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曾隨要聞

隨州鄉村振興,一號文件説清楚了

來源:隨州發佈發佈時間:2023-04-04 16:05:42

4月3日,隨州市召開《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解讀新聞發佈會。隨州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城管執法委相關負責人,現場解讀實施意見的內容、目標、舉措。


中國網、湖北廣播電視臺、極目新聞、隨州日報、隨州廣播電視臺、隨州市政府網等新聞媒體的記者參加發佈會並現場提問。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袁緒軍主持發佈會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黃蘋解讀《意見》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起步之年,做好“三農”工作,支撐保障全局的要求更高、任務更重。市委、市政府堅決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錨定建設農業強市、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這一目標,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結合隨州實際,制定出臺《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對2023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意見》主要內容

《意見》共6個方面23項重點工作。
  

(一)切實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要抓好糧食生産和糧油産能提升,保障“菜籃子”供給,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
(二)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要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增強內生發展動力,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質效。
(三)以“現代農港”建設發展鄉村産業。要加快推進“五大産業鏈”建設,培育壯大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增強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
(四)以“宜居宜業和美”目標抓好鄉村建設。要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持續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持續優化農村公共服務能力。
(五)以“共同締造”理念推進鄉村治理。要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鄉村善治水準,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六)不斷夯實新時代“三農”工作組織保障。要堅持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發揮鄉村合作公司平臺重要作用,助力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大力實施強縣工程,持續深化農村重點領域改革,強化鄉村振興要素保障。


工作舉措


守牢糧食安全底線,全力奪取糧食和農業豐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

確保全年糧食産量達到146萬噸、油菜面積達到46萬畝。

推廣種植優質稻,力爭“隨州香稻”種植面積擴大到80萬畝。
加快建設“現代農港”,不斷提升農業産業化水準。做實“土特産”文章,圍繞五大特色産業鏈,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力爭農産品加工業産值突破650億元。培育壯大龍頭企業,

爭取新增1家國家級龍頭企業、5家省級龍頭企業、15家市級龍頭企業。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辦好鄉村合作公司,鼓勵發展“龍頭企業+鄉村合作公司”“鄉村合作公司+鄉村合作公司”“專業合作社+鄉村合作公司”等多種合作模式,發展鄉村産業,促進鄉村建設,推動鄉村治理,增強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積極發展以生産託管為主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大力開發冬閒田、撂荒地,向土地要收益。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盤活農村農用地、宅基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閒置農房等資源。
助推城鄉融合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抓好大田種植線、美麗鄉村線、鄉村旅遊線、“四好農村路”線、擦亮小城鎮建設線“多線合一”建設,打造6個城鄉融合發展示範片區,為全域城鄉融合發展提供示範引領。持續深化美麗鄉村示範片建設,今年將新打造4個示範片,涵蓋40個示範村、169個整治村,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優化農村公共服務能力。 
 答記者問
1、請問我市在嚴格落實耕地保護方面有哪些目標、舉措?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張平答記者問


層層壓實耕地保護責任。在耕地保護上,各級黨委政府負有主體責任,相關部門負有監督責任。去年年底,結合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

全市劃定耕地保護紅線343.82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297.65萬畝,這個目標要保持到2035年不變。

接下來,將層層簽訂耕地保護責任書,把耕地保護任務落實到縣、鎮、村,落實到農戶、田塊,每年進行考核結賬,對突破耕地紅線的實行一票否決,嚴格黨政同責、終身追責要求。
全面加強耕地用途管制。不論是建設佔用耕地,還是農業結構調整佔用耕地,都必須嚴格管控,

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

尤其是要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永久基本農田不得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符合政策、確實需要佔用耕地的,非農建設佔用的必須落實耕地“佔補平衡”,農業結構調整佔用的要做到耕地“進出平衡”。同時,還要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盤活存量用地,從源頭上減少對耕地的佔用。
切實加大執法工作力度。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抓好土地衛片執法、耕地衛片監督、耕地保護督察、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專項清理、耕地流出問題整改等工作,鞏固違建別墅清理成果,以“零容忍”態度嚴查各類違法佔用耕地的行為。
2、請問我市在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方面有哪些目標、舉措?

市文化和旅遊局三級調研員陳傳義答記者問



我市鄉村旅遊發展將持續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以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滿足居民休閒消費需求為目標,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提升。
推進鄉村旅遊項目建設。加快

廣水黃土關農文旅小鎮、月光海·漁火露營、東潤紫海田園、桃源村

等一批重點鄉村旅遊項目建設品質與進度,全力打造以洛陽鎮百美村莊、裸心隱鄉村民宿等為代表的“千年銀杏、隨宿洛陽”鄉村文旅品牌。
做好鄉村旅遊基礎設施提升。重點加強鄉村旅遊資源點、鄉村旅遊幹線、鄉村旅遊集散中心旅遊廁所建設;實施鄉村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工程,滿足遊客引導管理、人流密集預警、廣播尋人等播發需求;抓好美麗鄉村文體廣場、美麗鄉村健身長廊等群眾身邊的文體設施建設。
做好鄉村旅遊産業融合發展。推進“鄉村旅遊+”融合發展模式,全面謀劃鄉村旅遊與農業、林業、體育等産業的融合,優化旅遊産品結構,打造雲峰山萬畝茶園等一二三産業融合項目新典範。
做好鄉村旅遊市場行銷拓展。搞好鄉村旅遊産品的策劃與包裝,通過各類鄉村旅遊活動提升鄉村旅遊形象;開展“美麗鄉村一日遊”等活動,加快實現鄉村旅遊發展的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
做好湖北旅遊名鎮、名村、名街創建。圍繞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理念,充分發揮鄉村旅遊産品供給、就業創業、文化傳承等功能,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隨州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3、請問我市在城鄉生活垃圾治理,助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有哪些目標、舉措?

市城管執法委副主任杜丹答記者問



市城管執法委今年將抓好生活垃圾治理,助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進一步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立高水準的“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體系。
建成廚余垃圾(易腐垃圾)處理設施。隨州市中心城區、廣水市城區今年要建成並運作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實現城市廚余垃圾單獨收集、集中處理。建制鎮的鎮區,要新建小型化、分散化廚余垃圾處理設備,到今年年底,建制鎮廚余垃圾處理設備建成率達到20%;自然村灣易腐垃圾實行就近就地堆肥處理,實現農村易腐垃圾不出村。
穩步有序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任務積極推進垃圾分類示範村建設,確保政策傾斜、資金支援、項目配套等工作的一致性;設置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達到每個村具備垃圾分揀和回收功能,每個農戶具備家庭生活垃圾分類需要;開展農村垃圾分類督導引導,按照每個村配備一名保潔員的要求,配齊農村保潔員隊伍,充分發揮保潔員在垃圾收集過程中的宣傳和督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