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六根柱子五個門,簡介上寫的卻是四根柱子三個門。太不嚴謹了,建議儘快修改!”近日,市民王先生和朋友到漢陽區陽新路旁的共勉街石牌坊參觀時,發現這處有幾百年曆史的優秀歷史文化建築簡介和實物存在明顯不符。

王先生通過武漢城市留言板提出“儘快修改”的建議,誰知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竟回復:等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結束後進行整改,時間預計在2026年。

近日,長江日報《拍“板”》記者介入,督促相關部門立行立改。

漢陽區陽新路旁的共勉街石牌坊為六柱五門。

市民疑惑:六柱五門還是四柱三門?

王先生是一名退休職工,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他退休後自發加入了黃鶴樓講解團做志願者。

王先生介紹,11月15日,他和講解團其他志願者來到漢陽參觀學習歷史文物,誰知在上述牌坊前犯了難。

“牌坊旁邊立著武漢市人民政府1993年頒布的優秀歷史建築簡介牌和漢陽區文旅局及建橋街辦事處樹立的文物保護安全提示牌,上面均稱其為四柱三門式單排石牌坊。”王先生説。

然而,王先生眼前的石牌坊很明顯是六柱五門。“如果原牌坊殘留了四柱三門,後修復為六柱五門,也應説明清楚。”王先生認為,相關部門在製作歷史文物標識牌時,必須做到文字描述清晰準確,斟字酌句,尊重歷史文化。

區文旅局設立的文物保護安全提示牌上卻寫著“四柱三門”。

相關部門回應:預計2026年整改

11月23日,長江日報《拍“板”》記者來到現場了解情況。記者看到高高的牌坊矗立在居民區旁的空地上,右邊立著一塊文物保護安全提示牌和一塊文物安全責任公示牌,公示牌上有一個二維碼,掃碼後可從手機端查看文物簡介。

記者看到,文字簡介寫著:該牌坊通體採用青石材料,單排立柱加額枋,四柱三門,倣木結構……記者又數了數,眼前的牌坊確為六柱五門。

記者隨機詢問幾位市民牌坊是幾柱幾門,市民回答“六柱五門”後,看到標示牌簡介均吃了一驚。“這麼低級的錯誤不應該出現,這一看就是六柱五門,怎麼會寫成四柱三門呢?”家住附近的居民杜女士告訴記者。

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在武漢城市留言板留言反映上述問題後,漢陽區文旅局相關工作人員回復他稱,目前,該局正在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市民反映的問題會儘快上報處理,預計將在2026年普查結束後進行整改。

對於這個回復結果,王先生不認可:“這麼明顯的錯誤,為什麼要等兩年再改?不知道還會有多少人前來參觀,不能讓錯誤內容繼續傳播。”

歷史還原:牌坊確為六柱五門

記者從漢陽區文旅局獲悉,該局已向專家及市檔案館求證,證實該處建築確是六柱五門,應建於明朝中期。

記者了解到,共勉街是明清時的縣學堂所在地,牌坊附近是進行鄉試會試的考場,亦稱貢院。

據湖北省圖書館1962年按照《武漢城鎮合圖》(1890年繪)所描繪的圖紙標記,共勉街牌坊立於漢陽鳳凰之南,南門正街(即古樓東街)以西,東臨郎官湖,西望關帝廟,北與仙鶴橋成行,南抵南紀門。

該牌坊殘存五柱四門(1938年日軍侵佔武漢時拆毀一門),高6米,寬11.5米。每一石柱頂端雕有一獅子,每一站柱呈正方形為48釐米,站柱兩側刻高1.30米,牌坊的正門寬3.6米,兩邊門依次寬為1.6米和2.3米。

1995年,漢陽建築開發總公司在黃祥巷小區開發建設中,向北略微移動牌坊舊址,並補齊缺損的一檔。現牌坊為六柱五門,寬度為14.3米。1993年7月28日武漢市人民政府公佈其為優秀歷史建築。

最新進展:兩部門已啟動整改

如此明顯的錯誤,能否儘快整改?漢陽區文旅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處一共立了三塊牌子,除文旅部門立的文物保護安全提示牌和文物安全責任公示牌外,還有區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立的優秀歷史建築簡介牌。

工作人員稱,接到市民反映後,他們已發函告知住更部門,但尚未收到答覆。記者追問何時整改到位,工作人員承諾一週內將會整改到位。

為何簡介會出錯?該負責人表示,文物保護安全提示牌和優秀歷史建築簡介牌均建成于20世紀90年代,這30多年裏,兩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都已換了好幾波,時間久遠,無從考證。

文物安全責任公示牌上的二維碼內容已更正。

“目前,我們已經將文物安全責任公示牌上的二維碼內容更正了,預計下周會將文物保護安全提示牌進行拆除。”該負責人稱,未來,此處僅會保留文物安全責任公示牌供市民查看。

當天,記者輾轉聯繫上漢陽區住更局了解情況。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接到文旅局函件後,該局正在向上級部門報備情況,若確認簡介有誤,會安排人員儘快更正。

(長江日報記者余睿 許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