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麗鄉鎮

湖北隨州:治山理水,築牢鄂北生態屏障

來源:隨州日報發佈時間:2022-08-21 10:34:46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以神農架、大別山、幕阜山以及大洪山等為重點,強化治山理水。”為我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做好“治山理水”文章指明瞭方向與路徑。圍繞報告中的這一“隨州元素”,隨州日報全媒記者專訪了大洪山風景名勝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利和湖泊局負責同志,進一步明確抓好貫徹落實的努力方向。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黨工委書記曾浩:大洪山是湖北省唯一一座獨立內山。靈山秀水是大自然賜給大洪山人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綠色生態是大洪山的底色和優勢。我們將矢志不渝實施生態立區戰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把山水優勢、生態治理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堅持合理利用、科學發展,以敬畏之心築牢綠色屏障;對河湖、林業資源網格化管控,構建“黨政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的工作格局、“區鎮村”三級書記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以體制機制保障可持續發展;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主線,以“綠色+産業”為引領,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逐步形成以綠色發展為主題、綠色經濟為主流、綠色産業為主體、綠色企業為主力的全域綠色發展新格局;科學劃定並堅守生態保護紅線,開展山水林田河一體化治理,打造綠色旅遊勝地,以亮眼的“生態品牌”推動全域旅遊“大景區”打造,不斷提升群眾生態幸福獲得感。 


隨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黃建平: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將堅持系統性思維,提升生態系統品質,探索“兩山”轉化路徑,打造新發展格局先行區“隨州樣板”。一是立足本底,繪好藍圖。在國土空間規劃中處理好開發與保護的關係,科學劃定“三條控制線”,在保證糧食安全和保護生態的基礎上,留足發展空間。二是問題導向,系統修復。編制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全面開展歷史遺留礦山綜合治理,引進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多方發力、綜合施策、系統修復。三是生態優先,統籌謀劃。保護好、建設好、利用好綠水青山,構築鄂北生態屏障。探索“林長+”協作模式在“治山理水”中的作用,提高保護能力和管理水準。四是全域提升,做好“轉化”。推進生態産業化和産業生態化,探索大洪山“生態+旅遊”“生態+康養”發展路徑。依託山水生態資源提升“碳匯”能力,努力尋求碳交易。支援大洪山生態修復和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申報建設。 


隨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陳松:生態環境部門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將堅決扛起使命擔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擦亮“生態氧吧大洪山”金字招牌,築牢鄂北生態屏障。突出“雙碳”引領,立足大洪山“森林碳匯”功能,堅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積極參與碳排放權交易工作試點,爭當全省“雙碳”工作優等生。突出“三水共治”,統籌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推進府澴河流域水資源利用、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持續改善流域生態環境和生態功能。突出生態示範創建,以爭創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為目標,全域推進生態文明市、縣、鎮、村四級聯創,大力支援大洪山開展“兩山”示範基地創建,放大生態優勢。突出生物多樣性保護,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正確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係,守牢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持續提升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著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隨州。 

隨州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長丁亞兵:結合隨州“旱包子”典型特徵,圍繞“荊楚安瀾”現代水網建設,我們正積極謀划水資源配置、農村供水保障、流域綜合治理等項目,通過工程措施補齊調水、供水工程短板,全力保障生産生活用水,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為隨州高品質發展提供更堅實可靠的水利支撐。一是進一步優化水資源配置,加快推進湖北省鄂中丘陵地區水資源配置之隨南大洪山北麓區域水資源配置工程,目前正統籌推進前期工作,爭取2023年水利部調規時入庫;以此為依託,在隨州謀劃再造一個隨南大型灌區,灌溉面積58萬畝。二是進一步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準,加快實施隨州市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在隨縣實施“三片十線”工程、曾都實施“庫庫連通、水廠並網”工程、廣水實施“五庫連通、三線互補”工程。三是進一步強化流域綜合治理,加快推進湖北省府澴河流域系統治理(隨州段)一期工程,不斷提升府澴河生態保護治理能力,實現人水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