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糖片片酥脆,米酒滴滴意濃。麻糖、米酒是湖北省孝感市的美食名片,其香甜的滋味,讓人口舌生津,回味悠長。

據《孝感縣誌》記載,米酒“成于孝,始於宋。後多效之,而孝感獨著。”過往那些走街串戶的“米酒擔”,晃晃悠悠已走過千年。麻糖則早在元朝末年,就以名食享譽於世。

孝感,這座承載著深厚“孝”文化底蘊的城市,在食品工業領域孕育了一顆璀璨的明珠——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責任公司。這家有著70年曆史傳承的企業,通過産品創新、技術升級和一代代工匠的培育,從一家手工小作坊發展成為了孝感的城市名片。

從小作坊到城市名片

孝感麻糖米酒公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4年。那時,孝感縣土産公司加工廠在老澴河南門橋邊悄然成立,廠內聚集了城南八埠口村20余名專業技師,他們憑藉傳統手藝,生産孝感麻糖和糕點等食品。據老員工回憶,當時完全是手工生産,日産量僅有500斤。

隨著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大,1958年,加工廠成立了革新小組,對生産工藝和設備進行了機械化改造。捶麻機、扯糖機、切片機等現代化設備的引入,極大地提高了生産效率。同年,加工廠更名為孝感縣副食品公司副食加工廠,年産麻糖、糕點等食品達到了80余萬斤。

1964年至1976年,企業生産規模突飛猛進。在中山街廠區,冷飲車間、糕點車間、麻糖車間、機修車間等一應俱全,麻糖成為了主導産品,年産量共達80萬斤。1976年,公司更名為孝感縣麻糖廠,並搬遷到城隍潭九號。

1981年,是孝感麻糖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孝感牌”麻糖榮獲國家品質獎《銀質獎》,並成為了國宴上的食品。這一榮譽不僅提升了孝感麻糖的知名度,更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84年,隨著孝感撤縣建市,公司更名為國營孝感市麻糖廠。1993年,孝感撤地建市,公司再次更名為孝感市麻糖廠,孝感麻糖廠在這一年被國家內貿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企業。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的産品供不應求,買我們的麻糖米酒要排長隊找路子才行。”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肖端武介紹。

發展春風勁。1994年,中國開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孝感麻糖廠也迎來了市場的挑戰與機遇。1995年,公司更名為孝感麻糖米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並投資興建了年産2萬噸聽裝米酒生産線。1997年,公司兼併了孝南區沙發蓬墊廠,組建湖北孝感麻糖米酒股份有限公司,産值和銷售收入均實現了大幅增長。

進入新世紀,改革再次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詞。2001年,經孝感市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批准,湖北孝感麻糖米酒股份有限公司改制為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責任公司,企業從國有變為民營。經職工民主選舉,在公司工作近20年、曾擔任過主管會計、財務科長和副總經理的肖端武被推選為總經理。

改制後企業的發展並非一路坦途,肖端武告訴記者:“改制後的新公司要以3210萬元的資産承擔3736萬元的債務,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從國營企業轉為民營企業,從盈利豐厚到購買原材料都需要員工湊錢,此時,如何調動員工積極性成為肖端武首先考慮的問題。肖端武回憶説:“公司49%的股份分給了其他9名負責人,大家對公司的責任感和歸屬感也就有了。”

公司治理結構穩定後,肖端武開始花大力氣恢復品牌,拓寬渠道。為挽回原先積累的老客戶,恢復了經典的“神霖”品牌;為擴大市場,孝感麻糖米酒開始進入商超渠道。肖端武介紹,1999年,中百倉儲曾找到孝感麻糖公司,表示交5000元進場費即可進場銷售,當時未被公司接受。到肖端武上任時,進場費漲至2萬元,在部分同事的質疑中,孝感麻糖米酒仍付費進駐中百倉儲。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是正確的,此後,每年僅在中百倉儲,麻糖和米酒的銷售額就破百萬元。

近年來,在肖端武的帶領下,公司不斷創新産品、拓展市場,孝感麻糖、“神霖”米酒逐漸香飄全國。目前,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責任公司擁有5條麻糖生産線、6條米酒生産線、1條米酒飲料智慧生産線、1條麻仁加工生産線、1條飴糖生産線、1條特色糕點生産線,年可生産麻糖2500噸、米酒2萬噸、芝麻仁5000噸、特色系列糕點2000噸,産值超5億元。

“保留傳統優勢,努力開發新産品,拓展國內國際市場,擦亮中華老字號,是我們發展的目標。”肖端武説。

新質生産力為古法技藝賦能

走進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責任公司生産車間,隔著口罩都能聞到撲鼻的香氣,空氣瀰漫著甜蜜的味道。工人們正在製作麻糖,熬糖、扯糖、拌麻、分揀,每一個步驟,都一絲不茍。

為滿足消費者對産品不斷升級的需求,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責任公司在保留傳統技藝的同時,借助現代科技,發展新質生産力,實現了技術的持續迭代和産品創新升級。

孝感麻糖在2013年入選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技藝名錄,其獨特的加工方式讓人嘆為觀止。芝麻去皮、扯糖、拌麻、揉糖、切片等12道工藝流程、32個環節,每一步都凝聚著匠人的心血與智慧。在孝感麻糖的生産車間,記者看到,儘管大部分加工環節都已實現機械化,但仍有30%左右是純手工操作。

拌麻的師傅告訴記者:“孝感麻糖的白芝麻都是去皮的,這樣做出來的麻糖才能香而不膩。去皮後的芝麻在焙炒時,少量入鍋,分幾次炒熟,讓每一粒芝麻均勻受熱,色澤不黃不焦。”

然而,傳統並不意味著守舊。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肖端武深知,在保留傳統口味的同時,必須不斷創新,以滿足消費者對口感、便攜性、健康等方面的需求。近年來,公司研發團隊開始思索如何拓寬産品種類,通過個性化的包裝解決麻糖擱置後粘連影響口感的問題,讓産品更便攜,打入年輕人休閒零食領域。

肖端武介紹:“我們保留古法工藝的同時,創新融合現代生物工程及生産技術,開發出20多個品種。除了傳統的白芝麻麻糖外,黑芝麻、花生、海苔、椒鹽、蔥香、薄荷等十多種口味的麻糖已經陸續問世。”這些新産品不僅營養更全面、品質更穩定,還更能迎合年輕消費群體的口味。

在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責任公司的5G智慧化工廠,記者見證了現代科技與傳統技藝的完美融合。這裡採用MES智慧化作業系統,米酒生産各個環節均實現自動化,效率比傳統車間提升40%,産能增加1倍。産品檢測則採用5G機器視覺質檢系統,解決了傳統人工檢測品質不穩定的問題,檢測精度提高40%。

在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責任公司的投入和研發下,孝感麻糖不僅保留了傳統的美味與文化,還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肖端武總經理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承‘匠心傳承,創新發展’的理念,不斷提升産品的品質和口感,讓孝感麻糖成為更多人心中的美食記憶。”

匠心謀創新守護“孝感味道”

孝感麻糖、米酒創新發展的背後,離不開一位食品工程領域的高級工程師,他就是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責任公司的副總經理李火宇。他以匠心謀創新,用專業與執著守護著這份“孝感味道”。

1987年,李火宇畢業于湖北工學院(現湖北工業大學)食品工程專業。懷揣著對食品研發的熱愛與執著,他踏上了孝感麻糖米酒的技術創新之路。從最初的技術科長到如今的副總經理,李火宇見證了孝感麻糖米酒從手工小作坊到現代化生産線的華麗蛻變。

“我一直堅信,傳統美食的生命力在於創新與傳承的結合。”李火宇回憶道。1996年,他主導開發的聽裝米酒項目成功落地,不僅實現了孝感米酒的工業化生産,更榮獲了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一成果,讓孝感米酒走出孝感,走向全國,也為李火宇贏得了孝感市人民政府授予的科學技術進步重大貢獻者獎。

然而,創新之路從未停歇。面對孝感麻糖保質期短、易受潮變質的問題,李火宇帶領團隊,歷經數年攻關,終於研發出孝感麻糖去濕保鮮技術。這項技術,通過“全程去濕、分層保鮮”的先進技法,使用特殊功能的食品去濕保鮮膜,配合高能電子束輻照殺菌,成功將孝感麻糖的保質期從2-3個月延長至10個月。

“記得我們為了找到最合適的保鮮膜,試驗了無數種材料,最終才確定了這種既能去濕又能保鮮的特殊保鮮膜。”李火宇感慨地説。這項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提升了孝感麻糖的市場競爭力,更促進了相關産業鏈的發展,帶動了地方經濟的增長。

在米酒領域,李火宇同樣沒有停下腳步。他與華中農業大學合作,研發出“清亮型孝感米酒”系列産品。這項技術,通過固態發酵與液體發酵的有機結合,以及酶工程技術和現代膜過濾技術的運用,解決了米酒飲料過濾難題,實現了米酒飲料的工業化生産。

“清亮型孝感米酒的研發過程充滿了挑戰。”李火宇回憶道,“我們不僅要選擇合適的菌種,優化發酵工藝,還要解決米酒飲料的過濾問題。每一步都凝聚了團隊的智慧和汗水。”

談到孝感麻糖、米酒産業的未來,李火宇表示:“我將繼續帶領團隊,深耕食品研發領域,不斷推出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低糖、無糖麻糖米酒。同時,我們也將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推動産學研深度融合,為孝感麻糖、米酒産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採訪結束時,李火宇深情地説:“孝感麻糖米酒不僅僅是一種休閒食品,它更是孝感的一種文化、一種情懷。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與創新,讓更多的人愛上這份來自孝感的味道。”

工匠精神,如同孝感麻糖、米酒一般,香甜了歲月,溫暖了人心。(文/魏昊星 圖/吳垠)