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英國奧登樂器有限公司總裁道格拉斯·斯帕克不遠萬里,來到松滋,此行他是為3000把吉他訂單而來。他的生意夥伴是湖北省桐馨樂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桐馨樂器”),公司總部位於松滋市新江口街道城東工業園,主要創辦人、總經理汪鋒華是一名退伍軍人。

走進桐馨樂器生産車間,道格拉斯·斯帕克誇讚在場的員工:“你們的努力和才華創造出了非常特別的藝術品!你們不僅是中國最好的吉他製作師,還與世界最好的製作師並駕齊驅!”今年,桐馨樂器已出口吉他1.2萬把,其中最高檔的吉他出廠價6.98萬元。

因為汪鋒華的這把吉他

江漢平原上這座小城頻現外國人身影

松滋地處江漢平原西南邊緣,以往,外國遊客很少見。如今,因為一把吉他,金髮碧眼的“老外”頻頻到訪。去年10月至今,松滋已接待英、美、荷等7國的20批次外國客商。

11月27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也來到桐馨樂器的辦公大樓,就聽到吉他的樂聲從樓上傳來。循聲走進位於2樓的辦公室,只見一位精幹的中年男人坐在沙發上,撥動著懷裏的吉他。

湖北日報通訊員張子翰攝

他就是汪鋒華,土生土長的松滋人。1995年,21歲的汪鋒華從部隊退伍後,輾轉多地打短工。2003年,他來到廣州市花都區一家吉他廠打工,自此與吉他結緣。

之後幾年,汪鋒華在花都區的多個吉他廠積累經驗,從倉庫管理員起步,一路做到生産廠長,“吉他製作的每個工序都了然于胸”。

他注意到,國內的工廠大多生産低端吉他,附加值不高;而更賺錢的中高端吉他則主要産自英美德等發達國家。

“咱們中國人完全可以造出世界最高端的吉他。”2010年,汪鋒華與同樣在花都區吉他廠打工的兩位老鄉一起自主創業,桐馨樂器就此成立。

“‘桐馨’諧音‘同心’,寓意同心奮進、攜手同行。”憑藉在行業多年的歷練及嫺熟的工匠技藝,桐馨樂器逐漸站穩腳跟,生産的吉他贏得歐美等地的多國知名樂器商的認可。2019年,公司銷售收入達到8000萬元。

隨著訂單不斷增長,桐馨樂器原有的廠房已不能滿足需求,急需擴大産能。與此同時,在“騰籠換鳥”政策下,一些傳統製造業陸續從廣州城區遷出,汪鋒華團隊決定為桐馨樂器尋找更合適的落腳點。

獲知消息後,“中國吉他之都”貴州正安縣、“吉他小鎮”湖南東安縣等地紛紛向桐馨樂器拋出“橄欖枝”。

最終,在松滋招商團隊感召下,汪鋒華團隊選擇回到家鄉。2023年9月,公司總部及生産車間遷往松滋。

松滋幾乎沒有造吉他的基礎

汪鋒華仍然下決心回老家創業

從産業發展條件看,正安縣、東安縣兩地的吉他産業鏈更完善。松滋市是農業大縣(市),幾乎沒有製造吉他的産業基礎。“除了家鄉情結,我看好松滋未來的發展。”軍人出身的汪鋒華性格果斷,認準了就幹。在汪鋒華看來,創業團隊的穩定至關重要。桐馨樂器現有員工120人,其中約有30%是松滋人;27名核心團隊成員中,26人來自松滋,他們毅然跟隨汪鋒華從廣州回到松滋。桐馨樂器首席制琴師唐匯平是松滋市劉家場鎮人,之前在廣州上班,在當地租房,總覺得沒有歸屬感,“回到家鄉上班,一家團聚,有更多時間照顧老人”。近年來,松滋發展迅猛,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與散發著濃濃煙火氣的街市,讓員工對家鄉刮目相看。當然,在城市基礎設施、文化娛樂等方面與廣州仍有差距,一些員工尤其是老家不在湖北的員工,難免會有心理落差。為穩定軍心,汪鋒華每月為每名員工額外發放1000元人才引進專項津貼,實行在職分紅、股權激勵,提供免費食堂等福利;邀請國外知名專家來松滋講課,幫助員工提升技能。令汪鋒華欣慰的是,外國客戶對松滋的印象普遍不錯,認為松滋很漂亮,市民也非常熱情,“他們還特別喜歡松滋的美食,最愛吃魚糕”。員工團隊和海外客戶基本穩住了,新的問題又來了——公司經營成本隨之上升。除人工成本增長外,産業鏈的不完善也推高了生産成本。以吉他琴箱為例,松滋周邊沒有合適的生産廠家,仍需從廣東購買,每個琴箱的物流成本增加10元。汪鋒華團隊推出的策略是:生産更高品質的吉他,用品質打動客戶。桐馨樂器主要生産高端吉他,出廠價2000元左右的産品最受國外市場歡迎;最高檔的、純手工製作的吉他,出廠價高達6.98萬元——這款每年銷售20把左右,多見於國外的吉他沙龍。在桐馨樂器的辦公樓,約有一半的空間是生産車間,另一半則是倉庫——主要用於儲存木材。“與之前廣州的廠房相比,松滋的倉庫一年365天都是恒溫恒濕的環境。溫度控制在25℃—28℃,濕度控制在45%±5%。”桐馨樂器副總經理易擁華説,高端吉他一般都選擇實木作為箱體材料,不同的溫度、濕度會對實木的性能産生較大影響,繼而影響吉他的音色。

為造李宗盛想要的吉他

汪鋒華聽了他30盒磁帶

11月28日下午4時許,一輛裝有276把吉他的貨車從桐馨樂器出發,開往廣州保稅區。這276把吉他的收貨人,是知名音樂製作人、手工吉他品牌“李吉他”創始人——“華人音樂教父”李宗盛。桐馨樂器與李宗盛的緣分始於2017年。當時,李宗盛四處為“李吉他”尋找合適的生産廠家,都不太滿意。在一位熟人的介紹下,李宗盛對桐馨樂器生産的吉他非常認可,雙方開始合作。

在汪鋒華看來,桐馨樂器能與李宗盛保持7年合作,除了公司團隊工匠技藝的硬支撐,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能“聽懂”李宗盛,而這更考驗團隊的軟實力。每位音樂製作人都有他的音樂風格,每個音樂作品都承載著不同的情感故事。對於李宗盛的音樂,一直流傳著“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的説法。李宗盛找到桐馨樂器,想要製作“李吉他”旗下的“旱地”系列吉他,特別強調“要有中年男人剛剛哭過的感覺”。這是一種什麼感覺?汪鋒華找來30盒李宗盛吉他彈奏樂的磁帶,關在辦公室裏一首首地聽,一聽就是一天,“終於在某一刻,聽懂那種感覺時,眼眶早已濕潤……”汪鋒華一邊聽,一邊將悟到的感覺與公司製作團隊一起探討,在選材、加工、調音等各環節尋找最匹配的方案,最終達到李宗盛認為滿意的效果。一半靠匠心,一半靠詩心。汪鋒華認為,將工匠技藝與人文藝術完美融合,這便是吉他嚮往的最高境界,也是未來桐馨樂器的努力方向。(記者何輝 通訊員肖永軍張子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