醫療、心理、法律救助等多種需求;前期投入及運轉資金投入不足,資金補貼缺乏制度化;目前社區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多為社區內下崗人員以及志願者,人員不穩定,無專業培訓,素質較低,難以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需求。

  對此,宋全成教授建議,政府應出臺相關的政策,對一些老的社區進行改造以騰出一些場所供社區養老;而對於新建小區,政府可通過減少部分土地出讓金等方式,具體保障社區養老場所面積,以建設更多的社區養老場所。

  他同時強調,在資金方面,投入主體應是政府,還可適當吸收來自企業界、個人捐贈等民間資本,也可嘗試發行養老福利彩票,籌措養老資金;在養老工作人員方面,政府可通過購買服務或崗位的方式,吸納更多的社會工作專業的專業工作者,並提高其工作待遇;社區內也可發展親戚、朋友、鄰居之間的互助養老。

  互助養老已被寫入山東省“十二五”期間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規劃:“依託熱心老年人家庭,大力興辦鄰里養老互助點,為老年人打造互幫互助、精神慰藉、休閒娛樂的平臺。大力發展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配餐送餐中心、家政服務公司等多種形式的養老服務實體,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潔、助浴、助醫等專業化服務。”

  濟南市民政局上述負責人建議,社區內的養老力量應形成合力並互補,如社區衛生提供老年人病房等特定服務,文化站也有針對老年人項目,可以發揮綜合養老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