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鄉村如何寫出“大文章”? ——廣水市廣水街道駝子村推動共同富裕探訪
來源:隨州日報發佈時間:2023-07-04 16:18:01
(通訊員 葉明明 李銀)特色産業如珠串聯、鄉村美景處處可見、農民生活富足美滿……6月10日,記者走進廣水市廣水街道駝子村,探尋該村如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用心用情用力去挖掘鄉村潛力,帶領村民共同締造美好生活的共富路徑。
駝子村位於廣水街道南部1.5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有347戶、1347人,版土面積1.7平方公里,耕地1490畝。曾經的駝子村以傳統種植業為主,因耕地面積少、産業結構單一、基礎設施薄弱,是一個典型的“三無”村。
窮則思變。近年來,駝子村深入踐行“五共”理念,大力推進“三變”改革。2021年8月,該村率先在全市成立鄉村合作公司,變“特別法人”為“一般法人”,變“沉睡資源”為“激活要素”,先後發展八大産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074.8萬元、凈利潤213.7萬元,走出了一條“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共同締造幸福生活”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
駝子村把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作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凝聚力工程、“牛鼻子工程”和惠民生工程。通過引導農民以土地入股,村集體以土地入股等方式,推進土地股份化、經營産業化、運作市場化,實現土地經營收益最大化。立足村莊自然稟賦、種植傳統、群眾意願和産業特色,整合資源,實行統一生産經營。建立多種發展模式,推動産業“接二連三”,多樣化發展。
將農業打造成“有奔頭的産業”。該村統籌糧食安全和農戶增收“兩大主題”,圍繞機耕、機插、機收等糧食種植關鍵環節和當前農業農村實際,市鎮村鄉村合作公司“三級聯合”,投資近300萬元,建成育秧車間、育秧大棚7220平方米,增購置農機具10台套,聘請專業技術管理人員20余人,種植優質稻、隨州香稻2200余畝,帶動周邊村組解決農田拋荒1300余畝,糧食增收169萬斤。
在駝子村果蔬産業示範園大棚裏,10余萬株優良果苗成功在這裡紮根“安家”,長勢喜人,一個個白色大棚就是群眾致富的希望。
該村依託生態優勢,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聘請武漢農科院專家現場指導,大力發展大棚蔬菜、瓜菜連作、蓮藕種植等特色産業390畝,帶動周邊農戶新建蔬菜大棚200多個,實現特色産業增收140多萬元。
如今的駝子村,聚焦産業賦能,構建起迴圈經濟的硬“底盤”。
為做大公司資本、擴大經營規模,村合作公司先後投資60多萬元,開發集體老舊閒置用房,改建標準化王鴿養殖廠房2棟1200多平方米。同時,積極推進王鴿養殖場擴建、陽光堆肥房項目,發展農業迴圈經濟,推動王鴿糞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王鴿養殖規模可達3萬對,有機肥産量可達180噸。
“通過領辦合作社,黨支部由經濟發展的‘後臺’走向‘前臺’,由推著群眾幹到領著群眾幹,形成支部引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的鄉村振興‘大合唱’。”駝子村黨支部書記黃艷峰對記者説。
如何盤活好山好水好風物,為村民帶來共富新路?駝子村的答案是: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引導和鼓勵農戶以資金、土地、技術等生産要素折價入股合作公司,2022年,村民累計分紅78.3萬元;作公司根據村民自身特長和身體狀況,合理安排就近就業,2022年,共發放薪資50.8萬元;合作公司將種糧大戶的閒置農機整合吸收,成立“農機服務隊”,2022年,公司發放農機租金20.3萬元。
見微知著。當下,駝子村錨定建設共同富裕示範村目標,聚焦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三條跑道,凝神聚力,再續鄉村振興的完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