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神韻隨州

湖北廣水:小黃鱔“拱”出富民大産業

來源:中國網發佈時間:2023-11-27 18:03:11


11月17日,湖北省廣水市郝店鎮恒東水産養殖專業合作社,保溫大棚中的養殖網整齊排列,進水、出水管水流不斷,鱔魚寶寶們棲息水底,靜候黃昏時食盤上的美味。

“基地採用無土流水養殖,嚴格把控水溫、水質。”説起自家合作社養殖的黃鱔,負責人桑雙建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我們將蚯蚓、魚磨成原漿,搭配活紅絲蟲餵養,確保鱔魚肉質緊實、口感鮮美。”

桑雙建是郝店鎮人,2015年從事蝦鱔混養。十幾萬尾黃鱔售出一空後,他賺取了黃鱔養殖的第一桶金。嘗到甜頭的桑雙建準備大展身手,擴大養殖規模,卻發現市場上野黃鱔苗品質參差不齊,培育孵化率極低。

如何提高孵化率,從源頭把控品質?桑雙建決定擱置養殖計劃,赴孝感等地“取經”。2022年,學成歸來的桑雙建打算回鄉創業。幾經考察,他發現郝店村地理位置優越,附近河流水質純凈度高,十分適合黃鱔養殖。

彼時,郝店村剛成立鄉村合作公司,産業發展缺項目。雙方一拍即合,共同出資650萬元,發展鱔魚苗孵化及成品鱔魚養殖項目。合作社流轉山場20畝,建設7000平方米鱔魚苗繁育基地。拓寬道路、修建泵站、搭建廠房、購置設備……短短6個月,基地落成。

“手續都是村裏代辦,這次合作真是省時省力又省心。”桑雙建欣慰地説。萬事俱備,桑雙建購進黃鱔親本母體,著手開展鱔魚苗孵化。“廠區分孵化、暫養、幼苗、養殖四個區域,實行全鏈條生産、全流程把控。”桑雙建説,技術員會定點巡視鱔魚苗餵養情況,登記反應異常的養殖箱,後期還將引入智慧溫控系統,實時監控鱔魚苗生態安全。

“去年鱔魚苗年孵化600萬尾,售往浙江等地,利潤約600萬元,村合作公司可分紅約40萬元。”郝店村黨支部書記宋和國算了筆賬後,決定追加100萬元投資,和桑雙建新建二期20畝成品鱔養殖基地,養殖50萬尾鱔魚。基地計劃同步開展“50名新農人”培訓,將2000個標準養殖池出租給養殖戶,以“大棚租賃+技術指導”方式引導農戶發展鱔魚養殖,預計每人每年可增收3萬元以上。

(通訊員:程淇、李茵、張哲傲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