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炎黃文化

劉永國:炎帝神農氏故里巡覽

來源:發佈時間:2022-10-14 11:40:25

炎帝神農開創農耕文明,影響中華文明數千年,是炎黃子孫所尊崇的人文始祖。在炎黃子孫尋根拜祖的文化浪潮中,炎帝神農故里引起了關注。中華域內有多處地方稱為“炎帝神農故里”,這些地方主要是湖北省隨州市、陜西省寶雞市、山西省高平市、湖南省會同縣。湖南省炎陵縣則是炎帝神農陵寢所在地。

湖北隨州市

隨州市,別名炎帝神農故里,編鐘古樂之鄉,位於湖北省北部,東承武漢,西接襄陽,北面與河南省南陽、信陽二市毗鄰,南面與湖北省江漢平原的荊門市(京山縣、鐘祥市)相連,素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全市版圖面積9636平方公里,轄曾都區、隨縣,代管廣水市。

隨州人文古老,歷史悠久。據《禮記》《左傳》等眾多文獻記載,隨州上古為烈山氏,華夏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本起烈山”。五千年前,炎帝神農氏在此“創耕耘、植五穀、嘗百草”,開啟史前農耕文明。           

據文獻記載,炎帝神農生於烈山。《國語·魯語》記載:“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也説:“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禮記·祭法》的説法也基本相同:“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

東漢著名經學家鄭玄為《禮記·祭法》的記載作注曰:“厲山氏,炎帝也。起于厲山,或曰有烈山氏。”鄭玄根據《國語·魯語》中展禽和《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蔡墨關於烈山氏及其子柱的言論,參之以秦漢之際炎帝與神農合一的定説,在為《禮記·祭法》的類似記載作注時,將厲山氏或曰烈山氏同炎帝視為同一人。既然鄭玄以為烈山氏(神農氏)同炎帝為一人,其生地也自然在一處,即烈山,又作厲山。

最早指出炎帝神農氏生地的學者,是鄭玄。時隔不久,三國時東吳學者韋昭率先響應鄭説。他在為《國語·魯語》展禽的話作注時説:“烈山氏,炎帝之號也。起于烈山。《禮記·祭法》以烈山為厲山也。”由於先秦典籍只有神農氏(烈山氏)生地的記載,未見炎帝生地的記載,以致鄭玄、韋昭將炎帝神農合一後的生地定在烈山。

漢代班固的《漢書·地理志》曰:“隨,故國;厲鄉,故厲國也。”這裡的“隨”、“厲”,都是西周封國,在今湖北省隨州市境。故隨國、故厲國之地,漢時設隨縣,在今湖北省隨州市境。也就是説,戰漢之際的學者基本厘清,厲山氏炎帝神農“起于厲山”,其故里、發祥之地在今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境。

炎帝神農氏故里經漢代學者厘定於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唐宋學者、明清志書接連做了許多落定戶籍式的具體記述。擇其要者,簡述如下:

唐代李泰編纂的《括地誌》記載:“厲山,在隨州隨縣北百里,山東有石穴。昔神農生於厲鄉,所謂列山氏也。春秋時為厲國。”

唐代後期李吉甫編撰的《元和郡縣誌》記載:“隨縣,本漢舊縣,屬南陽郡。即隨國城也,歷代不改……厲山,亦名烈山,在縣北百里。《禮記》曰:厲山氏,炎帝也;起于厲山,故曰厲山氏。”

北宋王存等主編的《元豐九域志》記載:(隨州漢東郡)“神農廟,在厲鄉村。《郡國志》雲:厲山,神農所出;厲山廟,炎帝所起也。”

南宋羅泌《路史·炎帝紀上》記載:“炎帝神農氏,姓伊耆,名軌,一曰石年……母安登感神于常羊,生神農于列山石室。生而九井出焉。”卷二十四記載:“厲,帝之潛邦,一曰列,是曰列山,亦曰麗山,即厲山。今隨縣北厲鄉……神農是生。”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十七湖廣德安府隨州記載:“厲山,在州北四十里,相傳神農起於此。神農號厲山氏,故以名山。山下有厲鄉,即春秋時厲國也……山有二穴,神農所生,謂之神農洞……厲鄉西有塹兩重,塹中有神農宅,宅中有九井。”

清代章學誠主持編纂的《湖北通志·輿地誌》記載:“厲鄉,在州北,今名厲山店。……亦云賴鄉,故賴國也。有神農社。”

上述記載表明,炎帝神農生於厲山,隨州是炎帝神農故里,史志互證,代代相因。

隨州沿革清晰。西元前11世紀初,西周開國君主周武王姬發,分封兄弟15人、姬姓40人建國。西周開國功臣南宮適封到漢東隨地建國,史稱隨國。隨國即為姬姓40國之一。近幾十年考古發現,隨國地下“挖出了一個持續700年的曾國”,著名史學家李學勤先生已認定“曾隨合一”。秦朝時,全面實行郡縣制,隨縣隸屬於南陽郡;北周大象二年(西元580年),周靜帝宇文闡晉封左大丞相楊堅為隨國公,建隨國;西元581年,楊堅廢周立國,國號為隋;此後隨州為郡為州;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隨州改為隨縣。2000年,設立地級隨州市。

隨州考古發掘表明,距今5000年至6000年前,已有一支遠古人類在隨地生息勞作。1957年6月,湖北省文管會文物調查組在距隨州烈山約5公里的山地採集到一件石英岩打制的石器,經專家鑒定,確認這件石器屬舊石器時代。這是湖北乃至長江流域發現最早的舊石器時代的遺物。

隨州境內及周邊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和文物十分豐富。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十年來已發現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50余處文物3000件。其中,較著名的有洛陽鎮金雞嶺遺址、淅河西花園遺址和三里崗冷皮埡遺址。

淅河西花園遺址距隨州城約20公里,遺址分上下二層。下層因潛入水面以下,未能大規模發掘,從出土少部分遺物來看,已證實其文化內涵與中原地區仰韶文化類似。上層為屈家嶺文化層,在這一層中發掘房基5座,皆由紅燒土塊堆積而成,木骨泥墻,茅草蓋頂。還發現大量稻穀殼、窖穴、成人墓葬、兒童甕棺葬及當時人們使用的石刀、石鏟、石斧、石錛等生産工具和彩陶壺、杯、缽、豆、碗、罐、鼎、盆、鍋、甑、空心陶器、玉珠等大量生活用具和工藝品。

三里崗冷皮埡遺址距隨州城西南約40公里。遺址中不僅出土了磨制石斧、石刀、石鐮、石箭鏃等石器,而且出土了夾砂陶、泥質灰陶及泥質磨光黑陶等陶器,尤其以彩繪蛋殼黑陶最為典型,還發現了大量含稻穀殼的紅繞土塊。經專家分析鑒定,其文化內涵包括屈家嶺文化和中原地區龍山文化這兩種文化遺存。

隨州市有關炎帝神農的遺址遺跡印證了古籍記載和傳説,如烈山、神農洞、龍脈河、常羊山、神農泉、神農九井、七步天梯以及神農碑、神農廟、龍鳳日月旗桿等,近現代新建了神農牌坊、神農文化廣場、炎帝神農紀念館、神農嘗百草塑像、功德殿、萬法寺、烈山湖等20余處人文和自然景觀,形成了炎帝神農文化風景名勝區。

隨州民間有關炎帝神農的傳説故事很多,民俗也很多,人們尊炎帝神農為人文始祖,世代相傳炎帝神農生於農曆四月二十六日,每年這一天都有奉五穀祭祀的習俗,還有模倣農事、採藥、趕集(物物交換)觀天的民俗表演。

近幾十年,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六日,隨州市都要舉辦隆重熱烈的“中國湖北炎帝神農故里尋根節”(曾經為“中國湖北烈山炎帝神農節”),以紀念華夏始祖炎帝神農的生辰,世界各地的烈山宗親會等海外華人組織,都會組團前去參加尋根活動。

陜西寶雞市

寶雞市,別稱陳倉、雍城,地處陜西省關中西部,東連咸陽、楊淩示範區,南接漢中,西北與甘肅省的天水和平涼毗鄰。截止2020年末,寶雞總面積18117平方公里,下轄4區8縣。寶雞歷史悠久,是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譽稱“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

秦始皇統一中國(西元前221年),寶雞屬內史地;曹魏(西元220~265年)為扶風郡;1949年7月16日設立寶雞市。

寶雞是周秦王朝發祥地。西元前11世紀,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遷徙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寶雞市岐山縣),“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 《史記·周本紀》),建立了周王朝早期的國家組織。這就是西周最早的都城岐邑,距今已3200多年。古公亶父之後,周在季歷和文王時期,國勢發展很快,先後征服了西落鬼戎、始呼、翳徒之戎,鄰近的許多部落和方國也歸附於周,鞏固了周族在渭水中游的統治,為伐紂滅商,建立西周王朝奠定了基礎。

寶雞得名于傳説。唐天寶14年(西元755年),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叛亂,叛軍破關入陜,直逼長安。唐玄宗攜貴妃楊玉環倉惶出逃,行至馬嵬坡驛士兵嘩變,玄宗被迫誅殺楊國忠,縊死楊貴妃。唐玄宗一行逃到陳倉,叛軍尾追不捨。慌不擇路的害玄宗,只帶幾個親兵鑽入山中。此時,山外塵土飛揚,叛軍戰馬嘶鳴,情勢危急,忽然飛來兩隻山雞,盤旋之後,款款南飛。眾人跟著山雞,爬上陳倉山頂,歇入廟中。叛軍追到。突然,冰雹傾瀉不止,砸得叛軍潰退而去。説也奇怪,山下雷雨交加,山上卻晴空萬里。眾人再找那兩隻山雞,已化為石雞,昂首屹立。臨別時,玄宗脫口而出:“陳倉,寶地也;山鳥,神雞也。”寶雞便因玄宗禦口金言:“寶地神雞”而得名。此後,陳倉更名為寶雞,陳倉山始稱雞峰山。

寶雞為姜炎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中國文化、中華文明、中華民族的重要的起源地之一。在距今約5000年前,寶雞渭水流域的姜水,生息著一個古老的氏族部落——姜炎族,誕生了一位偉大的人物,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

《國語·晉語》載“炎帝以姜水成”,可以理解為炎帝族最早的活動地方在姜水。古之姜水,據《水經·渭水注》在姜氏城南,即今岐山縣周原一帶,但不知道確定地點。據《大明一統志》:鳳翔府寶雞縣南七里有姜氏城,城南也有姜水。此姜氏城今名姜城堡,往南即益門堡,堡西有一水名清姜河。

姜城堡為新石器遺址,1958年被列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姜炎族在寶雞的最早故居是據傳在今清姜河流域。為了生存和發展,一部分遷居今岐山、扶風一帶,所以,在這裡也出現了帶“姜”的水名和城名,即“姜水”和“姜氏城”。有研究者考證認為,在今寶雞市區渭河和清姜河的交匯地帶,曾發現過多件齊家文化(姜炎文化)的典型器物——高領袋足鬲。據測定,這比在岐山、扶風境內發現的同類器物要早。這説明岐山、扶風境內出現的齊家文化或是寶雞市區姜炎族向東遷徙、推進的結果。

傳説早在黃帝時代,寶雞地區就開始了對炎帝的祭祀。據漢代司馬遷《史記·封禪書》記載:“秦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吳陽”指今寶雞市陳倉區境的吳山之東南面,即今鳳翔的“三畤原”。秦國開創了以官方名義祭祀炎帝、黃帝的先例。迄今為止,這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有關這方面內容的文獻記錄。自此以後,寶雞祭祀炎帝相沿成習、經久不衰。西漢時期,漢高祖劉邦自稱“赤(炎)帝之子”,設“畤”祭祀炎帝及黃帝、青帝、白帝、黑帝。這種祭俗一直延至漢武帝。漢武帝在位期間,曾多次到雍地設“畤”祭祀“五帝”。隋唐以降,寶雞地區開始設廟宇祭祀炎帝和黃帝。

研究表明,炎帝為新石器晚期的人物,距今大約在5000年以上,處於母系向父系的過渡時期,其考古學文化類型是屬於仰韶文化。據文物普查顯示,寶雞渭河流域有700余處舊、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遺存,僅市區20多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就有距今8000-4000年的先民遺址80余處。從已發掘的關(官)桃(道)園、北首嶺、福臨堡和石嘴頭等遺址看,其序列完整,真實地反映了新石器時代的寶雞地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先民的社會組織和生産、生活情況。而且,寶雞又有得天獨厚、適合遠古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這些正好説明寶雞地區“在我國歷史的黎明時期就有人居住”(徐旭生語),生息著一個較大的原始先民群。

關桃園遺址距今已有8000年左右的歷史。這裡除了發現大量的陶器之外,還發現了數十件骨耜。這是在黃河流域的第一次發現。骨耜的出土,説明寶雞地區原始農業的出現至遲可以推進到8000年以前。著名考古學家、人類學家張光直先生曾在分析了黃河中游地區的生態環境後説,這裡正是仰韶文化的集中區,擁有適應于新石器革命的自然條件,寶雞地區應是新石器革命最理想的地區。關桃園遺址的發現不僅證實了張光直先生的論斷,同時,也印證了歷史學家陳連開先生的預言:“隨著時間推進,有理由期待,在寶雞秦川地區還可能有更驚人的發現,來説明這一地區是中國旱地農業起源最早的地區之一。”由此可見,寶雞地區姜炎文化的孕育、産生和發展,具有考古基礎。

考古資料也為我們提供了這方面的歷史資訊。在寶雞市區和岐山、扶風等地,曾陸續出土了一批齊家文化陶鬲,考古專家考證為姜戎文化,與甘肅齊家文化、辛店文化一脈相承。著名考古學家鄒衡先生命名此類文化為“姜炎文化”。這就從考古學上得到了證實,即使在商代晚期,直到西周,在寶雞地區還生息著一支炎帝姜姓裔族。“姬姓和姜姓是姻親關係……共同組成了周民族”(鄒衡語),建立了西周姬姜政治、軍事聯盟,為周朝的建立、鞏固和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從姓氏文化的角度考察,據不完全統計,姜姓後裔經數千年的流徙分支,至今已有齊、呂、許、申、高、謝、邱、丁等近三百多個姓。在今寶雞的扶風、岐山和陳倉區等村鎮,還留存有眾多的姜姓人家。

山西高平市

高平,別稱長平,隸屬山西省晉城市,東與陵川縣接壤,西與沁水縣為鄰,南與澤州縣毗連,北與長治市上黨區、長子縣相接,因其四面群山環繞、中部相對平坦得名。總面積9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450767人(2021年)。1961年,恢復為高平縣;1993年5月12日,撤縣設市。高平是太行太岳革命老區,有“煤鐵之鄉”、“黃梨之鄉”、“生豬之鄉”和“上黨梆子戲曲之鄉”的稱譽。

高平古稱長平、泫氏。據考古發現,最遲于舊石器晚期,高平就已有人類聚居。高平市是堯封丹朱、神農播種、蚩尤冶鐵等神話發源地。高平境內現有長平之戰遺址群、炎帝陵、羊頭山石窟等古跡多處。

高平市是華夏農業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活動的遺跡遺址較多,現在在高平市境內能見到與炎帝神農傳説相關的山川和明代以來的建築遺址遺存,如相傳炎帝居住過的羊頭山、明代“炎帝陵”石碑、炎帝行宮內的石質雕花、石礎和正殿“西遊記”木雕圖案。有些石雕木雕,堪為精品。民間傳頌著炎帝神農“燒荒墾種”的創業故事和“精衛填海”的神話故事。

晉東南與高平市相鄰相近的長子縣、長治縣、澤州市、陵川縣、壺關縣、潞城市、長治市城區和郊區等市區縣,也發現了大量的炎帝文化遺存。

高平市神農鎮莊裏村的羊頭山,是炎帝傳説相關的遺存中很重要的一處,在中華文明演進過程中有重要的影響,在中國傳統信仰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近年,高平市開展了炎帝神農文化研討活動,開闢建設了羊頭山炎帝文化旅遊區。

高平有關人士表示,高平的炎帝神農遺址“故關的炎帝行宮,下臺的炎帝中廟,永錄的炎帝廟……我們這裡關於炎帝的遺存是最全面的,總數不下于30處。目前著手將炎帝編入地方誌,但宣傳活動也將進一步展開。”真正意義上的價值挖掘才剛剛開始。該人士稱,高平市旅遊開發的需要,將使“炎帝”的價值挖掘進一步加強。

湖南炎陵縣

炎帝陵,即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陵寢,位於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在城西17公里的鹿原鎮境內的鹿原陂。這裡洣水環流,古樹參天,景色秀麗。炎陵縣原名酃縣,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炎陵縣。

關於炎帝神農氏安葬地的記載,最早見於晉代皇甫謐撰寫的《帝王世紀》,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宋代羅泌撰《路史》曰:“(炎帝)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記述得更具體,更明確。

據地方史《酃縣誌》記載,鹿原陂西漢時已有陵。西漢末年,綠林、赤眉軍興,邑人擔心亂兵發掘,遂將陵墓夷為平地(去除封土)。唐代,佛教傳入,陵前建有佛寺,名曰“唐興寺”。陵前仍“時有奉祀”,煙火不絕。

宋太祖乾德五年,炎帝陵前建炎帝廟,迄今已有千餘年歷史,隨著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炎帝廟也曆盡滄桑,屢建屢毀,屢毀屢建。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西元967—983年),朝廷將事官慮炎帝陵地僻路險,舟車不便,奏請將炎帝廟遷至茶陵縣城南,意在便於祭祀。宋太宗詔許,即移鹿原陂炎帝廟于茶陵縣城南五里處。此後凡二百餘年,朝廷官府祭祀炎帝神農氏的活動,均在茶陵縣城南炎帝祠廟進行,鹿原陂炎帝廟幾近湮沒。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西元1186年),衡州守臣劉清之鋻於炎帝陵沒有炎帝廟,反而保留唐代的佛寺,有點不倫不類,於是奏請朝廷,廢陵前唐興寺而重建炎帝廟,朝廷嘉許。宋寧宗嘉定四年(1211年),析茶陵軍之康樂、霞陽、常平三鄉置酃縣,以加強炎陵守衛、祭祀、管理事項。此後,炎帝陵所在地鹿原陂即屬酃縣境地,隸屬衡州府管轄。至淳祐八年(西元1248年),湖南安撫使知潭州陳奏請朝廷為炎帝陵禁樵牧,設守陵戶,並對炎帝祠廟進行了一次大的修葺。

宋代以後,元代近百年間,朝廷只有祭祀炎帝陵的活動,而未見有詔修炎帝陵廟的記載。

明代,有關炎帝陵廟的修葺,史書記載頗詳。較大規模的修葺有三次:第一次是洪武三年(西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後,詔命遍修歷代帝王陵寢,由此炎帝陵廟也得到了一次全面修葺。第二次是嘉靖三年(西元1524年),由酃縣知縣易宗周主持。這次重修是在原廟舊址上拓寬興建,基本上改變了舊廟形貌。第三次是萬曆四十八年(西元1620年),酃縣縣令派人于路旁募捐,發起重修。新廟規模雖因循舊制,但廟貌大為改觀。

湖南會同縣

會同縣,湖南省懷化市下轄縣。位於湖南省西部,東枕雪峰山脈,西倚雲貴高原,全縣土地總面積22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29.05萬人(2021年末)。春秋戰國時屬楚國地;宋崇寧元年(1102年)置三江縣,次年改名會同縣,屬靖州。

會同境內,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先民繁衍生息,有炎帝神農傳説,還有與炎帝神農植五穀、嘗百草、創“連山易”相關的地名。

2005年,“炎帝故里在會同”的研究,在會同逐步展開。是年6月24日,《邊城晚報》第7版刊登陽國勝先生題為《炎帝出生地新説:炎帝故里在會同》的文章,引起關注。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教授王震中、宮長為,人類學家和民俗學家林河,懷化市藝術館助理研究員李懷蓀,《旅遊中國》週刊總編助理何鐵成,懷化學院王文明教授與劉冰清、唐德彪、袁堯清副教授等人前往考察,在各種報刊雜誌發表專題研究文章和資訊稿件200多篇。

“炎帝故里在會同”的主要佐證是:會同縣眾多古地名與炎帝神農氏密切相關、連山八座古廟佈局與炎帝首創《連山易》方位吻合、連山地形地貌與史書記載的炎帝神農故里特徵相合、會同話是上古漢語的活化石等、會同民俗和物種等風物特徵印證炎帝神農相關記載和傳説。

此後,“全國首屆會同炎帝故里文化研討會”召開,先秦史專家李學勤教授説:(會同文化研討)有利於克服學術界長期存在的兩種偏見。一是有利於克服中國古史是神話傳説的偏見。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黃帝紀元四千七百多年,上古炎帝傳説有八世,二百四十多年,正好五千年,所以我們講到黃帝時不要忘了炎帝。炎帝在古史傳説中的位置特別重要。帶有神話色彩的上古傳説,是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部分,這就是歷史。第二有利於克服湖南特別是湘西地區是古代荒蠻之地的偏見。傳統的一些偏見認為:上古的湖南是荒蠻之地,是以後中原去開發的。但隨著考古發現才逐漸揭示湖南古史的真相。

考古發現,會同及周邊有舊石器時代的遺址,會同連山潭子頸遺址距今5萬到7萬年,特別是發現的高廟遺址,很獨特。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湘西地區,包括以會同為核心的懷化一帶,在整個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如果結合當地傳説,完全可以克服湖南在上古史是一個荒涼之地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