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麗鄉鎮

走進大洪山洪山坪村三大溶洞

來源:隨州日報發佈時間:2022-09-21 11:51:37

在大洪山風景名勝區,喀斯特地貌造就了眾多奇幻的溶洞群。在大洪山核心景區,已開發的倆王洞和筱泉洞,早已為眾人所知,並成為遊客的打卡旅遊地。此外,在位於景區長崗鎮洪山坪村,還有三座深不可測的大溶洞,分別是仙人洞、雙門洞和黃岩洞,這三座大溶洞除了仙人洞享譽荊楚以外,其他兩座山洞卻鮮為認知。今天,就帶大家一同走進這三大溶洞,近距離體驗、感受其魅力。

走進仙人洞

仙人洞位於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洪山坪村的“上坪”,離這個村新修的旅遊公路大約300米左右,一座大山如同刀削斧砍的懸崖底部,高數米,寬十余米。

仙人洞是到目前為止隨州地區最大的山洞,沒有之一,從洞口向內延伸兩三百米,都是二三十米寬,十余米高,僅前洞就能容納近千人。上世紀六十年代,這裡作為戰備所在地,曾經駐過軍。

目前,仙人洞的前洞除了洞門,裏面還有一些現代設施,如面積超過200平方米的大舞臺,舞臺前能容納近千人,上了舞臺左轉,你會感覺到一片空曠,幾間青磚房子建在洞的左側。再往前走,當年解放軍修建的高寬約兩米,長約四米的水池還在接著洞頂滲下來的水,叮咚叮咚響個不停。繼續往前走,發現有一溜鐵欄杆,鐵欄杆的下面靠近洞壁地方就是洞裏的地下河,河水清激見底。

大約前行約五六百米的樣子,發現有一座小鐵橋,據説這也是當年解放軍所建,過了這座橋,山洞就突然變得窄了,而且到處都是洞口,讓你分不清哪是主洞、哪是分支,這些洞蜿蜒曲折,有的直進,有的上爬,有的下坎,有的深邃,有的淺露,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據當地老人介紹,在部隊沒有進駐之前,山洞裏到處都是鐘乳石,奇形怪狀五花八門,那個時候山洞也沒有這麼平坦,到處都是大小不一的石頭。可疑的是,在那些小洞裏還能看見各種鐘乳石。

探秘雙門洞

車順著洪山坪村新修的旅遊公路沿著山衝自北向南蜿蜒而行,過了洪山坪水庫大壩,在洪山坪水庫的東南角一個不易察覺的山坳裏,就是雙門洞所在地了。

首先發現的是一個直徑不下20米的圓形大洞口,洞口的上方是一個高約兩米左右的“橋”,這個高大宏偉、自然形成的大穿洞,就是雙門洞的外洞口了。

走進洞門,只見地上各種形狀的石頭或站或臥,佈滿整個通道。我們小心翼翼地採取攀、爬、跳、行等多種方式一路前行,大約走了二十多米,順著這條石頭路向前望去,又一座高約五米左右、門口有鐵柵欄的洞門,這就是雙門洞的內洞門了。

進得洞來,山洞變得開闊起來,整座山洞在可見範圍內並不像洞口一樣上三角下四方,而是呈圓形,如同一條圓形通道一般,高度在三到五米之間。

走了大約二十多米的樣子,山洞突然向右來了個急轉彎,抬頭望去,只見那些奇形怪狀的鐘乳石鋪滿我們頭頂的洞壁上,這些鐘乳石或大或小、或粗或細、或長或短,有的似山峰,有的像溝壑,這些鐘乳石在手機微弱的燈光下七彩斑斕,仿佛走進一個童話世界。

再往前走,如同走在河沙灘上一般輕鬆和柔軟,蹲下身來用手摸了一下,全部是柔軟而細小的砂子,還有砂層上面薄薄的一層枯樹葉。原來,雙門洞還有一個洞口直通山的另一邊,遇到下雨的時候,雨水就會帶著這些樹葉順洞而下,一些來不及飄走的枯樹葉就留在了洞裏。

往前走了大約300米的樣子,只見洞的正中一塊長約三四米、高約五十釐米的白色石頭,石頭的周圍都是一些大小不一不規則的小水坑,水坑裏面裝滿了清澈見底的泉水——這些水都是從洞頂滲漏下來的,而這些小水坑就是這些水滴的傑作。

整座雙門洞幾乎沒有發現洞內洞,即或是有洞內洞,但那些洞都不是很深,它們或依偎在洞壁,或深藏在山洞通道的下方,或高懸在洞頂鐘乳石中,而洞的形狀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忽寬忽窄、忽高忽矮、忽圓忽方、忽直忽彎、忽平坦忽陡峭。

大約走了幾百米的樣子,前面突然變得低矮起來,需要匍匐著才能前進,在左前方有一個僅能容一個人通過的洞口,洞口能感覺到風呼呼地吹,把頭探進洞內,裏面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見。

考慮到時間問題,我們還有許多地方要去探訪,於是不得不放棄了探秘全洞的想法,開始後撤,後撤的時候我們幾乎沒有停留,整整花了差不多半個小時的時間。

神秘莫測黃岩洞

黃岩洞,位於雙門洞的左後方約500米左右一個半山腰裏,是一個天然的大溶洞,也是洪山坪村三大天然溶洞之一。

沿著山衝行走大約五百米,攀上一個陡坡之後,就會發現一個寬十五米左右、深達近二十米的大坑,向下面探望,大坑的左邊,有一個高十六七米,寬約十米的洞口。這,就是黃岩洞了。

下到洞內,洞內漆黑一片。進洞口以後,洞裏面比洞口要高出十多米,最高處應該不低於30米,而且在高處的洞壁上,散佈著不少的小洞口,這些洞口大多隱藏在鐘乳石的後面。

相比仙人洞和雙門洞,黃岩洞是最不平坦的一座山洞了,剛進洞不久就開始“爬山”,繞過一個直徑1.2米左右、高3米有餘的鐘乳石後,路變得陡了,還有不少亂石,有的地方濕滑,因此前進的路開始變得艱難起來。

向上大約爬十幾二十米高的樣子,嚮導在燈光下指著右側靠近洞壁處一個看上去非常狹小的洞口告訴大家,從這裡進去。

這個洞口如同蛤蟆嘴一樣扁平且斜躺在洞壁的一旁,高不過五十釐米左右,如果不是有嚮導在此,外人根本看不出也不會知道這裡竟然隱藏著一個洞口!洞口狹小如斯,稍胖一點的人如果穿著棉襖是絕對不可能進入洞內的——洞口已經被人爬得光滑如鏡。爬過這個長不足兩米的通道,接著走下並不算高的懸崖。

下得洞口,在燈光的照耀下,發現腳下便是一塊寬5到10米,長約20米左右的平地,洞壁和洞頂都是一些奇形怪狀的鐘乳石,正前方是一塊塊如同梯田一樣的小坑,這些小坑大的有10多平方米,小的橫直只有二三十釐米,深度都在20釐米左右,這些小坑呈階梯狀以不規則的形狀分佈在洞內,數量有四五十塊之多。

大家以為這是人工雕琢而成,嚮導告訴我們這是自然形成的——我們不由得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如此隱秘的山洞深處,竟然造就了這麼一大片“梯田”。感嘆之餘,嚮導説,這並不是最多的,下面還有,比這面積更大。

順著這塊“梯田”的“水渠”一側下到洞底,是一塊面積在三十平方米左右的平地,平地的左側,便是一大片“梯田”,自上而下,層層疊疊。一些岔洞的通道上,一樣佈滿了這種“梯田”,形狀各異,面積大小不一。再往下走,是一個深不見底,直徑在1.5米上下不規則的小洞口,這裡就是山洞地下河的入口,裏面是什麼樣,誰也不知道。

跨過一片“梯田”,翻過一道坎,一根高約十六七米,直徑在三十釐米左右的鐘乳石柱。這根石柱頭頂洞頂,腳踩洞底,將洞頂和洞底連接在一起,用手摸上去,感覺它還“汗津津”的。

這座洞內洞面積不算小,至少能夠容納200人以上。因為時間關係,我們不可能再走向洞的深處探秘,就是這匆忙一瞥,已經讓人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給人們帶來的視覺盛宴:各種奇形怪狀的鐘乳石佈滿整座山洞,既有高達十余米的擎天柱,也有挂在洞頂如同水母的水母石;既有如同被凍住的瀑布一樣的鐘乳石瀑布,也有如駿馬奔騰般的天馬石,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只有親身體驗了、見證了,才能夠感受到這座山洞的曼妙。尤其是那一片片“梯田”,讓你感受到如同走進身臨其境的現實生活,又仿佛是在一個童話的世界裏,讓你流連忘返,遐思無限。(隨州日報 胡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