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探心理疏導的秘密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3-11-06 來源: 北京青年報
閔寶權 副主任醫師 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心身病學組?組建並帶領宣武心理俱樂部團隊積累了大量的臨床心理個案經驗?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心理學和行為醫學組委員
在健康和養生受到全民追捧的當下,心理門診對多數人來説還是個有點兒神秘,有點兒玄的領域。真正的心理診斷和疏導依賴大量的訪談、案例記錄和多種心理學技術,遠不是我們截取的幾個場景可以説清的。但這些生動的定格,或許能引起你關注內心的興趣;那些初診患者曾有的疑慮,或許能讓你對心理診療有個概念。別忘了,健康不僅是身體沒病,而是身心兩方面的理想狀態。
場景一:我怎麼會有心理問題?!
每天,輾轉了多家醫院,手裏拎著一沓沓檢查單,因頭暈、頭疼、失眠、心慌、胸悶或全身竄痛,從全國各地趕到宣武醫院神經內科的病人很多。“怎麼會查不出問題呢?是不是儀器不夠先進?我全身上下都不舒服啊!”病人的這種疑惑是閔寶權大夫在門診中經常遇到的,也是讓他鑽研心理學的原因之一。“心理問題的軀體化症狀可見於任何一個臨床亞科目。有的單獨存在,有的與器質性病變合併存在。”閔大夫説,挖出讓患者感到不適的心理癥結往往並不順利。“我這麼多不舒服,您憑什麼説不是器質性問題而是功能性的?”“我是來看病的,你問我過去幹什麼?”“我頭疼頭暈跟我家庭成員有什麼關係?”“你什麼意思,難道我的胃病是心理出了問題?”“孩子從小是爺爺奶奶帶的,他的心理問題與我倆有什麼關係?”種種疑惑甚至抗拒,即使沒説出來,也都寫在臉上。表現在行動上的多是沉默和否認。
場景二:畫圖識心理
那麼,封堵多年的心路怎樣打通?讓來訪者認同醫生的判斷是第一步。“請您先畫個圖吧。”閔大夫讓患者畫得最多的是“房、樹、人”,有時也會根據具體情況,讓患者畫其他內容。
頭暈2年的35歲男患者,做了不少檢查都正常,多次按腦供血不足治,效果不理想。閔大夫擬診功能性的軀體化症狀,讓他服用抗焦慮藥,1個月後明顯見效,3個月後自行停藥,隨即頭暈復發。再來時,閔大夫問:“您病前肯定經歷過某件不高興的事。”他説沒有,真的沒有。“那請您分別畫不同時期的自畫像吧,小學、中學、大學和現在。”他很認真地畫出幾個除了大小,其餘完全相同的人像。衣服紐扣都是4顆,連頭髮根數都相同(如上圖左一)。閔大夫當下判斷他做事講規矩且有板有眼,可能是發病前某件事打破了他原有的平衡風格,讓他如鯁在喉,只是意識層面不再想而已。聽到這兒,患者説不知三年前的一件事是否有關。起因是他的擔挑因一點兒誤會拿起刀要砍他,眾人勸阻。他打電話欲報警,妻子把電話摁下了,小姨妹在旁也沒説句軟話。他回家抱怨數次,妻子勸他都是一家人,也沒傷著就算了吧。但此後一年他就出現了莫名頭暈。
場景三:空椅子對話疏通心結
治療中,閔大夫拿來一把椅子,“假設擔挑就坐在你對面的椅子上,你有什麼話儘管衝他説;想像小姨妹、你的妻子坐在對面,有什麼話也可以説出來。”在閔大夫引導下,患者就把他的抱怨、不滿痛痛快快傾訴了出來。這次疏導後,患者當下感到某種輕鬆感,繼續服藥三個月,經閔大夫同意後逐漸停藥。此後5年頭暈未再復發。
場景四:心理劇重現經歷給你看
閔大夫讓一位40歲左右的女性從安排好的十幾個人中挑選扮演與她最親密的人。挑出了演奶奶的、演爺爺的、演老公的、演姑姑的,甚至演她發小的,然後有些無措地站在那兒不知還該有什麼角色。“還應該有啊。”在閔大夫反覆提示下,她終於想起媽媽。“但她從我小時候就有病,沒法帶我,所以我跟著奶奶長大。後來父母關係不好,我也不願回家,就一直跟著奶奶,後來媽媽就去世了……”短短十幾分鐘,女主角通過站位、動作和簡述,重現了她缺少母親護理的成長經歷,以及她對過世奶奶的無限依戀。當她淚流滿面地與奶奶扮演者擁抱著訴説自己現狀時,閔大夫悄悄拽走了一位在場男士,他才是真正的患者,因不滿妻子不要孩子的做法,已出現焦慮、失眠以及頭疼頭暈等軀體不適。閔大夫希望他看到自己妻子因缺失母愛,不懂也不理解母親這個角色,畏懼做母親,從而理解妻子,並減輕他自己的焦慮抑鬱。
場景五:沙盤圓夢 疏解孝子喪母痛
在充滿童趣的沙盤工具前,60多歲的某企業董事長曾某,放下冷靜和理智,擺出腦海裏老母百歲大壽的情景。在心理諮詢師周湘的專業陪伴下,他真實面對自己弱小和無力的瞬間,完成了孝子在現實中未能完成的情節。後來,周老師讓他每天安排20分鐘專門回憶母親,每週大哭一次,邊哭邊説對媽媽的情感,用固定的哀傷儀式替代經常無序的哭泣和情緒紊亂。每週一次,持續三個月的心理會談,周老師通過情感理解、不斷澄清他持續的痛苦、接納他所有的感受,使他充分表達了思念和悲傷,釋放喪母之痛,接納自己人性裏的弱小。三個月後,他血糖穩定,頭暈乏力症狀好轉,心情趨於平和,不再動輒悲傷哭泣。而此前,曾某因97歲母親去世,常常淚如泉涌,不敢聽人説“媽媽”二字,持續一年頭暈、胸悶、疲勞、無力和失眠,多次檢查無器質性病變,但血糖指標升高,直至確診為糖尿病。
新病人常有的8個問號
疑慮:儀器檢查一目了然,很客觀。但心理診斷會不會太主觀?
閔寶權:功能性症狀也有其規律,儀器檢查一般無法查出,診斷和治療主要依賴於大夫詢問病史和簡要查體等臨床功力。現實的許多案例給了我們經驗和思路的方向,教會了我們如何考慮才最有效率和接近最大的正確性。我們大夫要是無視症狀背後的心理因素和生存環境,執著于各種儀器的反覆檢查,非要查出器質性病因的證據,反而容易走進死衚同,既難以發現真正的病因,也讓患者花費了更多的財力和精力。
疑慮:為什麼讓病人畫畫?隨便畫,還是命題畫?
閔寶權:一個人意識層面的想法,可以通過文字、語言、眼神、手勢和身體姿勢等表現出來;潛意識可以通過口誤、筆誤、無意識動作和做夢等來體現。而畫圖介於二者之間,可以反映出意識層面未必很自知的東西。繪畫能簡便快捷地減小患者的防禦心,即使不願説,也能根據畫圖來求證來訪者心理的大體特徵,提高識別和診斷效率,同時讓患者也大致明瞭自己的性格和潛在的心理問題,常常有事半功倍之效。一個人只有他的意識和潛意識交流通暢以後,他跟別人才能通暢地交流。如果連自己內在都沒有整合好,何談與他人交流通暢。
常用的畫圖識心理技術,有“房樹人”繪畫測試、“自畫像”測試、“客廳家庭成員繪畫”、“男人、女人、花瓶和狗”等命題式繪畫以及“自由聯繫繪畫”測試等。除了不能寫生和臨摹,可任意發揮。既可個人畫圖,也可以團體合作畫圖。
疑慮:除了畫圖,還有哪些常用的方法?主要目的是什麼?
閔寶權:心理諮詢有很多技術流派,一個有經驗的心理諮詢師會根據來訪者的個體情況,靈活應用不同技術,打組合拳。比如:淺催眠可快速讓人入靜放鬆,也可以了解來訪者潛意識裏的某些負面情緒和人格意向等,還可以引領來訪者獲得自信、平和的心態。角色扮演能快速讓人明白事情的本源,也能讓其講出心裏的關鍵話或發泄某種負面情緒,學會換位思考等。但無論如何,談話式訪談仍是心理諮詢最基本、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形式,對成人和高文化水準者可能更有效,尤其是長程心理諮詢。針對某些青少年和兒童的心理問題,有時心理訪談的焦點反而應放在其直接撫養人上。
疑問:談話為什麼要專門跟諮詢師談?看病時跟大夫聊聊,或者跟親朋聊天不管用嗎?
閔寶權:醫生幾分鐘或十幾分鐘的開導也稱為勸導,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心理疏導。心理疏導應是一系列的,每次以45-60分鐘為單元的心理訪談,有一對一的,也有團體形式的。諮詢師要儘量站在中立的角度引領來訪者去覺察、覺悟、調整和修通,還要為其保守秘密,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完成心理諮詢或治療的大體目標。心理諮詢對諮詢師的心智水準、人文涵養、專業技能、個人專業成長和培訓經歷以及實踐經驗要求很高,心智消耗也比較大。因為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傾聽和記錄,所以諮詢師一天最多接3-5個案例,多了心裏就承受不了了。遇到個別有難度或很糾結的案例,諮詢師還要找更高級的心理督導師給予自身的心理督導後,才能繼續工作。心理疏導比我平時看病要辛苦至少2倍以上。因為幾乎每一個心理治療案例都有很大的挑戰性。比如很多來訪者心裏有抗拒,或有比較重的防禦心理,不願多説,所以開始階段很難獲知關鍵問題在哪兒。接下來還要考慮如何下手,如何讓來訪者自己去覺察和領悟,如何調動起他們自身的能量去發現解決問題的鑰匙,拿到了鑰匙如何去開門等等。有時來訪者知道了可以怎麼做,但未必敢去嘗試,諮詢師還要引導來訪者找到屬於他/她的自信等等。心理諮詢和治療都需要經過學習、考試和認證。現在有證書的心理諮詢師很多,但95%沒有真正的實踐能力,因為他們缺少機會,經驗也就無從積累。心理治療師的認證相對較嚴,要求有醫學背景。無論心理諮詢師,還是治療師,責任不是直接告訴來訪者如何去做,而是重在引導來訪者做到有效的自我覺察和自醒、有效釋放長期沉積在潛意識裏的各種負面情緒、打開某些心結;而後是進行自我認知、心態、思維和行為模式的調整;多些自信、自立、平和、淡定;學會自我情緒管理,學會換位思考,尊重他人,最終增進人際關係的有效溝通等。
疑問:心理疏導能代替吃藥嗎?
閔寶權:心理諮詢主要針對心理問題比較輕的來訪者,一次或數次均可。比較重的或帶有人格問題的,應做心理治療,而且最好做10-20次或30次以上中長程心理治療,才能真正見到較好的效果。藥物和心理疏導不能相互替代,針對焦慮抑鬱失眠和軀體化症狀輕的,二者均可獨自發揮作用或協同作用;當病症較明顯時,應藥物為主,心理疏導為輔,二者往往相得益彰。北大六院心理科的叢中教授曾做過救火的比喻,藥物好比是水龍頭出的水,近水解近火啊!心理疏導的作用是慢慢找出火源。光有藥物,沒有心理疏導,藥效難料;二者結合,治療效果更好。我接著補充的是,心理疏導不僅要找出火源,還要協助樓房的主人重新修復房子。只不過修與不修,做決定的,以及幹得認真與否,幹得聰明與否,能否吃苦等,還得靠房子的主人和家庭成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