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炎黃文化

劉永國:黃帝家庭與世系

來源:中國網發佈時間:2022-09-26 17:32:09


黃帝,號軒轅氏,本姓公孫,後改姬姓。別稱:姬軒轅、有熊氏、帝鴻氏。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尊稱為黃帝。黃帝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據大量的歷史記載和文物佐證,黃帝統一天下,奠定中華,肇造文明,惜物愛民,被後人尊為中華人文始祖,居五帝之首。有研究者推算,黃帝在世執政大約為西元前2717年-西元前2599年。軒轅黃帝降于軒轅之丘,定都于有熊,漢代在新鄭北關軒轅丘前建有軒轅故里祠。

軒轅黃帝生活的時代已進入父系社會,其家庭成員和世系見於多種古代典籍,現輯納整理如下,以饗讀者諸君。

父親:少典氏。據説是少典國的國君。

母親:附寶,孕二十五月,生黃帝。

夫人:嫘祖:又作“累祖”。西陵氏之女,是黃帝的元妃,即正妻。嫘祖發明養蠶、繅絲,史稱“嫘祖始蠶”。生玄囂(即青陽)、昌意。

          女節:方雷氏,黃帝次妃。

          彤魚氏:名麗娛,諱邛,黃帝第三妃,負責飲食住行。後世尊為烹飪始祖。生夷鼓。

          嫫母:黃帝第四妃,善戰,曾幫助黃帝大敗炎帝、殺蚩尤。生蒼林(一説蒼林即夷鼓,為肜魚氏所生)。

子孫: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意思是,黃帝一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到各地,因地得姓。史載,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依次為: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這十二個姓是源姓,後來不斷分支,又衍生出數百個姓,如祁姓分枝産生了唐姓、劉姓、范姓、士姓。其餘十一個兒子,不是沒有“得姓”,而是得新的姓,隨父親黃帝姬姓。姬姓後來分枝,又産生數百姓氏。

黃帝在位時間長,接位的顓頊是他的孫子,即二兒子昌意的兒子高陽,顓頊是高陽的帝號。顓頊帝繼位者帝嚳,帝嚳名高辛,是黃帝大兒子玄囂的孫子。帝嚳有兩位夫人,史書上只記了摯與堯兩個兒子的名字,帝嚳逝世後,摯繼位;摯逝,弟弟堯繼位,稱帝堯,又稱唐堯。

帝堯禪位帝舜。帝舜,名重華,是昌意的七世孫、黃帝的八世孫,當時是平民百姓,孝德聞名天下。

帝舜禪位大禹。大禹理水,傳位給兒子啟,夏朝開啟。司馬遷《史記·夏本紀》記載:“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意思是説,大禹是黃帝的玄孫、帝顓頊的孫子。

夏朝傳位17代,至帝桀,商湯代之。商湯是帝嚳的後裔。

商朝傳位31代,至帝紂,周武王取而代之。周文王、周武王一係也是帝嚳的後裔。帝顓頊、帝嚳的後裔,實際上都是黃帝的後裔。

以上敘述,脈絡清晰,顓頊、帝嚳、堯、舜、禹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子孫,這些先賢以及他們的後裔分枝發散,因地因職業有了獨立的姓和氏;尤其是周武王姬發分封兄弟子侄和功臣為諸侯或方國,其中姬姓國53個,這些姬姓國以國名為氏,形成了一批姓氏的源頭。

(作者劉永國,曾任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隨州日報社社長、總編輯,高級編輯。著有《炎帝神農傳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