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太原大醫院“先住院後付費”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3-11-06   來源: 人民日報

  目前,全國有20多個省份試行新農合“先住院後付費”。患者住院不用交押金,出院結算時,只需交納自費部分,可報銷部分醫院先行墊付,再與新農合經辦機構結算。

  目前,大部分地區將“先住院後付費”限定在縣、鄉兩級醫療機構,未擴大到城市三級醫院。

  2012年8月起,太原105萬參合農民在市、縣、鄉157個定點醫療機構無需交納押金就可直接住院。截至今年7月31日,太原共有45792名新農合患者享受了這一便利,佔總住院人數的83%。

  政策實施一年多,城市三級醫院吃得消嗎?記者進行了採訪。

  墊資壓力能否化解

  份額不大,醫院能承受

  太原市中心醫院乳腺科住院部。陽曲縣東淩井鄉南莊村農民李昧蘭再過一兩天就出院了。

  “現在政策是真好,住院快一個禮拜了,我一分錢都還沒交過。要在以前,等湊夠錢看病,早耽誤了。”李昧蘭説。

  主治醫師李斌告訴記者,李昧蘭所患乳腺癌屬於新農合重大疾病統籌範圍,出院時,按照70%的報銷比例,個人只需交納3000多元的自費部分,其餘7000多元由醫院先行墊付,再與新農合經辦機構結算。

  太原市中心醫院是接收新農合住院病人最多的市區三級醫院。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太原市中心醫院共接收新農合住院病人2714人次,同比增長24.4%。今年8月至9月,醫院先行墊付新農合病人住院費用196.49萬元。

  越多參合農民受益,也就意味著醫院要承擔更多的墊付壓力。城市三級醫院扛得住嗎?

  太原市中心醫院院長任笑異説:“推行先住院後付費一年來,中心醫院住院人數22000人左右,其中新農合患者2714人,份額不是很大。墊資佔醫院業務收入的2.54%,這個墊資壓力就好比向一個富人借走一擔糧,醫院背得起。再加上新農合每兩個月結算一次,墊資時間短,壓力不要緊。”

  此外,據任笑異介紹,醫院通常以信譽作保證,向醫藥供貨商賒欠藥品器械,每三個月結算一次,這樣,墊資壓力部分轉給了醫藥供貨商,醫院能輕鬆不少。

  記者了解到,太原其他9家市區三級醫院目前均未出現墊付資金緊張問題。

  為了確保醫療機構穩定運作,太原市衛生部門要求新農合經辦機構縮短結算週期,將市級醫院的結算週期從一季度改為兩個月,並且實行特殊情況隨時結算。同時,每兩個月,市新農合經辦機構組織十縣區新農合機構主動到府到醫院結算費用,打消醫院的顧慮。

  “從推進效果看,沒有市級醫院出現特殊情況,沒有一例病人逃費,沒有一起醫患糾紛。”太原市衛生局局長郝寶清説。

  在郝寶清看來,醫療機構壓力是大,但不在墊付資金上,主要在提高服務水準和品質上。他説:“先住院後付費是一個倒逼機制,只有提供農民滿意的醫療服務、藥品服務,才能避免農民出院付費時拖欠和討價還價。”

  分級診療能否實現

  報銷傾斜,基層更吃香

  太原將新農合“先住院後付費”擴大到所有市級醫院,會否使得病人“扎堆”大醫院,進而不利於病患向基層醫院流動,最終背離基層首診、分級診療的醫改目標?

  郝寶清坦言:“我們之前也有過擔憂,怕病人全部流入省市醫院。”

  但據太原市新農合中心提供的數據,今年1—8月,省級醫院患者流向增速明顯放緩,省級住院流向佔24%,沒有以往4%—5%的增長,與去年同期持平;市級醫院佔32%,同比增長0.15個百分點;縣級醫院佔38%,同比增長5個百分點。

  “可見,實施新農合‘先住院後付費’服務模式不會分流基層患者,反而可以有效平抑省級流向,促進分級診療目標的實現。”郝寶清説。

  省級醫院由於大多沒有實行“先住院後付費”,且費用較高,報銷比例較低,病人去省級大醫院的積極性有所降低。而市級醫院實施“先住院後付費”,多了一個方便、親和的優勢,勢必能吸引一定數量的中低收入患者前來就醫。

  同時,太原市近年來通過三級醫院對口支援和縣域一體化等方式使得縣級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增強,特別是通過提高基層就醫報銷比例等措施調節患者流向。縣級醫院成為不少農民的首選。

  外地農民能否享受

  尚有難度,統籌層級低

  “先住院後付費”讓太原農民享受到了切實的診療便利,那麼外地農民在太原能否享受同等待遇呢?

  “在資訊化程度得到保障,新農合資金可控的情況下可以嘗試,但目前條件還不成熟,操作起來有一定難度。”郝寶清坦言。

  山西省新農合資金屬於縣級統籌。即使在太原市,各縣區由於農業人口不同,縣級財政配套資金也不同,各縣區農民享受的報銷比例多寡不一。

  例如,陽曲縣門診統籌費用能達到500元,其他地方只有100多元。

  並且,山西新農合沒有省級平臺,不同地市參合農民資訊無法共用,外地農民要想在太原享受相同待遇,就必須實現新農合資訊系統聯網。

  此外,異地新農合經辦機構的能力和決心至關重要,因為這直接關係到醫院墊付資金結算有無保障、回款方不方便。

  “對於其他沒有實行這一政策的城市來説,讓本地農民去外地先住院後付費,銜接難度會比較大。要監管好異地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衛生服務,對新農合經辦機構來説,是一個不小的考驗。”郝寶清説。

  新農合經辦機構對醫療機構的監管事關新農合資金安全運作,但在異地,監管便利不僅大受影響,加之不是所屬醫院,只能通過協商解決,無疑增加了監管難度。

  不過,目前太原已有個別醫院為部分外地縣區的新農合參合農民提供直補服務。即患者住院仍需交納押金,但出院時,只需交納自費部分就可以,報銷部分由醫院先行墊付,再與外地新農合經辦機構結算。

    “可以嘗試先直補,然後一步一步往前走。只要異地新農合經辦機構有決心有能力,我們完全有信心使外地農民在太原享受這一便利”,郝寶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