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炎黃文化

劉永國:古代隨國的地域與時空

來源:發佈時間:2022-11-15 15:22:14

1978年春夏,湖北省乃至全國考古界、文博領域人聲鼎沸,湖北考古界在位於鄂北的隨州市(當時為隨縣)發現了一座戰國大墓,墓主為曾侯乙。古墓開啟、清理經歷了由春到夏的漫長時日,這期間,一陣陣驚呼從隨州市傳出,驚奇之聲經由報紙、廣播、電視傳導,從湖北而大江南北、而海內域外。驚奇的內容,今天想來可概括為三大方面:其一,出土文物數量大,青銅器、漆器、玉器、金銀器,林林總總,計一萬餘件;其二,出土文物所顯示的文明水準登峰造極,其中一套65件編鐘銘有音律,具有五聲音階與八個變化音七聲音符、達到五個八度音,至今仍可演奏中外樂曲;其三,顛覆歷史,文獻記載春秋戰國的隨地為隨國,如今考古卻意外挖出了曾侯大墓!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曾侯大墓出現在隨國中心地帶,豈能讓人不驚奇!

這隨國到底是怎麼回事情?春秋戰國時代,隨國在什麼地方?曾侯大墓的揭示、曾侯乙編鐘的驚世,讓很多人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湖北隨州——古隨國故地。

隨國地域:漢東之國隨為大

隨國不是一個平凡的國家,在它真實生存的春秋戰國時代,在諸侯如林的紛爭歲月,隨國也是引人注目的。

《國語》《左傳》《戰國策》等古代史籍,在那發黃的竹簡上都刻劃有隨國史事。尤其讓現代隨州人津津樂道的是《左傳》對古隨國的描述:“漢東之國,隨為大。”(見中華書局2012年版《左傳》129頁)

古隨國這地方,説來話長,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進入中華文明的傳説時代,古隨地域生活著“隨”氏族。據戰國時史官撰寫的《世本·作篇》記載:“隨,作笙。長四寸,十三簧,像鳳之身,正月之音也。”漢代學者宋衷注:“隨,女蝸氏之臣。”宋注表明,“隨人”是“部落聯盟女酋長”女蝸氏的“臣子”,是女媧、伏羲時代喜愛音樂、創制笙簧的氏族。

稍晚,至遲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古隨地有“烈山澤而焚之”的烈山氏。烈山氏,又稱神農氏,後來又被尊為炎帝,炎帝神農氏墾荒開田,培植五穀,豢養畜禽,開創原始農耕文明。

傳説中的“隨”,源遠流長。隨州之“隨”,其名自中華文明的懵懂時期發源,歷經夏商周之前三皇五帝的洪荒,走過夏商周、秦兩漢,直到近當代,為國為州、為郡為縣,從縣級市至地級市,州郡縣市前始終冠隨。

“漢東之國,隨為大。”説的是與周王朝同姓的姬姓隨國。此前,商代的隨地曾有過姜姓隨國、厲國,有史家推測可能是商王朝對炎帝神農氏後裔的打賞與安置。隨國之名當取自隨地名,即國以地為名。姜姓隨國的史料極缺,其地域當在大洪山、桐柏山之間,相當於今日隨州市曾都區和隨縣的地域。周武王滅商,歷史大變革之際,姜姓隨國、厲國在歷史的塵埃中湮沒。

姬姓隨國的史料比姜姓隨國稍多一些,牧野之戰武王滅商後,西周王朝為了鎮守遼闊的疆土,控制殷商後裔,便把兄弟叔侄和立有戰功的異姓貴族派往各地擔任諸侯,建立諸侯國,以世襲的形式統治這些地區,期待這些諸侯國世世代代拱衛姬周王室。姬姓隨國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建立起來的。

為什麼説“漢東之國,隨為大。”呢?周王朝為了鞏固對南方疆域的控制,建立對楚國和淮夷的封鎖“島鏈”,同時也為了建立鎬京與大冶“銅”之間的戰略物資通道,在淮水上游和漢水中游地帶,建立起隨(曾)、唐、蔡、應、息等數十個姬姓封國,組成一個龐大的姬姓封國集團,史稱“漢陽諸姬”。何為“漢陽”?漢水之東。所以又稱“漢東諸姬”、“漢東之國”。漢水東部的這些封國,隨國佔據了隨棗走廊的南半部,北出淮水,南抵大洪山,西抵漢水之濱,東接安陸、漢川,在諸姬中論塊頭為最大,論地理位置衝要無它能及。

關於隨國地域,還要多説一句的是,在“考古曾國”出現以前,史家看古隨國,把古隨國大體上是放在大洪山、桐柏山之間的。“考古曾國”出現後,視界發生了一些變化。考古發掘在棗陽市郭家廟、京山市北部的蘇家垅、安陸市以及豫南一些地方都發現了曾國墓葬和有銘青銅器,而近四十年的曾國考古已證實“考古曾國”即“文獻隨國”,曾隨既一家,曾的邊際既已超越大洪山和桐柏山,這就意味著隨國的地域超出了史家此前的認知,其北緣接近南陽盆地的南緣,其南緣跨過了大洪山,抵近江漢平原的北部邊緣,是楚國的緊鄰。

從以上情況看,以今天縣市地域論,隨國是跨縣之國,而“漢東諸姬”的其他諸侯國,如唐、鄖、蔡、應、息等,多不足今一縣之地。比較而言,當然是“漢東之國,隨為大”。不過,當時的士大夫們議論“隨為大”,恐不僅指地域塊頭,應該還有國勢和影響力等諸項。

隨國時空:與楚為伴七百年

隨國——姬姓隨國,是什麼時侯建立的呢?

姬姓隨國立國的時間,文獻無明載,“曾隨之謎”破解之前,史家對隨國始建的年代有一個基本判斷。據《國語·鄭語》“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的記載分析,一種觀點認為,隨國始受封于周成王、周康王年間,即西元前1000年前後。那時,周武王滅商,成康繼位,相繼分封了相當數量的王室宗親和開國功臣,撒播域內,藩鎮四方,姬姓隨國大概率就是在這個時段封到漢東地域的。周昭王南征時,經過了唐、隨、鄖等“漢陽諸姬”,而且得到了唐、隨、鄖等漢水中下游東部姬姓封國的配合與支援。

這應該可以推斷隨國等“漢陽諸姬”受封立國當在周昭王南征之前,大概率在成康之世。這方面的史實,《左傳》等史籍有記載,還得到北宋發現的“安州六器”銘文的互證。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隨國等“漢陽諸姬”受封立國比成康之世要晚一些,或者封在成康之世,但首封不在漢東,而是在山西,還比較具體地指出,隨國首封之地在山西介休縣。後來,周昭王把視野擴展向南方,要經營南土,比如對荊蠻、淮夷的監控、對長江南岸大冶銅礦的把控,都需要“自己人”,於是便把姬姓兄弟叔侄封國從山西、陜西移封到了南方的漢東,沿漢水東岸建立“島鏈”,封堵楚國“問鼎中原”的戰略空間。

儘管有這兩種觀點,或成康之世始封漢東,或始封山西後遷漢東,總之,姬姓隨國立國于漢東之地當在周昭王南征之前。這是史家的共識。

隨國立國于漢東之地,帶有“尚方寶劍”和“封鎖”的戰略責任,似乎與楚國之間難有和平共處,其實也不儘然。從《左傳》上看,隨楚之間有過六次戰爭,互有勝負,當然是隨國勝少負多。戰爭的原因,有兩次是楚國逼隨國結盟,有一次是楚國要求隨國到周王那兒去説項通曲——批准楚武王稱王,隨國率領“漢陽諸姬”一班小兄弟攻伐楚國也有過一次。戰爭是短時間的,休戰言和、和平共處,則是日常的。更多的時候,這強弱失衡的兩個鄰國之間是一種默契、共存,甚至友好互動。如吳師破郢、楚昭奔隨,隨國收留和保護了楚昭王;楚王失國,隨師護送其返都複國;曾侯乙去世,楚惠王鑄鐘致悼;楚隨通婚聯姻,等等。所以,我們不必糾集于楚隨是敵是友,他們是南方天空下的夥伴,是夥伴之國。

楚隨之間的這種夥伴之國的關係維持了多長時間呢?戰國的攻伐、兼併戰鼓聲隆,楚國已盡滅漢東諸姬乃至淮夷眾國,隨國艱難圖存能堅持多久呢?戰國之世,不能崛起,只有滅亡。隨國亡于何年何月,史無記載,但史書中有跡可尋。

涢水是隨國故地——今隨州市的一條主要河流,《水經注·涢水》説故隨國“楚滅之以為縣”。江永《春秋地理考實》謂故隨國“為楚所滅”,但均無滅亡之年。根據《春秋·哀公六年》“楚子、陳侯、隨侯、許男圍蔡”的記載分析,姬姓隨國春秋末年還存在,還參與了楚國領銜的軍事行動。考慮到此時它還與楚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其國祚當會延至戰國時期。楚史專家何浩《楚滅國進程概述》(見《楚滅國研究》武漢出版社1989年11月版第10頁)認為“楚滅隨的時間大約在楚威王九年至楚懷王五年,即前331至324年間。”

“曾隨之謎”破解之後,曾隨合一,文獻隨國+銅銘曾國,姬姓隨(曾)國存在的時間就更清晰了。出土于隨州市的曾國銅器銘文表明,曾國首封之君為“文王四友”之一的西周開國功臣南宮適,受封立國時間為成王初年,約1030年左右,是西周王朝首批分封的同姓諸侯國。

姬姓隨(曾)國滅國時間,也有參照物。1933年,安徽壽縣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墓中出土兩件“曾姬無恤壺”,上有銘文“聖之夫曾姬無恤”。經考證,此器時代為戰國中期,具體為西元前344年楚宣王為其祖母曾姬無恤(時年約70歲)所鑄(該壺現藏台灣地區故宮博物院)。史家認為,此時曾姬尚在,楚宣王在位三十年,其應當不會滅其祖母故國。那也就是説,楚滅隨當在楚宣王之後,時問推移到了西元前310年左右。因此,史學界十分感慨,“地下挖出了一個曾國”,從前1030年至前310年,姬隨(曾)享國七百年。

1983年,在隨州曾侯乙墓西南發掘了30座中小型墓,其中13號墓和6號墓為楚墓,時代為戰國中期,13號墓的下限到戰國中期與晚期相交之際。1984年,隨州安居鎮發現一座時代為戰國中期偏晚的楚墓。楚人墓葬出現于隨國城郊甚至國君陵區之內,最近者距曾侯乙墓只有60米,這無疑透露出這樣一種資訊:戰國中晚期,隨國大概率已不復存在。綜合考察以上材料,可以得出歷史性斷:立國于前1030年左右,失國于前310年左右,姬隨(曾)享國七百年。

目前,已經有兩種版本的《曾國七百年》問世,一本是考古專家、湖北省博物院院長方勤的著述,一本是文史專家、湖北省隨州市《隨州日報》原副總編樊友剛的著述。曾隨享國七百年,基本上已成史學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