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活力隨縣

隨縣澴潭鎮——履職接地氣 建議暖民心

來源:隨州日報發佈時間:2022-10-28 14:11:26

人大代表植根于廣大人民群眾中,與群眾的密切聯繫是人大代表的天然優勢。

今年“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動開展以來,隨縣澴潭鎮96名市、縣、鎮三級人大代表分成7個代表小組,聚焦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深入走訪群眾,廣泛聽取民意,以更接地氣的履職,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指數。

田裏等著收割,聯繫收割機心裏沒底——“老農技”牽頭成立社會化服務公司

平整開闊的稻田間,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秸稈粉碎還田,稻穀粒粒歸倉。10月17日,在隨縣澴潭鎮黃林村,種田大戶彭新科家的120畝隨州香稻喜獲豐收。

“機械和師傅都是公司幫忙聯繫的,每畝收費80元。前幾年,都是河南那邊的人來收,機器不適應,收費還貴。”彭新科説。

種田大戶説的“公司”即隨縣澴潭農韻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公司的負責人是縣人大代表、澴潭鎮農技服務中心主任邱國成。

在今年的代表行動群眾走訪中,邱國成等人大代表更廣泛感受到了村民在種田方面的實際需求。他説:“年輕人都進城了,留村的都是年紀大的。但田裏水稻等著收割,能不能及時找到收割機,會不會被抬價,他們每年心裏都沒底。”邱國成説。

群眾有所需,代表有所應。今年3月,邱國成聯動該鎮農技服務中心、農機服務中心、供銷社三方,合資組建了農韻農業服務公司,為農戶提供田間種植、管理、收割及農資採買等服務。

目前該公司業務覆蓋全鎮,可協調全鎮266名農機機械手、調配420多臺(套)農機設備。邱國成説:“公司輕資産上陣,機械都是機械手自己的,公司主要是解決供需雙方資訊不對稱的問題,統籌調度,種植戶和機械手雙方都能受益。”

農業社會化服務公司助力,找機械、買農資更省心。今年,澴潭鎮秋冬播面積達8.6萬畝,比往年多種1.7萬餘畝。土地少拋荒,農村大地更顯生機。

專業設計“高大上”,但村民更要生活便利——“嫁出去的姑娘”當起了溝通橋梁

10月15日,在村裏打造的古樹村落點,村民袁成清家的老房子正在翻新施工,一棵300年樹齡的黃蓮樹旁的斜坡已改造成石頭臺階。臺階下方的大堰塘已由水泥護坡改為草坪護坡,且增加了水泥臺階,既增加了安全性,又便於村民在堰邊涮洗。

提出這一建議的,是縣人大代表、柏樹灣村嫁出去的姑娘唐愛華。“村裏搞改造,總設計有大城市的專業團隊來做,但村民的一些生活習慣,只有我們自己最清楚,於是我便當起了村民與專業設計團隊的橋梁。”唐愛華介紹。

搭一根電線,在古樹上挂個大燈,忙碌了一天后村民們在樹下一圍,唐愛華給村民們介紹設計公司的設計理念,再收集村民們結合實際生活提的意見建議。

今年代表行動啟動以來,這樣的畫面成了柏樹灣村的一道風景。

改造需要清除村民屋子周邊的小菜園,唐愛華再次到村民家中做工作。“村民都習慣了出門就能摘點蔥啊蒜啊,以為搞改造就是不讓他們種了。我就去解釋,並拿出其他村的照片來,告訴他們環境改造也鼓勵在房前屋後種小菜園,也規劃有地方。”

目前,澴潭鎮柏樹灣村美好環境建設如火如荼。

大轉盤“轉不動了”,居民跳廣場舞缺場地——“街坊書記”建議將“雞肋轉盤”改成小廣場

今年以來,考慮到新履職的人大代表較多,澴潭鎮先後開展代表履職專題培訓,組織代表們去外地學先進經驗,大大提升了代表們的履職能力。

澴潭鎮人大主席李學軍介紹:“在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共謀’階段,全鎮人大代表提的建議中有30多條被採納,每一條建議都是人民群眾的心聲和智慧。”

在鎮區的柏樹崗社區,澴潭鎮小附近的路口曾是大轉盤。集鎮發展,車輛增多,早年間建的大轉盤逐漸“轉不動”了。因無專人打理,轉盤內灌木稀疏,垃圾難清理。鎮人大代表、社區黨委書記葉正兵經常與群眾打交道,在居民心中如街坊般親切。他説:“何時能有塊跳廣場舞的場地,居民們極為關注。”他也一直記挂在心。

借代表行動的契機,葉正兵提交了將轉盤改為休閒小廣場的建議。今年夏天,轉盤成功改建成小廣場,改建中縮小了“地基”,騰出了空間,四週道路擴寬一米多,交通擁堵現象明顯好轉。

廣場雖小,但每天傍晚,居民在這裡跳廣場舞時歌聲、笑聲交織,幸福寫在了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