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象新聞·大象幫記者在接到武漢花山居民求助後前往當地了解異味污染事件後,相關報道引發大量網友關注,當地居民也源源不斷發來更多被異味侵襲的相關經歷。

在大象新聞記者連日來的調查採訪中,居民們紛紛將異味源頭對準了距離花山住宅區不足十公里的武漢化工園區,並質疑將如此大面積的住宅用地規劃在化工園區的附近,致使下風向的居民常年被異味環繞,是否在規劃之初就存在著不合理。

為了確定污染源,有花山居民蒐集整理了近十年來武漢的氣象資訊,試圖從中找出氣味來襲的規律以鎖定“真兇”。在大象新聞10月26日的報道《武漢花山異味追蹤丨當地部門稱排放氣體確會影響下風向居民》中,武漢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稱,在以北風為主的秋冬季節中,位於青山化工區下風向的花山住宅區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園區排放的影響,尤其在特定的氣象條件下,污染程度還會被加劇,該解釋令當地居民很是不滿。

據當地居民介紹,青山化工區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五十年代。1955年年初,湖北省人民委員會根據武漢鋼鐵公司建設及城區副食品生産基地需要,對武漢市區劃進行調整,武漢市青山區人民政府正式建立。同年,新中國成立後興建的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一一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在青山區的中東部破土動工,佔地約25平方千米。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2009年,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躋身世界500強。

據武漢市青山區人民政府(武漢化工區管委會)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9月,中共武漢市委、市人民政府決定青山區和武漢化學工業區整合,中共武漢市委武漢化學工業區工作委員會在中共青山區委掛牌,武漢化學工業區管理委員會在青山區人民政府掛牌。至此,武漢青山區作為國家重要鋼鐵生産和化工基地,成為名副其實的重工業城區。

青山區人民政府(武漢化工區管委會)在官網上對當地“氣候”的描述中,更是直言不諱:青山區(化工區)是新興的工業城區,境域內廢氣、煙塵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對較大,在城區上空形成一層薄霾,産生“城市熱島效應”。

第一次聽説“城市熱島效應”這個詞時,花山居民張華(化名)已在此住了四年。2014年,張華選擇回到武漢發展,並將家安置在花山生態新城。地處“一江三湖”(長江、北湖、嚴西湖、嚴東湖)交匯處、南接九峰森林公園、西鄰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還有“中國光谷”。提起當年掏光腰包買房,張華依然掩飾不住興奮仍能將小區周邊環境優勢如數家珍,他還曾在買房之初勸親戚朋友和他一起來“武漢城內的桃花源”居住。但美好的初衷被10公里外連年傳來的異味打破,加上多方求助無果,張華和鄰居們在痛苦中無奈地生活了一年又一年。

花山居民們想不明白,明知附近10公里處就是青山化工區,為何還將如此大面積的住宅用地規劃在化工區的下風向。帶著疑問,10月28日下午,大象新聞記者前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花山住宅區的規劃問題作以了解。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規劃科科室負責人麻莉佳介紹,武漢花山生態新城是在2010年進行規劃的,整個規劃的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周邊區域的協調和統籌。考慮到花山區域處於化工區的下風區這樣的位置關係,在進行了反覆的論證後,採取了利用大東湖水系以及白羊山等山林的自然環境,來對化工區與住宅區之間起到緩沖和阻隔保護作用的方案。麻莉佳告訴大象新聞記者,在整個規劃編制過程中,他們按照程式充分進行了合理的論證,包括徵求相關主管部門的意見,在環保部門通過了這個區域的環境評價的條件下,將環評結果納入到了整個規劃體系當中來進行統一規劃。

對於記者提出的查看當時規劃文件的請求,麻莉佳及工作人員稱因為時間比較緊,一時還沒有找到。

有阻隔,有緩衝,通過了相關部門的環評測試。從規劃部門的答覆看,花山住宅用地規劃之初,為避免受到青山化工區排污影響,是經過了反覆論證的,那為什麼在大量居民入住後仍出現了嚴重的異味問題?當發展背離了當初的規劃設計,居民該何去何從?大象新聞將繼續予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