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至10日,由中冶武勘承辦的首屆全國深地儲能科學與技術大會在武漢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首屆全國深地儲能科學與技術大會主席楊春和,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所長薛強,中冶武勘黨委書記、董事長臧中海在開幕式致辭。

大會以“深地儲能挑戰與技術創新”為主題,雲集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根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康紅普、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金聲、中國工程院院士楊春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來斌、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創兵等全國深地儲能領域多位院士專家,圍繞深地儲能行業熱點問題進行交流,旨在為相關領域的學者和工程師搭建一個高品質的學術交流平臺,推動相關領域重要問題深入研究,分享最新觀點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會徽發佈儀式

臧中海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中冶武勘作為國資委科改示範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首批全國勘察設計百強企業,先後成立省級科研平臺“湖北省深地儲能技術創新中心”;牽頭承擔國資委未來産業深地儲能板塊重點技術;申報獲批多項省部級重大深地儲能課題;作為技術牽頭單位助力“大冶綠電綠氫制儲加用一體化氫能礦場綜合建設項目”入圍“國家發展改革委清潔低碳氫能創新應用工程”名單;投資、研發、設計、建設全球第二、亞洲首例的湖北大冶深地儲氫科研中試基地,積極佈局氫能領域,致力於打通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及氫能産業鏈中儲氫領域“最後一公里”。

會議過程中,與會院士先後作主題報告,楊春和院士分享了“深地儲能的機遇與挑戰”;孫金聲院士介紹了“中國石油萬米深地油氣‘井工程’技術進展與展望”;康紅普院士探討了“深部煤炭地下空間開發及能源化低碳化利用”;李根生院士對“深層地熱資源開採與儲能”進行了深入剖析;張來斌院士分享了“地下儲氣庫風險管控”的經驗;周創兵院士帶來了“岩體多場耦合理論與應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專家學者圍繞深地儲能行業的熱點問題和發展路徑進行了深入探討。

首日下午,臧中海主持了會議技術交流活動,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陳衛忠、中能建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萬明忠、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鞠楊、國家管網集團儲能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李建君、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蔣官澄分別作會議報告。

大會還就鹽穴儲能、人工洞室儲能、多孔介質儲能三種不同儲能場景開設分會場專題討論,現場氛圍熱烈,專家學者間不斷碰撞出學術的火花。

會議合影

近年來,中冶武勘緊跟國家“雙碳”戰略,基於傳統主業優勢拓展新能源及氫能業務,打造氫能産品線,並積極推動産學研用合作,通過持續的技術及商業模式創新,提升該特色細分領域的EPC全産業鏈一體化服務能力,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産力。目前,中冶武勘已通過多項氫能重點課題研發、重大項目策劃等科研生産沉澱,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實力和項目經驗,有力推動了業務轉型與升級。未來,中冶武勘將加強與院士專家的深度合作,持續推進風光儲氫一體化、推動産業規模化,共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通訊員:王小剛、拜俊岑)

審核: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