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菇了!”初冬時節,走進湖北省廣水市郝店鎮關店村香菇生産基地的大棚裏,只見一排排花菇鮮嫩飽滿、長勢喜人,一派生機勃勃景象。菇農們熟練地穿梭在種植架間,將成熟的花菇採下,準備給年初認購了共用花菇份額的客戶們發貨。
這也是廣水市學習“千萬工程”經驗,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和方法,大力發展鄉村合作公司,推動鄉村振興、助力共同富裕的一個縮影。
“共用菇園”模式消除農戶後顧之憂
近幾年,“某某農産品滯銷,幫幫我們”的新聞時常見諸媒體,引發眾多愛心人士關注,可是在郝店鎮關店村,菇農們面對著大量出菇的豐收場景,卻沒有一點擔心。這都得益於該鎮近年來首創的“共用菇園”模式。
時間倒推回今年3月27日,廣水市舉辦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暨鄉村合作公司共用菇園認購大會。關店村的菇農們將製作好的菌菇棒以提前認購的方式,讓農戶、企業甚至遠在千萬里之外的普通消費者收穫源頭産地的優質農産品,這是該市鄉村合作公司推進強縣工程一村一品、優化聯農帶農富農機制的又一創舉。現場舉牌認購加上前期線下下單,共用菇園105萬棒菌棒被搶購一空。
春華秋實。年初大家認購的這批菌棒於今年8月制棒,11-12月迎來第一茬花菇收穫季,共可收穫4茬。“共用菇園”模式,可謂是以銷定産,不僅能實現按需制棒,同時也能預估下一季香菇種植規模,提前為配套設施做準備。
“菇”容華貴的“菇奶奶”“菇”色天香的“小菇媽”“菇”彩多姿的“俏菇娘”……郝店花菇的新名片強化了品牌影響力,也為産品深加工、外貿出口等開闢了新渠道。
該村村民王登強曾經是養豬大戶,但他認為,豬有大年小年之分,而種植花菇比養豬的風險小,收益也更高。今年,王登強家大大地縮減了養豬數量,種了1.5萬袋花菇。
村民正在收摘花菇
降低勞動強度,惠及留守家庭
2022年9月,在廣水市、郝店鎮上級支援下,關店村成立鄉村合作公司廣水市順勝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將分散的土地集中流轉,帶領村民“抱團闖市場”。公司大力推進香菇小鎮項目建設,整合涉農資金416萬元,統一平整土地並搭建標準化香菇大棚,購買滅菌櫃、制棒機等現代化機械設備,採用“集中制袋,分散種菇”的形式,實行統一大棚租賃、統一製作標準、統一技術指導,帶動全村走“以菇致富”路。傳統種菇是個體力活,但這樣一來,在“共用模式”下種菇變得更簡單了。
八旬老農王茂家翻曬花菇
關店村村民王茂家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他家也是村裏“小有名氣”的脫貧戶。看到今年即將豐收的菌棒,老人滿是皺紋的臉上咧開了花。王茂家清楚記得,沒種花菇之前,自己一家四口人種七八畝地,年收入不足一萬塊,只能勉強糊口,甚至要吃低保,勞動強度還大,“年齡大了,實在吃虧”。
看到鄉鄰種菇,王茂家也心動過。但無奈缺人力、沒技術,想種卻不敢種。2023年他才開始學習種植花菇,在村合作公司帶動下,王茂家“小試牛刀”,種了3000棒,頭一年種植花菇就獲得了豐收,收入3萬餘元,預計還可以收三茬。
2023年,“公司派技術員給我指導,還提供各種機械設備,我每天就灑灑水、測測溫度,我這八十多歲的老頭也不覺得吃力。”
今年,在共用菇園認購大會上,老人認購了4個棚共1萬袋菌棒,預計收入10多萬元。在關店村,由於“共用”模式降低了種植門檻,越來越多留守的老人、婦女加入養菇大軍。
技術員指導王茂家做好冬季出菇準備
共同締造助力,邁入“一村一品”行列
關店村黨支部書記李緒強介紹,關店村土壤磷元素含量高、溫度濕度適宜,是香菇種植“寶地”。全村種菇、賣菇歷史悠久,至今已30餘年。過去全村香菇種植屬分散性種植,種植規模小、銷售渠道窄、抗風險能力差,整體效益不高。
2022年10月,關店村成立鄉村合作公司後,著力盤活現有資源,壯大香菇産業。
改舊棚,蓋“新屋”。合作公司整合資金,將菇農自建簡易木棚改擴建為高4米、寬4米、長6米的標準外棚,共計2.63萬平方米,低價對外出租。菇農熱情高漲,爭相搶購。李緒強介紹,“共用”模式下,外棚屬於合作公司,內棚屬於菇農,大家共用菇棚也是共用菇園的特色之一。
買設備,建工廠。合作公司採購先進設備,建起高標準制棒工廠,統一購買原料、統一制袋,確保出菇量、出菇率。去年7月,制棒工廠“第一棒”出爐,單棒成本從五塊多降到4.5元左右,日産可達3萬棒。
村民在大棚裏打理菌棒(通訊員供圖)
生産能力提高了,銷售也得跟上。關店村合作公司順勢推出共用菇園項目,今年3月的菌棒認購大會上,105萬棒菌棒搶購一空。
郝店鎮黨委書記朱建強介紹,“共用”菇園是以共同締造的理念和方法深刻融入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産業幹不幹、幹什麼、怎麼幹,全由村民們自己説了算。
目前,關店村香菇種植已實現從一根“櫟木棒”到一個標準“菌袋”,從一朵“精品菇”到一瓶“香菇醬”的全産業鏈生産。2024年,關店村合作公司預計實現盈利超百萬元。去年,關店村入選湖北省第一批“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以鄉村合作公司為抓手,打造具有市場功能的集體經濟、共富架構的市場主體,構建“千萬工程”的實踐基地、共同締造的平臺抓手、三産融合的孵化器、鄉村振興的運營中心。”今年,在廣水市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暨鄉村合作公司高品質發展推進會上,廣水市委書記楊光勝如是説。“一批‘農’香四溢的鄉村演義精彩絕倫,一幅‘農’墨重彩的生態共美、産業共興、群眾共富的美好畫卷正在廣水大地上徐徐展開。”(趙牧 通訊員:劉冬、曾瑞鴻、朱曉東)
審核: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