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炎黃文化

劉永國:黃帝的歷史功績

來源:中國網發佈時間:2022-09-26 17:40:49

黃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史稱軒轅黃帝。司馬遷《史記》以“五帝本紀”開篇,而黃帝置於五帝之首。黃帝晚于炎帝,比較接近歷史人物,但他同炎帝一樣,仍具有傳説色彩,太史公治史嚴謹,他顯然是把黃帝當做歷史人物而列本紀的。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黃帝是一位具有傳説色彩的歷史人物。

炎帝神農、黃帝軒轅都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而且都具有創世英雄的業績和品質。炎帝神農是“三皇”時代的代表,黃帝是“五帝”時代的代表,江河後浪勝前浪,在“三皇”特別是炎帝所作貢獻的基礎上,黃帝進一步推進了中華文明、中華民族的發展,黃帝對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和方向,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融合所做的貢獻,可以説比炎帝更大更具歷史影響。黃帝的主要歷史功績如下:

1、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種養、耕織農業基本確立。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意思是按照季節種植百谷,訓養動物。“蟲蛾”是指養蠶。《通鑒外紀》記載:“西陵氏之女嫘祖,為帝之妃,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後世祀為先蠶。”男耕女織,在炎帝神農時代已經出現,是炎帝神農發端的偉大創舉,偉大的事業需要推進、發展,從以上記載可看出,在炎帝創新的臺階上,黃帝時代的耕織有了品種的創新與規模的擴大,“時播”體現出了規模和規律性;炎帝時代的織是織麻,而黃帝的夫人始教民育蠶,從“麻”到“蠶”,拓展了紡織材料。黃帝時代,以百谷種植、畜禽訓養、絲麻紡織為主要內容的農業、手工業基本確立,先民的吃穿水準漸入文明社會。

2、發明衣裳鞋帽,營建屋宇宮室,垂衣裳而天下治。

垂衣治世是走向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周易·係辭下》記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黃帝夫人嫘祖發明並教會人們植桑、養蠶、繅絲之後,黃帝介入了衣與裳的設計製作,上衣下裳,長短寬窄乃至染色有了區別,接著又發明瞭帽、鞋,先民從此有了體面的穿戴,衣裳鞋帽不僅具有護體遮羞、抵禦風寒的功能,還具有了身份地位區分的社會功能,加速了原始公社的解體和階層社會的形成。“垂衣裳而天下治”,説的是衣裳分角色,社會顯階層,社會治理初顯秩序。《周易·係辭下》記載:“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白虎通義》雲:“黃帝作宮室,以避寒暑。”炎帝時代的先民已學會造房子,讓人住進房屋。“黃帝作宮室”,意味著檔次、規模有了提高,“宮室”的出現與衣裳鞋帽的出現一樣,既是生活品質的提高、文明元素的壘建,也為階層社會的形成提供了條件。或者説,是階層社會初步形成的外在反映。

3、刳木為舟,剡木為楫,制輪造車,黃帝發明舟車。

古代先民爬山涉水、四齣活動主要靠兩條腿步行,速度、至達、負載受到了人力的局限。《周易·係辭下》説:黃帝“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傳説黃帝因風吹草帽滾動而受啟發,發明瞭裝上輪子的車,可乘坐,可載物。古代裝有帷幕的車叫“軒”,車前面用來駕牲口的那根直木叫“轅”,“軒轅”合起來就是指古代的車。黃帝又名軒轅,就是紀念他發明瞭車。當時的車應該是獸拉車,這也説明當時訓養動物達到了較好水準。黃帝造船、造車,延伸和擴展了人力,發展了社會生産力。黃帝和炎帝一樣,是大發明家。《史記》中還記載“黃帝作寶鼎三”,“見百物,始穿井”。《拾遺記·卷一》記載:黃帝“始造書契”,書契即書寫符號。説明黃帝發明瞭鑄鼎、打井和書寫符號(文字的胚胎)。

4、造橋濟渡,寬仁愛民,黃帝開啟了古代公用事業建設。

黃帝是遠古時期深受先民們信賴和愛戴的部族首領,他融和了許多部落以後,被推舉為天下共主,稱為黃帝。黃帝為人寬厚仁慈,千方百計地解決老百姓日常生活、生産和社會交往中遇到的難事難題,讓人民過得好一些。傳説有一天,黃帝和大臣共鼓打獵時遇上了暴雨,看到一個男子涉水過河,被猛漲的河水沖倒,黃帝和共鼓急忙趕上前去救援,由於水流湍急,男子不幸被河水卷走了。黃帝對共鼓説:“如果人們不用淌水就可以過河,那多好啊!”這時,黃帝和共鼓看到被河水沖倒的一棵大樹,從河北岸上連根拔起,樹梢倒入河南岸邊,橫跨在河流之上,幾隻松鼠從上面跳過來跳過去。黃帝靈機一動:“橫木跨河,即可濟渡,何不推而廣之?”於是督率眾人在河兩岸堆起較高的土堆抬高與水面的距離,再讓人砍了五棵粗大的樹木架在土堆之上,就這樣把河兩岸連通,黃帝親自走了幾次,很平穩,很安全。便命共鼓傳習域內,橫木跨河濟渡便傳開了。粗大的樹木有樹節,當時的工具難以削平,人們在橋上行走時,要一跳一跳地躍過樹節,於是命名為“跳”。因“跳”“橋”音相近,後來“跳”叫成了“橋”。黃帝的仁愛與創舉給百姓帶來了福祉。

5、撫萬民度四方,設置行政區劃,黃帝首創文明古國。

黃帝視野開闊,心胸廣大,他放眼四海,開山通路,擴大疆域,東至大海,西至空桐,南至長江,北至釜山,踏勘疆土,奠定了中華民族最初的國家疆域和版圖。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用“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這五句話,高度概括黃帝治國的氣象與雄心。炎帝時代實行的是部落酋長和部落聯盟首長的氏族公社式治理,“天下一籠統”,有部族分支,尚無行政區劃。黃帝嘗試著推進行政區劃,八家為一井,三井為一鄰,三鄰為一朋,三朋為一里,五里為一邑,十邑為一都,十都為一師,十師為州,全疆域劃分為九州,創造了行政區劃,委派有威望的能幹人治理地方,初步形成了行政區劃有序治理,從天下“一籠統”到國家芻形初步顯現,國家呼之欲出。

6、設官理事,分類管理,建立文明古國治理秩序。

黃帝基本奠定天下疆域後,初步建立古國官吏體制,劃野分疆,設官司職,置左右大監,監于萬國;設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個官位管理國家;如以雲為名的中央職官,管宗族事務的稱青雲,管軍事的稱縉雲,風後、力牧、常先、大鴻被任命為治民的大臣。對各級官員提出“六禁重”,“重”是過分的意思,即“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員節簡樸素,反對奢靡;提出以德治國,“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修德立義,惟仁是行,設立“九德之臣”,教導百姓言行。在對農業和賦稅的管理上,黃帝首創田畝制,以步丈畝,以防爭端,據説將各處土地劃成“井”字,中間一塊為“公畝”,歸政府所有,收穫繳政府;四週八塊為“私田”,由各家耕種,各家自收。公田制度的産生,首創賦稅之源;而私田為私有制的産生準備了溫床。

7、設計規矩準繩,確立是非曲直,黃帝開創法治秩序。

黃帝立國設官之後,主張樹范立規,教導萬民有所遵從,有所不為,在社會上確立道德規範,明確是非曲直。《黃帝內經·經法》中説,黃帝認為“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又説“刑名已立,聲號已建,則無所逃跡匿正矣”。也就是説,黃帝認為,法是由天地之道而産生的,法就是準繩,用準繩來判斷行為的是非曲直。據《商君書·畫策》記載,黃帝制定“君臣上下之義,父子兄弟之禮,夫婦妃匹之合”,讓人民各明其分,各安其位,各行其是,建立起和順的家庭和社會關係。黃帝不僅在本部落內行仁義、重德治、和人心,而且其行仁義、重德治、和人心之舉,也影響了周邊部落。《屍事》説:“四夷之民,有貫胸者,有深目者,有長肱者,黃帝之德嘗致之。”隨著親和政策的實施,黃帝逐步統一中原。最終,各部落之間關係和睦,古老中國大地出現和諧穩定的局面。

8、習用干戈,以徵不享,黃帝確立中樞權威。

黃帝建立以中原為中心地域的古國國家形態後,和合四方,鞏固和擴大華夏的疆域。對不尊重中央、鬧分裂、相互兼併的勢力進行征伐。《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就是説黃帝嘗試建立軍隊,運用戰爭手段,征伐不聽招呼、不服從命令的勢力,受到懲罰警戒後,諸侯都能尊重中樞(中央),前來朝拜,跟隨中樞的步伐。黃帝操練士兵,把士兵訓練成如熊羆貅貔虎豹般的勇士,或者把熊羆貅貔虎豹訓練成軍陣,所以黃帝的軍隊勇猛善戰,在阪泉之野,黃帝打敗了第八世炎帝,炎帝率領的部族與黃帝部族休兵罷戰,實行民族融合,這就炎黃聯盟,形成華夏民族的主流。黃帝還在涿鹿山前與蚩尤決戰,在戰神應龍、大將風後、力牧的輔佐下,擒殺了蚩尤,獲得勝利,統一了中原各部落。戰後,黃帝率兵進入九黎地區,隨即在泰山之巔,會合天下諸部落,舉行了隆重的封禪儀式,告祭天地,宣示中央之國的統一與強大。

9、推算歷數,順天行事,黃帝開啟上古科學。

黃帝主張人要順應天地時律,尊重自然規律。《黃帝內經·經法》記載,黃帝認為“極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他認為,自然界的事物都呈現“極而反,盛而衰”的現象,這是“天地之道”,是天地之規律,同時也是“人之理也”,是人要遵守的道理。《黃帝內經·十六經》説,黃帝認為“吾受命于天,定位於地,成名於人”,並強調“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毋逆天道,則不失所守”。黃帝這些要尊重天地規律,主張“天人合一”“天人和合”的言行,反映我國先民在遠古時期就有了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黃帝觀測日月星辰變化,關注太陽東升西落和月亮朔望,總結時令節氣,推算歷數。據傳,制定了簡單但能適應農事時令的黃歷,為後世進一步研究天文曆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黃帝歷順應天地四時綱紀,預測陰陽變化,按季節種植百穀草木,馴養鳥獸蠶蛾,促進了生産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