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神韻隨州

湖北隨縣:“旱包子”如何做到“小河清”

來源:中國網發佈時間:2023-11-27 18:04:16


作為湖北版圖最大的縣,隨縣境內有府澴河、漳水、 㵐水、漂水、浪河等多條河流。然而,特殊地貌,加上少雨長旱、雨大致洪的氣候特點,水資源時空分配不均,一直是困擾隨縣的難題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隨縣封江水庫、吳山水庫、大洪山水庫等一大批水利工程陸續建成,基本保障了農業灌溉和生活用水需求。如今,放眼370座水庫、1800公里河道,相似的氣候環境下,難點、痛點、堵點各不相同,如何從問題中找到發力點、突破點、增長點?

隨縣高家沖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全景

油茶山上保住一渠活水

11月10日,隨縣澴潭油茶文化節熱鬧舉辦,鄉親們騎著摩托趕到龔家灣村高家衝,一睹冬日裏漫山遍野綻放的油茶花。“這批油茶樹能熬過旱情,全靠這片‘保水長城’。”隨州市岳雄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傑説。

2015年,岳雄豐生態農業公司在此流轉1.2萬多畝荒山,發展油茶種植,然而趕上連續3年乾旱,丘陵地形本就難以保水,首批種下的油茶果實小、挂果率低。水的問題不解決,油茶樹難以存活,多年辛苦就要白費。2020年,隨縣申請中央水利發展資金950萬元,通過坡面水系改造、建設水土保持林、封育治理等方式,對31.16平方公里的高家衝小流域分三期進行水土保持綜合治理。

“坡改梯增加保水能力,踏步式排水溝既方便農作又快速集水,灌溉管道埋在土裏可通過取水口精準用水。”走在交錯縱橫的溝渠中,隨縣水土保持監督站站長徐柯介紹,這套系統不僅留住了田裏的水,流走的水相較以前也更潔凈。雨水匯入山下堰塘水庫後,可在天旱時通過水泵抽到高處蓄水池,再次灌溉利用。

山清水凈,帶動民富村強。2022年,油茶基地産青果900噸,年産值約360萬元,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300個以上,村民可通過除草、施肥和油茶管護獲得報酬。

旅遊紅利“讓路”一庫清水

初冬清晨,隨縣洪山鎮大洪山水庫層林盡染、水面碧藍,煙波浩渺處隱約可見小島點綴其間,四面八方趕來的遊客更願意叫它另一個名字:琵琶湖水利風景區。遊客接踵而至,如何守好一庫清水?“現在水質一直穩定在二類。”琵琶湖水利風景區辦公室主任吳文介紹,2002年起,隨縣水利部門展開對大洪山水庫的整險加固工程,同時將岸線環境保護整治納入工程範圍。

“這是琵琶湖畔的兩處網紅民宿:‘水無聲’和‘半島鐵盒’。”因為喜愛湖光山色,陳曉紅和涂志慧兩位主理人特意選址於此。而共同保護一庫清水,也是他們及周邊旅遊新業態業主的共識。水庫運維中心副主任鄒本軍介紹,為了減少對水資源的污染,鋪設管道的民宿會將污水處理後接入市政管網排放,而露營地等則將垃圾廢水統一集中,通過轉運車運至洪山鎮後進行處理。

今年以來,隨縣縣委、縣政府成立專班,啟動大洪山水庫(琵琶湖景區)專項綜合整治,直面過去大洪山水庫監管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系統性制定解決方案。“守牢生態紅線,因地制宜建設水利風景區,整體提檔升級正在規劃中。”隨縣水利和湖泊局黨組成員崔力説。

齊心共建扮靚一灣河水

一條小河穿城過,旱時能見底,水漲到被窩。這句順口溜,是隨縣柳林鎮居民過去對浪河的描述。2021年8月12日,柳林鎮遭遇極端強降水,三面環山的地形使河水瞬間暴漲,洪澇成災,小鎮遭受重創。災害過後,面對一條平日只有細流,遇雨卻承擔巨大行洪壓力的河流,如何讓河道治理兼顧汛期與日常?

把防洪安全擺在首位。為此,柳林鎮投資5986萬元,對3.9公里的浪河、太平河河道進行擴寬治理,按照“能寬則寬、能疏則疏”的原則,最大限度擴大行洪斷面。按照每增加一條支流分別擴寬若干米的原則,原浪河河底由8至12米,擴寬到18至28米,河灣緩衝區擴寬為52米,最大過峰流量由原來的45立方米/秒提升到120立方米/秒。

如今,人居環境與水相親。傍晚時分,沿著休閒步道走在浪河邊,親水準臺上居民或三兩圍坐,或健身娛樂。30多個共用式“一米菜園”分散在河邊住戶的家門口,遠遠望去,瓜菜長勢甚是喜人。

(通訊員:劉鈺楊 高峰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